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轮回(二)
作者:巴蜀红豆   大帝死,红毛生最新章节     
    杨泉拼了命的读书。
    这是他唯一的出路,也是仅剩下的救命稻草。
    杨诗箐还是和以前一样,骄纵任性,贪玩调皮。
    他们俩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杨诗箐生在天上,每天想的是那朵云彩比较好看,比较柔软,适合自己落脚。
    杨泉挣扎在烂泥沼泽里,岸边只有一根救命稻草,他每时每刻都为了求生筋疲力竭。
    但就是这两个差距极大的人,在私塾却整日待在一起。
    她不喜欢读书,更讨厌文邹邹的读书人。
    唯一喜欢的就是养些花花草草,猫狗宠物,杨泉是宠物里比较特殊的一个,最有上进心的一个。
    ……
    一年又一年,杨泉长大了。
    他读完了杨家大院里的大部分书籍,也为玄京城的秋闱科举做足了准备。
    这件事,除了杨诗箐之外,无人知晓。
    她问:“你能考上状元吗?”
    杨泉说:“没考过,应该没什么机会。”
    往年的状元郎大都出自书香门第,或者干脆是年迈有名的老儒生。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书童,想要摘得状元郎的头衔,还是太梦幻异想天开了。
    杨泉只想考个举人或者是贡士,拿掉自己奴籍的身份。
    秋闱开始了。
    而且进行的很顺利,院试的考题杨泉很拿手,下笔如有神助,拿到了院试的最高分。
    接着是乡试,
    每卷的题目还是很眼熟,杨泉从容作答,一板一眼一丝不苟的答完了试卷。
    前三甲,一考成名。
    放榜的那一天,老管家喜气洋洋,捧着鱼肉烧酒,亲自送到了杨泉的手里。
    两人根本不熟,但老管家像是一个慈爱的长辈一样,对杨泉再三关照,嘱咐问候。
    再过一阵日子,是京城会试。
    大周王朝所有的才子佳人都会汇聚在玄京城。
    他们未必都是考生,但一定会关注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及第。
    老管家想要杨泉考个好成绩,不求殿试三甲,只要能有一个殿试的名额,这奴籍的身份就能立刻摘了去。
    杨泉放在心里。
    他昼夜不息,攻读古文书经,头悬梁锥刺股,想尽办法只求混一个殿试的可能。
    秋高气爽,落叶纷飞。
    杨诗箐看着自己养的宠物日益消瘦,也不知道从哪里看了才子佳人的小说。
    她眨着眼睛,对杨泉说:“别对我动心思啊,状元我也不嫁。”
    杨泉手里的毛笔顿了一下,却只是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
    “闷葫芦,没劲。”
    转眼,便是来年初春了。
    会试的考题,是真真切切的难如登天。
    杨泉坐在考场里,看到了人间百态。
    有一暮年老举人,老眼昏花,持笔颤抖,费尽心血的答完了半卷试题,然而……一口老血喷吐在案牍上,昏死了过去。
    又有一邋遢秀才,目光死死的盯着手里的试卷,满头大汗,很长时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最终只能苦笑几声,规规矩矩的把试卷折好,笔落砚台,站起来对监考官深深的鞠了一躬。
    “学生才疏学浅,愧于老师多年栽培,甘愿放弃。”
    声音寂静纷杂,杨泉艰难的落笔,缓慢的思考。
    他感觉自己在踩着刀刃前进,每一步都痛不欲生,但又不得不向前。
    从清晨到黄昏,杨泉滴水未进,强撑着一口气,答完了所有的试题。
    他踉踉跄跄的走出考场,扶着门框,走到了考院里。
    清凉的空气吸入肺中,一股头晕目眩和恍如隔世的恍惚涌上脑海。
    杨泉晃了晃,走到了院子里。
    人影匆匆,考官和衙役忙来忙去。
    还有一个和杨泉差不多大的锦衣青年人,茶壶和热水,忙前忙后的照顾着那些状态不好的考生。
    青年看到了从考场里走出来的杨泉,很自然的倒了杯茶水,递给了杨泉。
    “喝点儿,休息会儿。”
    杨泉道了一声谢,结果茶水一饮而尽,然后,吐了一地。
    “有这么难喝吗?不至于啊。”
    青年挠了挠头:“我从家里带出来的花茶,水也烧开了……”
    “烫的。”
    杨泉吸了口凉气,缓解舌头上的触痛。
    “不好意思哈,我忙了好一阵儿,都忘了。”
    青年歉意的笑了笑,他看上去还想说什么,但另一边的考场也走出了一个扶着墙的考生。
    这热心青年就连忙迎了上去,给考生倒了杯茶。
    结果……“噗~”
    “艹,又忘了,水烫,不好意思哈。”
    杨泉默默无语,独自一个人离开了考场。
    回到杨家大院,老管家和路上遇到的一些人都很热心的问了几句会试的情况。
    但杨泉没什么可说的,他根本不清楚自己的答案能到什么程度。
    最坏,不过会试落榜,也得到了举人的身份。
    最好……杨泉没有概念,他也没有任何心气,去奢求那高高在上的殿试了。
    许是看出来了杨泉的心不在焉和颓气,杨家大院心怀善念的人都有些可惜。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混世小少爷们,也长大了不少,成熟带给人很多出乎意料的改变。
    无人讥讽嘲弄,只是默默的摇头,看着杨泉落寞远离。
    明明是春日,但人气热闹的杨家大院里,莫名有些清冷。
    杨泉一个人待在私塾,看不进去书,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
    几天后,
    杨诗箐回来了,热热闹闹的找上了自己的宠物书童,现在是举人大爷。
    她根本不管什么会试结果,拉着杨泉就四处游耍,参加玄京诗会和杂七杂八的才子佳人聚在一起。
    一个年纪轻轻,一次中举的举人,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年少才子,还是很值得外人尊重侧目的。
    杨诗箐要杨泉给他撑场面,杨泉听之任之,随她开心。
    一段日子充满了张灯结彩的聚会和茶局,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杨诗箐玩儿的很欢乐,巧笑嫣然。
    杨泉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开始关心这种事情,不讨厌读书人了吗?
    但杨诗箐却有些质疑杨泉的文采水准,够不够给自己撑脸面。
    “你会作诗吗?牛气哄哄,流芳百世的那种。”
    杨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会作诗,流芳百世不行。”
    “那你怎么推销自己?代表作都没有?”
    杨诗箐眼睛一亮:“那我给你买一首诗吧?”
    杨泉有心拒绝,但没有拒绝的权力。
    他还在杨家的奴籍,只能任着她来。
    杨泉是举人,但举人在杨家也只是举无轻重的普通人。
    只有入殿试面圣,杨家才会真的高看他一眼。
    但很显然,没有人会觉得杨泉有这个能力,即便是杨泉自己也一样。
    他太年轻了,还有很长的时间,很多的机会。
    觥筹交错,歌舞升平。
    在某个从河上船楼醒来的清晨,杨泉疲惫的推开门窗,走到了屋外。
    天气晴朗,会试放榜了。
    ……
    一阵风吹过了乱糟糟的楼亭,杨诗箐打着哈欠,趴在栏杆上,看着一个小厮跌跌撞撞的跑上了船。
    他手里抄录了会试放榜的名字,带给楼里的才子佳人们。
    小厮颤动干涩的声音回荡在楼里,刚醒来的众人饶有兴趣的看着楼下。
    一会儿后,又不约而同的转到了楼上,眼神惊然。
    别的名字没太听清,风声很大,只有一个人的名字回荡在耳边。
    “……会试第三,杨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