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吉野
作者:西湖遇雨   皇明圣孙最新章节     
    此时,吉野城内的南朝君臣也在焦急地等待着大明舰队的到来。
    随着吉野口、壶坂口的相继陷落,战况已经越来越焦灼,北畠满雅与吉野方面的联系被彻底切断,现在只能困守在高取城的二之丸内,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即便北畠满雅能够坚守,可如果再得不到有效的支援,还是会最终因为弹尽粮绝而失陷。
    而且最糟糕的是,北朝室町幕府的军队,已经通过吉野口、壶坂口,开始源源不断地向着吉野开进。
    因为已经没有了多少后备力量,所以南朝只能依靠地方留守的军队进行微弱的抵抗。
    但这种抵抗,面对凶猛的北朝军队,只能说是螳臂当车。
    不过,好消息很快就传来了。
    六条时熙匆匆走进议事厅,向后龟山天皇报告了海战的胜利消息:“陛下,大明舰队已在海上大破幕府舰队,正朝我吉野而来!”
    后龟山天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激动得几乎要站起身来:“天佑我朝!大明舰队终于来了!”
    吉野城内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士兵们欢呼雀跃,民众们也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援军的到来,他们都很清楚,大明舰队的到来将是他们扭转战局的关键。
    在吉野城的一间庄重而古朴的大殿内,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斑驳地洒在地面上。
    大殿中央,一张长案铺陈开来,案上摆放着精致的茶具,茶香袅袅。
    后龟山天皇和南朝群臣,谦卑地等待着明军将领的到来。
    随着一阵沉重的步伐声,顶盔掼甲的常茂步入大殿。
    他身穿大明高级武将的明光铠,面膛黑红,手扶着腰间的刀,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概。
    后龟山天皇用日本的礼节,手里握着扇子,迎向英姿勃发的常茂,他深深一鞠躬,声音充满敬意:“将军远道而来,为我朝解困,请将军受拜,以表感激之情。”
    常茂并没有上前一步扶住天皇欲行礼的身姿,而是大大咧咧地坦然受了。
    大殿内,随着常茂的坦然受礼,气氛一时显得有些微妙,但很快,这份微妙被几声大笑所遮掩了过去。
    “安邦定乱,理所应当。”
    常茂也跟着笑,他就是要给南朝的这些日本人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给大明当狗就老老实实地当。
    “况且,此番援助,实乃秉承我大明皇帝陛下之旨意。”
    有了这个台阶,后龟山天皇赶忙说道:“将军之言,我等深感大明之德,我朝正值危难之际,幸得大明伸出援手,方得一线生机。谨代表我朝子民,向大明及将军致以谢意。”
    随后,公野实为拍了拍手,开始宴饮。
    如今虽然北朝军队已经快要兵临城下,但是既然大明援军已经到了,那自然就不用慌了。
    宴饮开始,乐声悠扬,佳肴满桌,气氛逐渐变得热烈起来。
    宴会间,常茂与南朝重臣们频频举杯。
    “常将军此来,不仅能解了吉野之围,更是为我朝带来了希望。”阿野实为举杯向常茂致敬,“请将军放心,我朝必当全力以赴,配合大明军队,共同抵御外敌,重振河山。”
    常茂闻言,亦是豪迈一笑,他放下酒杯,目光如炬:“此言极是,此番援助,非为一时之利,而是为长久之和平,只要齐心协力,何愁不能克敌制胜?”
    随着宴会的深入,气氛愈发热烈,南朝君臣与大明之间的隔阂似乎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后龟山天皇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坚定:“将军所言极是,南朝虽小,却亦有不屈之志.愿与大明一道,共同抵御幕府,不知将军对于接下来的战局有何高见?”
    常茂沉吟片刻,缓缓说道:“眼下的战局虽紧,但并非无懈可击,我大明舰队已在周边海域形成有效威慑,幕府军的攻势已有所减缓。然而,要彻底扭转战局,还需内外夹击,双管齐下。”
    然而,就在双方谈话之际,一名将领匆匆闯入大殿,神色凝重。
    “启禀陛下,敌军已迫近城下五十里!”
    大殿内的欢声笑语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凝聚在常茂身上。
    常茂闻言,放下腿肉,抹了抹手上的油,站起身来。
    “且放心,看本将退敌便是。”
    随后,常茂大步而出,跟随他进城的,是他的三百铁册军,此时齐齐着甲备战。
    “将军,要等火器部队上来吗?”
