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装修店铺
作者:源源不远   大唐,我有一个现代小镇最新章节     
    吴小海说道:“有些人问,可否用别的物品来换豆腐?”
    这个时期百姓手中确实没有多少铜钱,有的以布帛作为货币,有的干脆就以物换物。
    王远想了想,说道:“咱们村里缺衣少食,那暂时就以布料和粮食可以等价交换吧,其他的就算了。”
    “好嘞!”
    不远处一辆马车拉着几筐黄泥回来,王远将那幅字递给吴小海,说道:“你们几个去旁边杂货铺买两个木桶回来,再打听一下哪里有做牌匾的,让他们照着这幅字做一个,最晚明日下午就要做出来。”
    “喏!”
    黄泥拉入后院,后院已经收拾干净,直接倒在院中,马车回去,继续拉黄泥。
    李松几人送来水桶便留下帮忙干活。
    十几人各自分工,有的提水,有的和泥巴,有的做土砖。
    吴小海回来后,笑道:“小郎君,做牌匾的见是县令大人的字,只收了二十文钱,也就是成本价了。”
    王远点点头,说道:“行吧,等店铺开业,记得去叫他过来免费吃碗拉面。”
    “知道了。”
    到前面大厅看了下,靠近门口的位置摆放一个柜台,其他位置能摆十七八张小矮桌。
    想了想,还是应该做几个包间,在进门左手边比划了一下,能够做三个包间,应该够用了。
    还应该在厨房和大厅之间的墙上抠出一个窗口,让顾客自己端面,否则一天若是卖上几百碗面,跑堂的还不累死了。
    想到就立即安排人手做起来。
    中午时分,每人两个油渣饼,虽然是冷的,却也比胡饼香多了,只是没有开水喝,只能忍着。
    又干了半下午,众人便锁上门,返回齐王庄,否则天黑前可能就赶不回去了。
    此时的店铺已经大变样了,大厅建了三个包间,厨房也开了窗口,两个锅灶也垒好,烟囱直通房顶。
    其他几个屋子里,火炕也垒了大半,明日再干一两个时辰就可以垒好。
    这火炕可不能通到锅灶上,否则夏天就没法住人了。
    回到齐王庄,马车卸了,众人迫不及待地冲进食堂,端着碗舀水喝,一天没喝水了,确实都很渴,但王远又不让他们喝生水。
    王远进入厨房,锅中蒸的米饭已经熟了,整个厨房充斥着米香味。
    王远进入后屋,揭开一个簸箩,里面露出来满满的豆芽,顶端两瓣嫩黄的芽片,茎部洁白,让人忍不住就想掐一下。
    一般绿豆按品质,一斤能发六到十五斤的豆芽,这些绿豆是当年的新豆,一斤绿豆差不多能发十斤左右,这一簸箩大约三斤绿豆,发出来的至少三十斤豆芽。
    杜如晦问道:“贤侄,这就是你说的豆芽儿?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是的。杜伯伯,这若是拿出去卖,你看卖多少钱一斤合适?”
    王远揭开另一个同时放的簸箩,里面的豆芽发的和第一个差不多。
    杜如晦说道:“现下蔬菜买都买不到,如今菜价恐怕比肉都贵了。贤侄这一斤菉豆能出多少豆芽儿?”
    “这是今年的新豆,能出十多斤,陈豆至少也能出六斤以上。”
    “嘶!”杜如晦倒吸一口凉气,脑子都快宕机了,彼其娘之,太残暴了!
    王远见杜如晦嘴角直抽搐,真怕他中风抽了过去,连忙拉了他一下,开口说道:“杜伯伯,要不你先去内院稍候,我一会去做两个菜,你先尝一下再说。”
    杜如晦回过神来,呼出一口浊气,摆摆手,说道:“无妨,不过菜还是要尝的。”
    王远见他没什么问题,点点头,这个老家伙对吃的可是来者不拒,那就满足一下他的口腹之欲吧。
    关键是自己也想吃,这几天都便秘了。
    将簸箩抬到厨房,抓出一盆的豆芽,交给马震,说道:“马大哥,稍后拿去内院,我试着做道菜。”
    “好嘞!”马震一脸喜色,小郎君亲手做的菜,肯定好吃。
    王远将剩下的豆芽清洗干净,锅中烧水,水干后,将豆芽焯水断生,捞出备用。
    见几个妇女剁好了几只野兔,便将锅让给石大婶,等锅中的汤开了,加入了精盐。
    王远开口说道:“婶婶,开饭之时,每人加一些豆芽儿。我们几个就不在这里吃了,我回去研究一下用豆芽做菜,回头我再教你。”
    “知道了,小郎君。”
    餐厅中,方兴几人还在做着矮桌板凳,王远说道:“方兴,收拾一下快开饭了,收拾完了带盆米饭回去。小海哥,等汤好了,你盛一盆汤回去。”
    “好。”
    王远几人走出食堂,天色已经有些暗了。
    不远处老李头带着几人走来,除了周大山和赵石另外三人都不认识。
    走到近前,老李头说道:“小郎君,这是石匠岳老头和他的两个儿子,岳大福、岳二福。”
    岳家父子立即拱手行礼:“小郎君好。”
    王远见他们三人身穿粗布麻衣,身材壮硕,与李大壮有的一拼,岳老头大约五十多岁,红脸膛,络腮胡,精神不错,比老李头强多了,两个儿子大约二十五岁以上,不到三十岁。
    连忙回礼:“岳老丈好,两位哥哥好,小子可经常听说岳老丈的手艺精湛,我齐王庄没有磨面的石磨,才请岳老丈过来打造,劳烦老丈多多费心,工钱绝对不会亏了老丈。”
    岳老头被王远一顿赞扬,心中十分受用,开口说道:“小郎君过誉了,小老儿定尽心打造石磨,工钱也就是平常价钱,不敢多要。”
    王远点点头,说道:“老头儿,一定安排好岳老丈一家的食宿。”
    老李头笑道:“小郎君放心,新建成的院子,火炕亦烤干了,暂时让他们父子住着。”
    王远心中一动,问道:“各家炕上可都铺上了竹席?”
    “此等小事就不劳小郎君费心了,我们几个老家伙就安排妥当了。”
    王远手指虚点着老李头,笑骂道:“你个死老头儿,咋不上天哩?”
    众人寒暄了几句,便各自离开。
    王远几人回到内院,一间厢房的门被打开,王小妮从自己房间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