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学士唐翊筠、国子监祭酒周杰瑞带着左恩平和卫灿坤也参加了这次的云雾亭文会。
明德书院山长裴元素、青云书院山长甄言恒以及白云书院山长郗礼行和孤霞书院的山长大儒冷子寒先生这次也都出现在了云雾亭。
这会儿,几人已经轮流看过《泰轩易传》了。当然,并不是全文浏览,只不过简单的翻阅,鉴别一番。
要是全书浏览,估计一个人一天也未必能够阅读完。
“的确是孤本。”
“想不到,早就下落不明了,竟然还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坤卦卦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括囊无咎,慎不害也。黄裳元吉,文在中也。龙战于野,其道穷也。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所讲圣人之道:一察言,二观变,三制器,四卜占。《周易》是忧患之书,更是道德教训之书。”
“读《易》要于忧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手段。”
“这《坤》卦初六爻辞,当真解释得通透。”
“田氏篡夺齐国政权,源于齐桓公的霸业;晋国六卿瓜分国土,始于晋文公的兴起;赵高的奸诈狡猾,潜伏于秦始皇在位时期;窦宪的叛乱,发端于光武帝刘秀统治年间;司马懿的灾祸,则孕育于曹操执政之际;五胡之乱更是根植于平定吴国之战后。这些都是在它们最为兴盛的时候没有察觉到的。这解释,够精辟。”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谁说不是呢?”
“就像如今……”
剩下的话虽然没有说出口,可是大家的心底都心知肚明。
这些大儒一开始讨论《周易》,都有一些指导后辈子侄的意思。只是,谈论到后来,还是忍不住联系到了大岩国的现状,心头忍不住都笼罩上一层阴霾。
如今的大岩国,乱象之始不就是封王之初吗?
或许,更早!
今后的走向,谁也不知道。
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烽火连天的日子只怕不远了。
唉!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他们在座这些人,多多少少都还有些家底,哪怕京城物价飞涨,倒也不至于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
可是,京城那些底层的老百姓,已经有些人活不下去,开始卖儿卖女了。
加上绯衣卫现在越来越嚣张跋扈,行事更加无所顾忌,搞得京城如今越来越乌烟瘴气了。
以言治罪,已经开始有了苗头。
宇文邕的皇位,本来就存疑。加上几王自立时,发出的檄文无一例外的都提出了质疑,让人更加确认了其中定有猫腻。
可惜,宇文怀德的传位诏书确实是出于宇文怀德本人,上面的玉玺也是真的。关键,玉玺也在宇文邕手中。
所以,再多的疑虑也只是疑虑罢了。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位卑不敢忘国忧。
可惜的是,他们只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已啊!他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更糟糕的是,如今这位当政的君主宇文邕虽然贵为新帝,但面对当前困局也是毫无办法、束手无策。
不仅如此,他甚至不愿去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寻求解决之道,反而是一味地依赖绯衣卫来铲除异己......
一时间,云雾亭内悄然无声,仿佛时间都停止了流淌。
四周不知何时弥漫起淡淡的云雾,让人感到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丝凉意,吹拂着亭中的人们的脸庞。
微风在耳边低语,又穿过树林,树叶摇曳着,如同一曲悠扬的旋律,又似乎在轻轻低语诉说着什么……
微风掠过湖面,水波荡漾起涟漪,如同此刻的人心。
在这静谧的环境里,人们的思绪渐渐飘远。他们或许在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或许在思考未来的道路,又或许只是静静地享受这份难得的安宁。
没有争权夺利,没有战火连天,只有自己与内心的对话。
此刻的云雾亭,宛如一个世外桃源,将尘世的纷扰隔绝在外。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平静、祥和,让人心旷神怡。
这个瞬间,仿佛让他们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压力,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着生命的美好。
只是,这样的日子还能拥有多久呢?
苏青竹虽然混了个童生,可惜根本就听不懂这些大儒所说。
说起来,童生也不过就是蓝星上的小学生,不,准确说眼界见识未必比得上现如今的小学生,顶多算个三年级的小学生罢了。
要知道,蓝星上六年级的小学生都能够在番茄发表百万字的小说,还是读者几十万的。
苏青竹的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一片铁青之色。
可惜,云雾亭中没有一个人多看他一眼。
哪怕,他是孤本的主人。
苏青竹心中原本所预想的画面并未如预期般上演——众人纷纷恳求他阅览那珍贵无比的孤本。这与他的期望相差甚远,使得他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恼怒。
对于国子监祭酒,苏青竹倒是并不在意。反正自己的两个儿子将来也不会参加科举考试,进入国子监不过是为了挂个名罢了。
然而,面对翰林院学士这样的人物,他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因为他深知自己绝对招惹不起这位高官显爵之人。若是日后在上朝之时遭到那群文臣御史们的联合围剿,那场面简直不堪设想。
毕竟,苏青竹也是要脸面之人。与其在朝堂之上成为众矢之的、受尽屈辱,倒不如选择默默无闻地继续当个“隐形人”更为稳妥些。反正,他一没学识,二没能力,就是混个人头而已。毕竟,能够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说出去也好听些。
此时此刻,苏青竹只能无奈地坐在一旁,脸色铁青,心中不停地咒骂着,却又束手无策,只能祈祷这文会能够早点结束,好将孤本还给他。
不管如何,他苏青竹拥有孤本的事情也算是传播出去了,也算是让苏家多了一份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