    他们这些精锐骑兵,是在常茂的带领下,先行赶到吉野,舰队运输的大部队都还在后头呢。
    “不必!”
    常茂只是笑道:“杀鸡焉用牛刀?”
    随后,一众人上马。
    “驾!”
    马蹄奔腾,尘土飞扬,很快,常茂就带着铁册军,来到城外去应战幕府军的先锋。
    城外,幕府军的先锋部队如潮水般涌来,铁蹄声轰鸣,尘土遮天蔽日,气势汹汹。
    在先锋军中,一名身形魁梧、面容冷峻的武士格外引人注目,他身披装饰有鬼怪图样的黑色铠甲,手持一柄寒光闪闪的太刀,刀身刻有繁复的纹路。
    此人名为鬼丸一纲,以其武艺和狂妄的性格在幕府军中出名,曾多次在小规模的战场上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
    鬼丸一纲骑着马立于阵前,扫视着对面缓缓逼近的大明军队,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
    “区区明人,也敢来干涉我大和之事?今日,就让你们见识见识我大和武士的真正力量!”他高声咆哮,声音如同雷鸣,震得周围空气都为之颤抖。
    常茂见状,眉头微皱,掏了掏耳朵,随后策马上前。
    “还敢口出狂言?”
    话音未落,常茂已率先发难,战马“唏律律”地闷哼着,他手中的长矛如同灵蛇出洞,带着呼啸的风声直刺鬼丸一纲。
    鬼丸一纲冷哼一声,驭马身形一侧,轻松避开这凌厉一击,同时太刀挥出,带起一片刀光,直取常茂要害。
    两军交战,瞬间陷入白热化。
    常茂的铁册军与幕府军的先锋部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刀光剑影中,喊杀声震天动地。
    而常茂与鬼丸一纲之间的对决,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然而,仅仅是过了几招,鬼丸一纲就发现,自己不仅无法占据上风,甚至双手都被震麻了!
    常茂的枪法精妙绝伦,而且势大力沉,完全不是他能够抵御的.当然,太刀不方便马战也是一部分原因,但双方实力差距确实很大。
    “这不可能!”鬼丸一纲心中怒吼,他无法接受自己竟会败给一个异国将领。
    “嘿!”
    他暴喝一声,全身力量凝聚于太刀之上,发起最后的猛攻,只见刀光如匹练般划破长空,直逼常茂而来。
    常茂眼神一凝,长矛在空中划出一道的弧线,精准地挡住了鬼丸一纲的致命一击。
    同时,他借助反震之力,身体从战马上猛然跃起,挟着长矛如闪电般刺向鬼丸一纲的破绽之处。
    “结束了!”常茂低喝一声,长矛穿透了鬼丸一纲的铠甲,稳稳地将其钉在了地上。
    战场上,一时间鸦雀无声。
    常茂立于战场之上,长矛仍插在鬼丸一纲的铠甲之中,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拉长,显得格外伟岸。
    周围,铁册军的士兵们发出震天的欢呼。
    常茂如同明王降世一般,直接贯杀了幕府军的先锋官,这种充满了力量美感的画面,实在是太令人震撼了。
    幕府军的先锋部队见状,士气大挫,纷纷溃退。
    而常茂则带着铁册军乘胜追击,一举击溃了幕府军的先锋部队。
    常茂随即下令整队,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更大规模进攻,虽然初战告捷,但幕府军的主力尚未出现,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吉野城内的后龟山天皇与南朝群臣也得到了城外大捷的消息,大殿内再次爆发出欢呼。
    “常将军真乃神人也!”后龟山天皇赞叹道,“听说其父有‘横行天下’之名,果然是将门虎子!有此等将领相助,何愁不胜?”
