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奸诈的宫本长隆
作者:瞄准南墙   抗日传奇之刀客传最新章节     
    宫本长隆将事情简单地向李应介绍了一番,李应便基本确定,宫本长隆当年遇上的老人便是他的师爷,李向明的师傅。
    于是冷声问道:
    “这么多年,你可曾打听过他?知晓他在什么地方?”
    宫本长隆心里一动,但脸上却不露声色道:
    “我若知道他的消息,你可愿意放我一马?毕竟,我刚才只是想试试你的功夫而已,并没有真正的想要伤害你。”
    李应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地说道:
    “那就要看你的消息是否有价值了。”
    宫本长隆点头道:
    “当然有价值,当年我为了得到他的功夫,整整缠了他一个月,那死老头知道我是日本人,说什么也不传我功夫,还扬言说我再跟着他,便给我一个狠狠的教训,废了我的武功。后来我也是实在气不过,便收买了他住店的小二,给他的酒里下了迷药。将他带回了日本,这样我才学会了那老头的功夫。”
    宫本长隆说得有鼻子有眼,李应一时分不清真假,说他是真的吧,师爷长年行走江湖,岂能中了他的伎俩。
    但老话说得好,阴沟里翻船的大人物多的是。
    说他是假的吧,这家伙的内功高强,但武功也是师出多门,颇有一些师门《乾坤霹雳斩》的基础刀法之形。
    但天武功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百家功夫各有所长,但总归少不了基础的刀法动作,看起来有些相似也不足为奇。
    见李应似乎犹豫,宫本长隆轻声诱惑道:
    “那老人虽然已经行将就木,但他还活着,你若不信,我可以领你去看看。”
    这句话,让李应心里一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自己虽然没有见过师爷,但自己有宗门信物在身,还有宗门往事可以验证,总能辨别出真假,当下心里便做了决定。
    让这个宫本长隆带自己前去验证,当然,不管结果真假,宫本长隆的小命自己就算收下了。
    拾起地上的长刀,刀尖朝下,朝宫本长隆微微颌首道:
    “带我去见你说的那个老人,否则,当如此木……。”
    说罢,回手一刀,将院中的一棵枣树一刀两断,要知道,枣木坚如铁,普通人十刀也砍不断小腿粗的枣木。
    而李应只是随手一刀,便 将一棵碗口粗的树干斩成两段,功可见一斑,宫本长隆眼神一缩,当下就恢复到了正常 ,吃力地想要站起身来。
    只是刚刚站起一半便宣告失败,一口污血从口中喷出,然后萎靡地一屁股又坐了回去。
    李应眉头紧皱,看着脸色由苍白变得蜡黄的宫本长隆,怒声问道:
    “我观你内力充盈,我不过是踢了你一脚,而且还未用全力,你怎么如此不济,连身体也动不了了?”
    宫本长隆虚弱地说道:
    “中国有句古话,拳怕少壮,棍怕老郎,我内力虽然充盈,但气血衰败,如何受得起你这一脚,你若是再往上一寸,我就可能当场死亡。”
    李应不疑有他,凝视了宫本长隆一会后,便将刀交左手,右手伸出就要抓宫本长隆的衣领,帮助他站起来。
    实际上,宫本长隆故意说那些中国古话和俗语,在结合之前李应对那老人的重视程度,心里已经基本已经确定,眼前这位要么是一个中国通,要么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
    见李应伸手拉他衣领,右手很自然地攀上李应的手腕,在李应发力的时候顺势站了起来。下一秒,右手突然死死地将李应的手腕扣住。
    另一只假装撑地起身的右手突然间从后腰处抽出一把短刀,此刀名为肋差,平时用于近身搏斗或穿透着甲人的甲胄缝隙而用,此时突然抽出,直刺李应心口。
    纵使李应反应奇快,但怎奈何此时心中激荡,对方又是武艺高强之辈,匆忙闪身之下,虽然躲过了要害,但仍然被刺中了肩膀。
    李应的右手还在扣着宫本长隆的衣领,被刺后右手猛然前拉,将宫本长隆拉至近前,忍着伤口的麻痒,提膝撞向宫本长隆的小腹。
    宫本长隆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心态,手中的肋差见功后,并不逃逸,而是想着再给李应来个狠的,结果,见李应提膝上撞,连忙松开李应的手腕,重重地拍向李应的膝盖。
    李应的手腕恢复自由,猛然向前,一把抓住宫本长隆的脖子,五指如勾,哪怕在宫本长隆的反抗中,依然刺进了他的脖子。
    宫本长隆一把将刀拔出,带出一篷黑红色的血液,准备朝李应的胸口刺去,刀上有毒,他在与李应赌,赌注就是看谁先死。
    李应见他拔刀而出,身形猛然后仰,左手刀无力挥起,只好再次提膝朝宫本的小腹踢去。
    李应的伤口麻木,不知疼痛。而宫本长隆的脖子此时已经鲜血淋漓,疼痛难忍,且主要部位被李应控制,行动变得异常缓慢。李应的正蹬见功,将宫本正隆踢得飞起,但脖子还在李应的控制中,本该倒飞而出变成了原地起飞。
    李应松开了右手,宫本长隆“扑通”一声狠狠地砸在地面上,还没等反应过来时,李应一脚踢在他的头上,此时的宫本长隆,脑袋暴出一团血雾,身体紧贴在墙上反弹而下,便一动不动了。
    顾不得检查伤口,李应感觉左臂有些麻痹,心知自己中毒,连忙就地打坐,运用内力拼命地将毒素封堵在肩膀及左臂,完成这一切后,李应快速将一个茶杯拿起,用桌上的小油灯在里而炙烤了一下,然后迅速扣在肩膀的伤口上。
    没错,这正是拔火罐,《步兵操典》记载,在野外行军时,如果被毒蛇咬伤,而不能及时就医,可用口吸(牙龈炎患者不可)的方式进行排毒,中毒较深时,可用刀划开伤口,用拔火罐的方式吸出毒血。
    这种方式只能用于临时治疗,防止毒素扩散,李应也是在红党边区时,偶尔看到了这些教材,无聊之下看了几眼,没想到今天派上了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