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萧灿
作者:乱世清风   穿越年代文,开局拒绝当工具人最新章节     
    一晃过去了七八天时间。
    萧灿这小家伙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了,从小几乎就每天都待在李东阳家,这小家伙倒是不怕生。
    只是每天早晨跟李东阳一起出门时会被自己奶奶拉着背一遍地名。
    “东江省,之春市,云阳县,南台公社,三大队一组萧涛家,爷爷萧民义,奶奶吴应莲,爸爸萧涛,妈妈周燕。”
    听见自己大孙子流畅的背出自己家的地址与人名,老太太开心的点了点头。
    自从要跟着李东阳去钢厂上学,吴应莲就开始教他背这些东西,不让孩子去学习未来肯定没有出息,去让他学习吴应莲又担心这么可爱的孙子让人给拐走。
    虽然每天都要跟着一起去接送,可总是担心,万一上学期间被拐走呢。
    这句话就成为了萧灿每天出门前必背,回家后必背的人名地名了。
    就连小豆子,与李欣月都会背了,只是背的地名出入就在七大队与三大队还有爸爸妈妈的名字不一样。
    李东阳骑自行车比吴应莲走路可快多了。
    李东阳这边都到食堂仓库了,吴应莲才背着萧灿刚到幼儿园门口。
    等吴应莲离开,几名老师才聚在一起聊八卦。
    “你们说这龙凤胎咋不像呢?”
    几名老师把李欣月与萧灿做了一下对比,发现两人压根就长得不一样。
    “是啊,这长相不说一点不像简直完全不像啊,就连跟他哥天赐都不像。”
    “傻子。”
    幼儿园主任看见几名老师聚在一起聊天,走近了听见她们的聊天内容顿时忍不住吐槽。
    “主任。”
    几名老师连忙招呼道。
    “那根本就不是兄妹,也只有你们几个傻子相信他的话了,如果是他自己的孩子能不每天都自己送?
    别说什么自行车坐不下,以前他送李天赐可都是自己背着过来的,如果是他自己的手心手背都是肉,能让外人来送,你看那送萧灿过来的老太太,看萧灿的眼神,与看李欣月的眼神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园校长笑道,钢厂幼儿园是钢厂独立的一个部门,校长也被叫做主任,相当于一个车间主任的待遇。
    校长早就发现不对了,除了第一天是李东阳自己带过来的,但明显那孩子跟李东阳就不亲,而且那孩子叫李东阳是叫姑父,脱口而出,说明平常也是这样叫的。
    后来都是那个老太太每天过来接送,可那孩子只要看见老太太立马就不自觉的笑,看见李东阳时可没有那么兴奋。
    与李欣月与李天赐看见李东阳的表情完全不一样。
    “那李同志岂不是骗人了?”
    一名老师说道。
    “管他的,反正咱们这边就是照顾孩子的地方,不是钢厂的也没有什么关系。”
    校长摆了摆手。
    傍晚下班。
    李东阳来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吴应莲已经等在门口了,这时也是孩子们放学的时间,其实幼儿园没有固定的放学时间,只要家长来接就是放学时间。
    基本也就跟钢厂上下班时间同步了。
    没几分钟李东阳就接到了李欣月与小豆子,吴应莲也背着萧灿朝李家村赶。
    萧玉一进门众人就开心的看了过去,今天是十天一结工钱的日子。
    “甜甜这是你的,12块钱你看对不对。”
    李甜甜跟着萧玉主要做假脖领,一天六件一件2毛钱的加工费,至于帮人加工衣服鞋面这些钱她们当场就自己收了。
    周燕与李甜甜的工资一样,同样是十二块钱。
    两人的收入是家里收入来源的大头。
    “三嫂这是你的,十块钱。”
    萧玉又看向自己三嫂刘桂芝。
    刘桂芝开心的接过钱装进了自己兜里。
    “妈这是你的。”
    萧玉拿出一张大团结递给了张文秀,两个老人干活不如年轻人,两人一天磨磨蹭蹭也就能做一双鞋,而且鞋面也是自己手工缝制的。
    他们现在干活完全是为了消磨时光。
    “群姐这是你的八块钱。”
    萧玉数了数手里的钱递给了张群。
    张群过来上班,做鞋面慢,刘桂芝就跟她说,让她把鞋面包给周燕或者李甜甜帮忙加工,一个鞋面也就几分钱,这样做鞋就能快很多。
    现在做鞋的速度跟刘桂芝一样,一天能做两双鞋。
    几人领到工资后开心的离开了李东阳家,坐着马车往家里赶了回去。
    三岔河路口。
    沈长生早早的等在了这里,自从媳妇去李东阳家做工,每天傍晚他放工之后都会等在这里接自己媳妇下班。
    与萧民生他们挥手告别,张群笑呵呵的走向沈长生。
    “当家的你猜我开支了多少钱?”
    张群笑呵呵的说道。
    “才做了9天活都开支了?”
    沈长生有些吃惊。
    “嗯,除去李甜甜做鞋面的8毛钱,我还剩下七块二,还是因为我刚开始不熟练,以后我每个月肯定能跟桂枝一样。”
    张群开心的说道。
    9天挣了七块多钱对于靠山屯拿来说简直是不得了了,一个月就是村里一个壮劳力一年的分红,虽然靠山屯没有什么分红,也没有什么分红一说。
    靠山屯离县城太远,自然农产品就没机会送去城里,村里也没有什么副业哪来的钱给社员分红?
    “十天一开支,做多少有多少,要不是每天要回家,我都恨不得做到凌晨。”
    张群笑道。
    “实在不行咱们在李家村租一处住处,我俩都去做工。”
    沈长生看向张群建议道。
    “口粮怎么办?”
    张群一下子就说出了问题的关键,如今是集体出工按工分分口粮,比如现在的张群没有在队里出工,自然就没有口粮。
    要是两个壮劳力都不出工,那一家人的口粮问题怎么解决。
    “我跟队长商量一下,看多少钱能顶一个月的满工分,在村里出工还不如跟你打下手。”
    沈长生说道。
    一天近一块钱的收入,在村里一年干到头都没有一分钱收入,这让人怎么可能不心动,让自己媳妇挣钱养家,自己显得过于的无能,不如跟着媳妇一起去做工,哪怕手笨,再怎么慢一天一双鞋总能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