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未央榜上有两人
作者:巴蜀红豆   大帝死,红毛生最新章节     
    ——
    阿絮在南方世族和长安城的人群注视中下棋,而彼时的李十一却被一个难题困住了。
    李十一在天牢里审问一个来自北方的罪人、怪人、也是恶人。
    这是他老爹给他的任务,一个让他摸不着头脑的任务。
    ……
    牢里的凶徒来自遥远的北方古国,所犯下的罪孽罄竹难书,人神共愤。
    他是一个魔道修士。
    十岁的时候,他拜在邪修门下,献祭了自己一家十三口的生命,踏足仙途。
    十五岁之时,他剥夺自己心爱之人灵根,使其早逝,结成丹境。
    十八岁成年,他用吞噬禁法,食恩师血肉修为,破镜成魔。
    三十岁而立,他以一国气运修炼魔器,冷眼观一国百万同族死于非命,尸山血海。
    世人能想象到的罪恶,他几乎是犯了个遍。
    牢里的中年人是彻头彻尾的大恶之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个不能更改的错误。
    但同时他又不能这么简单的死去,因为只有这个魔头才知道那件封存了百万冤魂的魔器被藏在了哪里。
    冤魂不散,百万伏尸便没办法下葬,投胎转世。
    北方的古国想尽了各种手段,都没能撬开这个中年人的嘴。无论是什么严苛的利刑,他都无动于衷。
    于是这个魔头从北境被押送到了长安城,
    杜首辅把他交给了李十一的父亲,他爹又把中年人交给了他看管。
    “我爹那时候不是觉得我能撬开他的嘴,他只是太忙了,那时候的长安城每个人都很忙,唯独我没什么事儿感。我爹看我溜溜达达在街上逛来逛去心烦,就把我摁在天牢里做件差事。”
    “他没想着我能做什么,我也没想过自己能对那魔头做什么。但杜老头儿告诉我,如果想要撬开那个家伙的嘴,就要弄清楚他的心魔是什么,这辈子最看重的东西是什么。”
    李十一完全没有任何头绪,那魔头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放过,爱人死在自己的手里,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他看重的?
    李十一不知道,也没问牢里那个沉默不语的中年人。
    天牢里一片死寂的沉默,外面夏风灼人,蝉鸣不停。
    水牢门口的石壁却很清凉,很适合避暑消炎。
    一个中年人被关在水牢里面,李十一蹲在门口外面看着天发呆。
    他们两个都不觉得对方和自己有什么关联,李十一甚至都没和牢里的中年人说过什么话。
    无言无语,等着分道扬镳。
    ……
    而后的一天,阿絮下完了棋,也习惯性的来到了水牢门口找自己癖懒的哥哥避暑闲聊。
    也是那一天,李十一知道了那个魔头到底看重什么。
    “那个家伙无欲无求,没有人类的情感,一心只想着修行修行,登顶仙路,求得长生。”
    “他觉得自己走的路是最正确的路,也是最快的捷径,虽然功亏一篑,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修行者本就应该斩断七情六欲,脱离凡尘的束缚。”
    他把自己看作历史上最清醒的修行者,大陆上根本没有那个人能在他这个年纪,达到如此恐怖的修为境界。
    每一个破镜的记录都是那个魔头的,无人比他强比他更天才,他便是唯一对的人。
    “他说,错的是整个世界。”
    “杜首辅却说,杀人之前要诛心。”
    长安城里的确没有人能胜过魔头的天才,于是杜首辅带着一个刚下完棋的白衣少女,开始修行了。
    那天在水牢门口,阿絮懒洋洋的打着哈欠,朝着里面看了一眼。那个中年人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扯动了自己手腕上沉重的铁链,睁开了浑浊的眼睛。
    第一次来的时候,她刚刚开始修行。
    几天后,她筑基了。
    又过了几个日落,阿絮结成了丹。
    一天又一天,水牢里的中年人越来越沉默,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白衣少女探头探脑。
    脚步轻盈的踩碎了自己的全部骄傲和执着。
    “修行好像没那么难……哥,你要不要试试?”
