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失所望
作者:临山海   我真的不想再走捷径了最新章节     
    霍瑜被低调下葬的那天,恰好是襄侯府发聘礼的日子。
    为了这件大事,景渊破天荒地告了假,跟采薇早早地在家里坐等着,一颗心儿热乎乎地,对今天的聘礼充满了期待。
    也不怪他如此。前面问名、纳吉两个程序,双方都严格按流程来,一点多余的银钱都看不到。他跟采薇也专门商量过,之前襄侯纳采的礼确实简薄,但那肯定是做给陛下看的,至于重头戏,当然要落在今天。
    纳征可是正式定亲之后,最重要的一个仪式了,也是最能够展现男方诚意的一个环节。纳征之日所送的聘礼,是要公开抬着在街市上展示的,就算是再穷困的人家,也要砸锅卖铁把面子给撑起来,更何况是皇帝国戚,大豫侯爵呢?
    那位并不缺钱,就算再担心陛下猜忌,几百饼黄金总是拿得出手的。
    再加上各色首饰,庄院店铺,足以让景家的生活从此登上新台阶,变得优渥富足。
    “来了,来了!”芦儿一溜小跑冲进内堂来,气喘吁吁地指着外面。
    景渊跟采薇站了起来,各自掸了掸一下自己身上崭新的衣袍,昂首挺胸地走了出去,门口的老仆已经见到了抬着大红色礼箱的队伍,立时吹起火折子点起了早就挂好的爆竹,烟雾与噼啪声共舞之间,一抬抬的聘礼便进了小院。
    门口围了不少上了年纪的内官宫人。年轻的都在宫内当值,此刻在家的都是年老体衰,得了恩典出宫荣养的。
    他们眼中的羡慕之色,极大地满足了景渊跟采薇的虚荣心。
    内官就不必说了,除了像景渊这种进宫前就已经育有子女的之外,其他人注定是没有自己亲生子女的。而宫婢呢,也只有极小的概率,能够熬到二十五岁出宫,然后好好地嫁人生子,多数为求庇护,在宫内就与内官结了对食。
    大豫对食之风盛行,有的得势内官还会同时寻上好几名宫女。就比如先前出事没了的郑少监,就趁着职权的便利,将御前的好几个颜色不错的宫女,都拢上了手。
    像景渊跟采薇这种,虽是二搭,但却各有女儿的,已是极为不易,更不要说,景渊的长女竟还能得到圣上亲自指婚。
    虽然那襄侯未必受陛下待见,但景大娘子却总是他亲自挑的,说出去也真是够面儿:能成为一国侯爵的老丈人,女婿还是先帝的嫡系后裔,甚至还曾经是最尊贵的那一脉......就算是人现在残废了,与生俱来的贵气也仍然还在呢!
    这些老宫人,都是经了老了事儿的,不管心里如何羡慕嫉妒,面儿上都是笑容满面地道着贺,说的那些场面话,一句比一句好听。
    “天恩浩荡啊!景大人这是苦尽甘来了!”
    “有如此佳儿佳婿,何愁没有后福哪!”
    “景大人应该很快就能搬出翊善坊了吧,说不定还能被接进侯爵府去享福!”
    “不然!哪有岳丈住在女婿家的理儿?但让他们帮着置个宅子,别见天跟咱们这些老家伙,在这死巷子里挤着才是正道!”
    景渊跟采薇一边听,一边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话,眼睛却始终瞟着那一抬抬进门的聘礼,心里也在暗暗地计着数:“二十五,二十六......”
    二人的笑容渐渐地僵了下去,因为数到这里的时候,已经能看到队伍的末尾了。
    统共才三十二抬,跟寻常低级官吏娶妇的规格差不多,放在先帝嫡系子孙,大豫侯爵身上,简直不只是寒酸两个字,就能一言道尽的。
    景渊简直想要仰天长啸。虞楚你也不缺钱啊,这样光明正大报答救命之恩的机会,这样大大方方地讨好未来岳家的时机,怎么就这么随随便便地应付了事?
    你就这么看不上我闺女,看不上陛下恩赐的这门亲?
    不光是他们夫妇的笑容变得勉强,那些老宫人至此也都看出了问题。
    能够退休荣养的老家伙们,哪个没有经办过见识过皇亲贵族的婚仪?
    皇帝立后,聘礼黄金万斤起步;皇子娶妻,聘礼黄金一千斤;公主出降,视受宠程度,聘礼从百斤到千斤不等,其他珍玩田产不计.......但那都是早先的事了。
    先帝晚年,也就是最近十年,勋贵百官与民间的嫁娶之风,早就越来越奢靡,攀比之风大行其道,莫说是三公九卿,就是个一千石的官儿娶妻,没有个百金打底,六十四抬的聘礼起步,那是肯定不好意思上门的。
    那襄侯好歹也是个侯爵,还是御赐的婚姻,就三十二抬聘礼——这是可碜谁呢?
    众人转着眼珠儿,纷纷找了借口回转家中,不再去看景渊二人愈发难看的脸。
    他们这一走,景渊面上勉强的笑容都挂不住了。卫鹰还在尽心尽职地扮着哑仆,只是换了件颜色鲜亮的新衣,走在队伍的最后,暗暗欣赏完了这夫妻二人的变脸,然后才上前送上了聘礼单子。
    礼单外皮是大红色的,上面压了金线,看着相当考究,令景渊先前有些压抑的心思,再度上扬了起来。
    是了,他怎么就忘了,面子跟里子到底哪个重要。
    虞楚的存在,到底是帝王心中的一根刺,哪有那么容易放过的?这赐婚,明面上看是皇恩,但焉知中间不是暗藏着杀机?千万双眼睛盯着呢,就算他想要办得体面些,怕是也会招了人的眼,惹来祸患。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子吃亏,里子实惠。
    多少抬重要吗?就算是三十二抬,只要里面可着劲儿塞,那黄金啊,地契田庄什么的整得满满地,可未必比六十四抬,一百二十八抬的差!
    想到这里,景渊深吸一口气,踌躇满志地打开了聘礼单子。
    打头几行字,就让他的心瞬间变得巴凉巴凉的。
    “活雁一对。”
    “黄金二十斤。”
    “玄纁束帛各十匹。”
    “金首饰两套。”
    “玉璧一对。”
    “青瓷茶具两套。”
    “银筷十双。”
    “四季衣裙各两套。”
    “各色皮毛(狼皮、兔皮)两抬。”
    “团茶十饼。”
    “胭脂水粉两套。”
    “耳珰六对。”
    “丝履两双。”
    “细麻席十张。”
    “宫扇两柄。”
    “三牲(鸡、鹅、鱼)各一对。”
    “活羊一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