    六条时熙等人也纷纷附和,这场胜利不仅仅是对幕府军的一次打击,更是在这种大厦将倾的颓势下,为吉野的南朝军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然而,就在明军即将抵达吉野之际,室町幕府也并未闲着。
    足利义满在得知海战失利后,愤怒之余也意识到了局势的严峻。他立即召集心腹将领,商讨对策。
    “明军先头部队即将抵达,我们必须在此之前拿下吉野!”足利义满的声音已经相当不耐烦了,如果达不到目的,他不介意杀人。
    很快,高取城前线就接到了命令,他们留了一部分兵力,大约有两万多人继续围攻高取城,剩下的三万兵力则是向着吉野扑来。
    而南朝军队也不傻,见到了围城压力骤减的情况,就知道大明的支援有可能到了,士气大振。
    北畠满雅亲自督战,指挥士兵们时不时出城突击,双方在高取城下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而赤松义则和细川满元则是带着幕府军的这三万人马,向着吉野进军。
    实际上,幕府控制的军队,不算地方守备部队,只说能够调用起来的,足有十余万,但是因为足利义满同时要应对关东镰仓公方,以及震慑其他怀有不臣之心的守护大名,所以并不能全力以赴,这次灭亡南朝,只出动了六万军队。
    而明军舰队,在不久前彻底掌握了本州岛南方海域的制海权之后,放下了运输船上来自济州岛的五千明军,这支明军由李景隆带领,走的是和歌山-纪之川-桥本这条狭长的平路,跟当初南朝使团翻山越岭往南走进入纪伊国再上船不同,因此进军速度相当的快。
    李景隆的迅速推进无疑为南朝方面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后龟山天皇亲自下令,命城中所有能动用的兵力整装待发,准备与即将到来的明军协同作战,共同抵御幕府军的进攻。
    与此同时,常茂在城外也没有闲着,他深知幕府军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命令紧随而来的明军骑兵加强警戒,同时派出斥候四处打探敌情,确保对幕府军的动向了如指掌。
    夜幕降临,吉野城外,幕府军的营地灯火通明,赤松义则和细川满元正紧急商讨着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他们很清楚,随着明军的加入,战局已经变得更加复杂,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尤为宝贵。
    “我们必须速战速决,否则等明军完全部署完毕,我们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赤松义则眉头紧锁。
    细川满元点头赞同,眼中闪烁着狠厉的光芒:“明日一早,全军出击,无论如何也要拿下吉野城,给将军一个交代。”
    然而,他们并未意识到,一场精心策划的夜袭正悄悄向他们逼近。
    常茂利用夜幕的掩护,亲自率领一支精锐小队,悄无声息地摸进了幕府军的营地,一场突如其来的混战在夜色中爆发。
    明军骑兵共有八百骑,其中三百铁册军,五百精锐轻骑。
    之所以骑兵少,是因为船只携带战马不方便。
    而剩下的明军,还在后头,就都是步兵了,由李景隆带领。
    八百骑兵裹甲衔枚,如同幽魂般穿梭在夜色之中,马蹄声被刻意压制,只有偶尔传来的轻微碰撞声,在这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刺耳。
    常茂身先士卒,他的身影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逼近幕府军的营地。
    幕府军的营地灯火通明,但守卫却显得松懈,他们似乎并未料到会有如此大胆的夜袭。
    常茂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手中的长矛紧握,他这辈子都或许当不好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但他有自己擅长的地方,这一战,将是他立下的又一赫赫战功。
    “杀!”
    随着常茂的一声低喝,八百骑兵如同狂风骤雨般冲入幕府军的营地,铁册军在前,精锐轻骑在后,他们迅速分散开来,对幕府军的营地展开了全面的袭扰。
    幕府军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他们匆忙拿起武器,试图抵挡这突如其来的袭击,然而,常茂的骑兵如同锋利的刀刃,迅速切割开他们的防线,所过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火光冲天,喊杀声、兵刃相交声交织在一起。
    常茂身先士卒,长矛挥舞,所向披靡,他的身影在夜色中犹如一道黑色的闪电,所过之处,敌人无不闻风丧胆。
    幕府军的将领们从睡梦中惊醒,显得有些惊慌失措,他们试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但在常茂快速机动的骑兵面前,一切努力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赤松义则和细川满元更是面色铁青,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明军竟敢如此大胆,用骑兵夜袭他们的营地。
    然而,常茂的骑兵却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势不可挡。
    他们迅速穿梭在幕府军的营地之中,寻找着敌人的将领和指挥中枢,一旦找到目标,便毫不留情地发起猛烈的攻击。
    在这场夜袭中,常茂麾下的明军精锐骑兵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和默契的配合,他们或单打独斗,或联手作战,无论面对怎样的敌人,都能迅速找到对方的破绽,给予致命的一击。
    夜幕下的混战持续了半个时辰,随着熊熊大火一路燃起,幕府军的营地最终被常茂的骑兵搞的一片狼藉。
    赤松义则和细川满元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算是让幕府军从混乱中恢复了过来,当清晨的阳关照耀在满目灰烬的营地上时,幕府军的将领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更残酷的现实——他们的优势,正在随着一点一滴地消逝。
