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皆大欢喜
作者:六零山人   我的抗战有空间最新章节     
    转头看看据点里的情况,赵团长发现除了自己带来的一营,六连在这里的人并不多,一排排长朱永通他就没有看到,难道说是……
    打消了心头的疑问,赵团长用不确定的语气问道:“一排长他们…?”
    “哦!一排长和二排长他们带领手下战士前出警戒去了。这里虽然距离鬼子另外两个据点申家村和微子镇有一定距离,为了安全起见,我让一排去了西南的盘石村,二排去了西北的韩家园。”
    “嗯!这个安排好,一定不能放松警惕!”赵团长夸赞了一句,不过随后又有些心疼的说道:“这么多东西,短时间我们根本就运不完,要是鬼子察觉了这里的情况,派援兵过来,那就麻烦了。”
    “这个我已经想了一个办法,动员村里的老百姓,先将物资搬出黄牛蹄村,运到河对岸李庄东面的王家垴,到了山里就相对安全一些,事后给参与搬运的老百姓分一些大米,酬谢他们就可以了。还有,团长你得给政委发电报,让他召集阳高乡的民兵,老百姓也行,全部赶到王家垴来帮忙运输。”
    “对对对!还是你说的对,我这就给政委发电报,你们的电台在哪里?”赵团长忙不迭的点头,跟随孙义成去给政委发报。
    潞城鬼子守军的消息和反应还是慢了半拍,等距离最近的驻守微子镇日军第二二二联队第三大队第九中队,收到黄牛蹄据点遭受八路军攻击,第九中队中队长小池信太郎上尉带人出来救援时,刚刚将据点里面物资搬运一空的五分区部队,堪堪过了百里滩河,只剩下断尾的一个班战士,留在了河西岸,阻击鬼子的援兵。
    负责阻击鬼子援兵的只有一个班的战士,这是孙义成特别安排的,带队的是李同江和赵志家。别看只有一个班的战士,却携带了两门90迫击炮和一挺轻机枪,一个班的战士与其说是去阻击鬼子,还不如说是搬运工,搬运炮弹的搬运工。
    两门迫击炮由四匹马驮着(从据点里缴获了六匹),九名战士除了机枪手之外,其余八人都扛了一箱迫击炮弹,除了牵马的赵志家,就连李同江也是扛了一箱炮弹。
    经过分析,孙义成认为仓促之间鬼子只能从最近的据点派兵救援,所能派出的兵力肯定不会太多,充其量也就一两个小队。
    这种情况下孙义成的打算也很简单,就是用凶猛的火力将鬼子的援军打残,而短时间内能够打残鬼子援兵的火力,也只有火炮了,准确地说只有迫击炮了,于是小赵和小李这两位神炮手就被派了出来。
    已经对孙义成完全相信的赵团长,对于他这次的打援安排,没有一丝的反对意见,包括一营长在内的几个军官,此时的注意力已经不在战斗方面了,而是全部集中到了那些装备上。
    赵团长已经在开始幻想回去以后新组建几个连队了,因为这些缴获里面,光是三八步枪,就超过了一千六百支,将自己八百余人的团全部换装完都有剩余,再新组建七八个连绝对没有问题,只是吃的方面,现在看起来不少,往后还得多想办法。
    慢了半拍的小池信太郎上尉,带着一个小队日军和两个连的伪军,到达韩家园附近时,不但看到了黄牛蹄据点里面冒出的股股浓烟(鬼子据点被一把火烧了),也看到了远处百里滩河对岸往山里搬运物资的八路军队伍。
    气急败坏的小池信太郎上尉,拔出腰间的指挥刀,对着前方一指,大声喊道:“突撃する!”他的话音还没有落下,忽听头顶天空中有东西呼啸着落了下来。
    “炮击!”小池上尉在心里想着,身体也马上做出了反应,往地上一趴,就在他趴下的同时,两枚炮弹就在鬼子伪军还没有散开的队伍里面发生了爆炸,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由于前方没有发现敌军的踪迹,鬼子伪军队伍还是以行进的方式,排成比较整齐的队形在走,士兵之间的人接人人挨人,在两位神炮手的操作下,接二连三落下的炮弹,非常准确地落进了队伍里面,根本就没有打在空地上的。
    每三秒时间,就有两枚炮弹落下,短短的半分钟时间里,二十枚迫击炮炮弹就在鬼子队伍里开了花,在特别照顾之下,炮弹全部是奔着鬼子小队去的,伪军队伍里一颗也没有落下。
    如此轰炸之下,一个小队的鬼子顷刻间就土崩瓦解,包括中队长小池信太郎上尉在内五十多名鬼子士兵无一幸存,全部被炸死。
    两百余伪军,早就吓得魂不附体,早早地逃离开炮击现场,远远地观看鬼子被炮击的过程,根本不敢上前察看。
    直到炮击过去二十多分钟,李同江等人早就走远后,带队的伪军军官这才慢悠悠地派人上前察看,发现鬼子全部都毙命以后,自己也不敢前追,将鬼子尸体收敛好,停在原地派人回微子镇据点报信。
    和这路倒霉的鬼子相比,从盘石村据点里面出来的鬼子队伍人数虽然更少,但却幸运多了。盘石村据点里面只有一个班的鬼子,距离黄牛蹄更远,接到支援的命令后鬼子曹长只能带一个战斗组四个鬼子出来,随行的还有伪军一个班。
    二十人不到的日伪军队伍,到达黄牛蹄附近时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四点以后,孙义成和赵团长他们早就进了东面的王家垴山地,西北方向过来的小池上尉的队伍也被消灭,日军曹长也只能站在黄牛蹄据点的废墟上,盯着还在冒青烟的残垣断壁叹气。
    政委的到来,大大加快了物资的转运速度,四百多名民兵加老百姓的加入,将原本还想着埋藏大部分战利品的计划完全取消。看到这么多粮食和物资,老百姓兴高采烈地程度比起政委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人扛上两袋米依旧健步如飞,还一路有说有笑,丝毫不显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