    李十一离开长安城的前一天,那个魔头终于松口了。
    他要求自己和阿絮在水牢里见一面,他可以交代那件魔器到底藏在哪里,但也只告诉阿絮一个人。
    没人知道阿絮和那个魔头到底说了什么,那个魔头信守承诺,交出了魔器的藏身之所。
    但离开水牢之后,阿絮好像就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起来。她坐在屋檐上看着一晚上的星空和夜幕,怔怔出神,没有说一句话。
    ……
    第二天凌晨的时候,阿絮告诉李十一她不打算和他们一起回洛阳了。
    阿絮留在了长安城里,跟着杜首辅去了未央宫里修行。
    未央宫是唐国最神秘的地方,人们只知道未央宫的副宫主是杜首辅仅此而已。
    听闻在未央宫里有一座未央碑石,碑石上刻有未央榜,上面记录了大陆上站在峰顶,最有天赋的那些年轻人。
    半个月后,未央榜上有新人。
    白衣登榜首,皇室幼女,单名为絮。
    未央榜首啊,听起来真的有些了不起。
    ……
    阿絮住在了长安城里,跟着杜首辅在未央宫里修行。
    李十一回到了洛阳,依旧胸无大志,懒懒散散的消磨时间,当一条混吃等死晒太阳的咸鱼。
    一切好像都没有太大变化,他像以往一样,早出务农黄昏而归,下雨的时候收收衣服,没事儿的时候和家里的老农找碴干一架。
    这日子虽然不如长安繁华精彩,但洛阳也很清闲安宁。
    洛阳城里的百姓们也习惯了如此,李家的小少爷整天没心没肺的在大街上晃来晃去,看上去没什么烦恼也没什么脑子的模样。
    只不过每当柳絮洒满湖畔的时候,这个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总会一个人坐在湖心亭里,捧着本老旧的破书,一呆就是一整天。
    ……
    那时候洛阳和长安经常有书信往来,李十一和阿絮每两天都会给彼此寄一封信。
    阿絮那丫头时常会和李十一抱怨未央宫里的课业有多重,那些老头子有多唠叨。
    每次她寄给李十一的信封都很厚,好像想要把长安城发生的一切都讲给他听。
    反倒是李十一的回信很粗略,有时候会讲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候会塞几簇洛阳城里的柳絮寄过去。
    最过分的那一次,是李十一用阿絮留在洛阳的抽水马桶,滋一不小心了自己一屁股水。
    他把怨气洒在了长安城里那个无辜的少女身上。
    半个月只回了一封信,写了个……“略”字。
    长安城里的小丫头炸了毛,写了十几封信控诉臭骂他。
    但洛阳城柳树下的烂人少年却笑得很开心,好像乏善可陈的庄园生活都有趣了不少。
    李十一那时候没有觉得相隔两地有什么变化,阿絮在他的眼中一直都是那个粘人唠叨的小丫头。
    只是他偶尔也会有些好奇,传闻中的未央宫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些本事很大的修行者和他们这些普通人有什么不同。。
    未央榜首,啧,听起来确实很有气派啊。
    ……
    其实自那天未央碑变动后,最顶端的榜首的名字都一直是阿絮。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长安城里的人们觉得这个记录会保持很久。
    或许很久以后会有更天才的人物出现在长安城里,但那应该是很漫长的一段时间后了。
    酒楼里的说书先生甚至已经编撰好了长安城里白衣少女的故事,打算给那些外来的客人讲述。
    茶馆飘香,座无虚席,客人们端着瓜果盘食,兴致勃勃的等待说书先生开场。
    ……
    但不久后的某一天,未央碑又突兀的一次发生了变动。
    一个分外陌生的名字代替了榜首的阿絮。
    那日天气晴朗,微风和煦。
    一个年轻人走进了长安城里,解开了阿絮的棋局,也打破了未央榜首的记录。
    北游阁楼的钟鼓声响起,
    他走到楼顶,站在刺眼的阳光下看不清楚面容,平静冷漠的俯瞰着楼下的芸芸众生。
    他是李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