    而吉野城内,后龟山天皇与南朝群臣正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与李景隆部队的汇合。
    很快,明军的先头步兵就赶到了吉野城的西侧,只不过,他们被幕府军所阻拦了。
    李景隆见此情形也不急,吉野毕竟是南朝国都,即便被包围了,也能坚持很久。
    所以,他开始等待后续部队的陆续抵达。
    随着明军后续步兵的抵达,吉野城西侧的战况顿时变得胶着起来。
    李景隆很沉稳,突出了一手“结硬寨打呆仗”,反正明军装备了大量火器,只要平原决战,哪怕人数比对方少,也没什么可怕的,再者说,急躁只会带来败局。
    于是,他命令部队就地驻扎,构筑营垒,同时派出斥候,密切监视幕府军的动向,确保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吉野城内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后龟山天皇亲自督战,动员城中所有可用之兵,进行最后的战前准备,民众们也被组织起来,协助搬运物资、加固城墙,整个吉野城上下一心,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决战。
    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明军的大部队共五千步兵全部抵达。
    而这五千步兵,基本上就是纯火器部队了,这也是大明军事改革的一项重要尝试。
    夜幕降临,吉野城内外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马嘶声和兵器碰撞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
    李景隆与常茂通过信使频繁沟通,制定出一套内外夹击的战术,意图一举打破幕府军的围攻,扭转战局。
    而幕府军方面,赤松义则和细川满元在经历了夜袭后,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加强了营地的警戒,同时也在商讨如何应对明军可能发起的攻势,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准备,都无法预料到即将到来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火器盛宴。
    随着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照耀在吉野城上,一场决定南朝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晨光中,吉野城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李景隆率领的五千明军步兵已经整装待发,明军的火器部队尤为引人注目,那些黑洞洞的炮口仿佛是地府大门的缝隙,随时准备吞噬一切阻挡在它们面前的敌人。
    火药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与清晨的凉意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心悸的氛围。
    幕府军的营地也是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赤松义则和细川满元来回穿梭于各营之间,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这一战不仅关乎个人的荣辱,更关乎整个幕府的未来,因此他们必须要战胜。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很快,幕府军集结完毕,开始了推进。
    随后,李景隆也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明军的火炮部队首先开火。
    炮声如雷,震耳欲聋!
    火药的轰鸣仿佛是巨灵神的怒吼,将大地震颤,幕府军的军阵瞬间化为一片火海。
    炮火之下,无论是坚固的橹盾还是轻薄的竹甲,统统都化为了灰烬。
    赤松义则和细川满元面色凝重,他们虽料到明军拥有强大的火器,却未曾想其威力竟至如此地步。
    或者说,他们对于明军火力的概念,还停留在五年前的高丽之战的时候。
    那时候,明军的火器就很强大,但是也没有到这种毁天灭地的地步。
    要知道,对面可是只有五千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炮火洗礼,幕府军的士气瞬间跌落谷底,许多士兵甚至未及战斗便已心生退意。
    “谁都不许退!”赤松义则大吼,声音中满是焦急。
    他深知,若任由明军的火器继续肆虐,幕府军将毫无胜算。
    于是,赤松义则紧急命令剩余的部队改变战术,分散开来,试图利用地形掩护,从多个方向对明军进行突袭,以期打破这致命的火网。
    然而,李景隆早已料到幕府军会有此举。
    他冷笑一声,命令火炮部队调整射击角度,对主要方向进行轰击。
    幕府军损失惨重,而明军则凭借着先进的火器,牢牢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
    李景隆站在高处,望着战场上的局势,心中知道,这一战,明军已经赢了一大半。
    与此同时,吉野城内也是一片欢腾。
    后龟山天皇与南朝群臣站在城墙上,亲眼目睹了明军火器的威力,心中充满了感激。
    他们明白,这一战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南朝复兴的曙光。
    随着幕府军攻势的逐渐减弱,李景隆决定发起最后的总攻。
    他命令火铳部队整装待发,同时常茂也带着精锐骑兵出城,绕至幕府军侧翼,准备进行夹击。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景隆高举手中的令旗,大声喊道:“全军出击!”
    五千明军火铳手如同潮水般涌出,他们步伐整齐,士气高昂。
    火铳手的阵列宛如一条火龙,吞吐着炽烈的火焰,向幕府军的阵地猛扑而去。
    “砰砰砰!”
