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军官的介绍,受训者们被随机分成了24组,然后给每一组分配了上手实操这些训练用外骨骼的时间。姜铃所在的组别要在一天后才能轮到,好在等待的时间里也没有闲着——他们被组织去参观了火箭发射基地,同时还被要求写了几百字的观后感。
海底发射场位于东海站以南约三百公里的大陆架边缘,两者之间由海底隧道和潜航器相连。据某个列车员回忆,在他们原本的计划中,还有一条观光隧道需要建造,只不过当时匮乏的资源不允许那么做,连带着很多华而不实的项目也被取消了。
发射场的形状大致是个圆形,这是屈服于原材料限制的无奈举措,而火箭就位于这个圆形的中心,周围都是配合建造火箭各项设备的工厂。火箭的核心部分已经完工了,包括它的载荷舱推进器和载荷舱里的未知飞船,它们占据了发射场的上半部分,不过据这里的工人们所说,它的总体完成度还不到1%。
火箭被摆在发射架上的样子有些像初号机的拘束器,一层层相隔三米的抓具将发射架平均分割成等高的80份,从下方仰视的时候,已完工的部分就像是一支用剩下的铅笔头,而被红色泡沫块挡住的尾部喷口,则是已经耗尽的橡皮擦。
在路过一处会议室的时候,姜铃第一次听到了这发火箭的名字——“不周山”——这足以显示出火箭设计者们的疯狂设想。
她略一联想了自己得到的绝密资料,很快就搞清楚了他们想要做的事。
箭矢或许会被烈焰燃尽,但是一座山又会如何?
既然数量不起作用的话,那就增加当量吧!
她觉得z国人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大概是没救了,这种持续了几代人的思维方式已经渗透了社会上的方方面面,自然也包括了地外探索。这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现,至少战前的其他国家肯定不会切实地去制造一座山峰然后把它发射上太空,最多也就想想罢了。
姜铃以为参观活动会持续一整天,但众人只被接待人员带领着在发射架下面转了一圈,就回到了他们出发的地方,想来其它区域会对众人的权限有所要求。好在这一次他们得到了关于火箭的宣传小册,上面记载着它的基本参数,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她快速地浏览了宣传册子,将上面的信息简单归纳后,得到了以下内容:
“不周山”的完整版大约有240米高,和发射架的高度基本持平,且占据了发射场的大部分空间。它的起飞重量约有4万吨,相当于第三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核动力航母的排水量,只不过一个是竖着的,一个是躺平的。它将会采用氢氟锂三元液体发动机,高压气体冷发射模式,由于剧毒的尾气污染,届时,发射场的所有员工都需要撤离,且发射场将成为一次性用品。火箭共分有四级,它的有效近地载荷将达到惊人的2800吨,但由于任务的特殊性,此次发射只会携带不到400吨的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