第537章 双行道
作者:我是哈密瓜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最新章节     
    “对!”李昭肯定的点头道:“我知道诸位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但请听我先说。”
    “要想富,先修路!路不通,商业不通,运输不通,来往不通,不够便利!”
    “此道名为双行道,单道宽约一二丈!不说以后,如今只要你们过来,或者这里有大型活动,路上是不是堵上几十里路无法通行?”
    听到李昭说起这个,丁国民都有些牙疼。
    他是真的想不到,在自己治下竟然能够看到堵车的场景!
    别说丁国民,李昭都差点以为自己穿越回去了。
    堵车的情况十分严重,一旦堵车,各种状况就出来了,让他们这些主政一方的县令不胜烦扰。
    能出远门来这里的,谁还在乎三两个歪瓜裂枣啊。
    他们要不就是有钱,要不就是有权,要不就是钱和权都有的,出门就不带怕的。
    这个时代的人虽然也都很有素质,但素质是相对的。
    每次龙阳乡这边有大型活动,沿途的垃圾和屎尿混合物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即便李昭很早就已经开始修建公厕了,但人流汇聚如同海潮,区区几个公厕如何够啊?
    这毕竟不是后时代,做不到那么便利,一切都很原始,大家的羞耻心有时候在屎尿来临的时候真的没有那么强大。
    “此道是离开咱们这里的,而此道是来咱们这里的,一条道的确能最大程度帮我们节省开支,但后面需要我们付出的东西会更多,比如一旦有很多人过来,拥堵、疏通、维护、包括是接待等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是需要你们还有当地的世家大族一起处理的。”
    “双行道能最大程度的帮我们解决这个麻烦,而且,我们的双行道是很宽的,即便是我们的单行道也可以两辆同时行走。”
    虽说单行道只有一丈二宽,但其实是有接近四米的。
    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马车宽度根本达不到一点九米,马车是有规定宽度的,否则就是逾越了。
    据李昭了解,幽王府上的马车因为是皇亲贵族,所以宽度是有所增加的,在1.5米左右。
    普通人若不是皇亲国戚,普遍都是在1.5米以下。
    因此,李昭的单行道是完全可以两车同行的。
    他所谓的双行道从准确意义来讲,是这个时代的四车道。
    当然,李昭其实也可以先修建双车道,后期在扩建,这样能够减轻前期的压力,但李昭并不想这样做,因为修路大家都是知道,非常影响交通和出行,哪怕是旁边的路基拓宽,也会严重影响。
    既然已经开始,李昭这种强迫症更愿意选择一次性的就全部弄好。
    一旦陆运开通,再想慢慢拓宽是来不及的。
    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服务业,最重要的是体验,哪怕你前期很好,可一旦中途让人不爽了,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这就是我们未来的道路,不说影响未来百年,未来五十年是肯定可以的!”
    修路是非常重要的!
    至少,在李昭的观念中是如此,交州要想发展进而影响整个武国,就一定走出去,也要让大家走进来。
    路况极差怎么行?
    李昭给完演示图后,就不再言语,眼前的这些对他来说不算啥,但对这群人来说绝对算是一场视觉冲击盛宴。
    李昭只负责统筹全局,真正做事的还是他们这些人,他们所需要考虑的也不单单只是简单的修路而已,因此,慎重再慎重也是可以理解。
    当然,李昭并没有将未来多么好说出来,他不希望画太多大饼,怕把人撑着,修路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出行方便,能节省时间,能让人走出去。
    现在李昭所关注的还是贸易往来这一块,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货船,选择货船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没得选。
    有些地方别说水系,就连水都不多见,你让他们改走水运贸易,这不是纯纯有病吗?
    其次,修路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不管是需要的人数还是所需要的材料,都价格不菲。
    但只要将路给修建起来,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经济发展,前期花费的钱财,后期都会通过贸易往来全部赚回来。
    各位县令已经密切讨论起来,李昭也开始忙碌,他要给这些人充足的时间。
    丁国民他们写写画画,列举出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当场解决的,最终才会和李昭这边讨论出一个最终的结果。
    李昭对他们一一进行解答,不是糊弄,也不能糊弄。
    一旦李昭糊弄他们,那么未来他们就会糊弄李昭,彼此是相互的。
    只有让他们接受并理解,知道这么做的好处还有意义,他们才会放宽心。
    直至傍晚,李清伟进来通知可以吃饭了,李昭早就饿死了,招呼众人一起边吃边讨论,这种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搞定的,李昭心里有数。
    吃完饭后,他们继续商讨,直至晚上戌时末(九点)左右,最终顺利通过这个计划方案。
    后续的各项准备、细则、需要材料、如何采购、如何招聘等,都需要他们拟定。
    当然,最终需要的还是钱。
    虽然说现在各大县里都有一些财政储蓄,但这些财政储蓄是不能轻易动用的。
    按照老规矩,大家还是得找幽王府借钱,李昭算的利息极低,可以说几乎没有。
    他们也知道幽王的难处,不好说什么,等到会议结束后,工程队的人就进来了,还有各地的世家大族,李昭让他们参与进来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投资。
    反正画饼和忽悠这套李昭太熟悉了,加上有之前诸多成功的案例,他李昭就是一个活招牌。
    谁不想赚更多?
    看着坐满了会议室的有钱人,李昭眼睛比灯泡还亮,演讲起来也是绘声绘色。
    当然,李昭也不全是忽悠,基本上他的说肯定都能实现的,只是这个实现的过程会拉的有点长。
    如果李昭之前没成功,他这套忽悠肯定是行不通的,这就像之前的水利工程,大家享受到了便利,享受到了优惠,更享受到了不一样的待遇。
    大家就会想,这次会不会大家也会赚的盆满钵满?
    别人受灾受苦,我在交州享福,你就说我的投资眼光厉害不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