    火铳手们迅速装填,扣动扳机,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随之响起,火舌喷吐,夹杂着浓烈的硝烟与炽热的气浪,向幕府军的阵地席卷而去。
    每一发火铳的轰鸣,都伴随着幕府军士兵的倒下,他们的铠甲在火铳的强大威力下显得如此脆弱,如同纸糊一般被轻易洞穿。
    幕府军的防线在火铳的狂轰滥炸之下开始崩溃,士兵们或惊恐地四处逃窜,或被炸得支离破碎,战场上布满了残缺不全的肢体和绝望的哀嚎声。
    而超出所有幕府军将领的认知,明军的火铳,射程极远,而且装填速度非常快,比以前的火铳快了数倍不止!
    这根本就是屠戮!
    要知道,以前火器被视作不如弓箭,就是因为射程近,装填速度慢。
    可现在明军的火器,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这些缺点已经被完全改掉了。
    因此,此刻面对明军采用线列步兵战术,所使用出的“排队铳毙”,当面的幕府军,基本上是完全无解的。
    哪怕有弓箭零星反击,射杀了明军的火铳手,这些火铳手也保持着极为严苛的阵型,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前进,完全不为所动。
    这样一来,明军的火铳,就像是永远都不会停歇一般,不断地吐出死亡弹雨。
    而且,有敏锐的幕府军官发现,对方射出的根本就不是铅弹!
    而是一种他们从来都没见过的东西,好像根本不需要再进行火药装填这一步一样!
    跟他们从高丽之战了解到的明军火器根本就不一样!
    这种状态的明军,人数虽少,却实现了战场辗轧,这是划时代的技术差距。
    这是一只脚踏入了工业国的国家,对农业国实现的降维打击!
    赤松义则和细川满元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军队在明军的火器之下如同割麦一般成片倒下,却完全无法靠近甚至有效杀伤对方,心中的震撼与恐惧无以复加。
    “这火铳为何有如此恐怖的威力?”细川满元的声音中带着颤抖,他从未见过如此毁灭性的武器。
    “不管是什么,我们必须阻止他们!”赤松义则咬牙切齿,他知道如果再让明军的火器继续肆虐下去,幕府军将彻底失去战斗的意志。
    然而,就在他们试图组织起最后的抵抗时,常茂带领的精锐骑兵如同幽灵一般出现在了幕府军的侧翼,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常茂一马当先,手中的长矛如同择人而噬的毒蛇,每一次挥舞都带走幕府军的生命。
    “将军威武!”铁册军的士兵们发出震天的欢呼,他们紧随常茂之后,如同潮水般涌向幕府军的阵地,将敌人的防线彻底撕裂。
    幕府军虽奋力抵抗,但在明军火器的强大威力和骑兵的迅猛冲击下,防线逐渐崩溃。
    赤松义则与细川满元见状,心急如焚,他们深知此战若败,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二人亲自率领亲卫队,试图稳住阵脚,挽回败局。
    然而就在此时,李景隆又下令发动了新一轮的火炮轰击。
    炮火如雨点般落下,幕府军的阵形被彻底打乱,士兵们四处逃散,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赤松义则与细川满元虽英勇无比,但在如此猛烈的攻势下,也难以力挽狂澜。
    幕府军陷入了全面的崩溃,他们被明军的火力和骑兵的冲击彻底击垮,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战场之上,明军势如破竹,常茂的铁册军与精锐轻骑在幕府军中来回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幕府军则溃不成军。
    而李景隆则率领步兵部队稳步推进,逐步压缩幕府军的生存空间。
    随着战斗的深入,幕府军的败局已定。
    赤松义则和细川满元见大势已去,不得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赤松义则与细川满元在亲卫队的掩护下,勉强突围而出,但他们的军队已无力再战,数万幕府军如同丧家之犬一般逃离了战场,留下了满地的尸体和残缺的旗帜。
    吉野城内的后龟山天皇和南朝群臣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他们欢呼雀跃,激动不已。
    后龟山天皇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深知这一战对于南朝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战后,李景隆与常茂在吉野城内受到了南朝君臣的热烈欢迎。
    他们被视为南朝的救星,而后龟山天皇更是亲自设宴款待二位明将,以表达南朝对明朝的感激之情。
    然而,控制了吉野的明军,却对他们提出了意想不到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