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336章 词圣苏轼
作者:酷酷的橙子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     
    第336章 词圣苏轼
    当你感到迷惘之时,不妨再读一次苏东坡。
    有人说,人生不读苏东坡,读尽诗书也枉然。
    少年时,总以为苏轼苏东坡不是一个人。
    但长大后发现,前半生是苏轼,后半生是苏东坡,我们总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遇见他。
    记得上学期间,需要背诵苏东坡的诗词。
    总想骂几句这些又长又拗口的古文诗句,根本不理解背诵的意义。
    直至长大后,偶尔感慨时。
    想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才明白其中的辛酸。
    每当失意沮丧时,那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在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或许我们都不过其中的一粒沙。
    所以每当想起曾经背诵过的诗句,会让内心得到释然。
    苏轼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在医药、饮食、水利等方面也有所贡献。
    苏轼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人物,在创新宋诗新面貌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将词抬高至与诗同等的地位,并开创了豪放派词体。
    “公元1036年,苏东坡出生于四川眉山。”
    “眉山是一个有着非常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在两宋期间,考中进士的人数便有八百多人。”
    “苏轼在这个进士之乡的文化熏陶下,年少就显露出过人之处。”
    “苏轼有一个弟弟苏辙,只比他小三岁。”
    “童年时期,父亲苏洵常年游学在外,苏轼和苏辙的启蒙教育落到满腹诗书母亲陈夫人身上。”
    “公元1042年,报考三次科举不中的苏洵回到家乡,他将毕生所学和精力放到两個儿子身上。”
    “兄弟俩从小接触两汉经学,为了加深记忆,苏洵还让苏轼手抄汉书和庄子。”
    “庄子清静无为,不求名利,淡然生死的思想,为苏轼日后坎坷动荡的一生受益匪浅。”
    “公元1056年,寒窗苦读十几年后,47岁的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苏辙离开眉山老家,赴京赶考。”
    “那一届科考群英荟萃,人才济济,堪称千年一遇。”
    “科举第一榜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程颢与朱熹。”
    “还有写下横渠四句传天下,38字的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一届科考9人成了当代宰相,24人被宋史立传,堪称神仙打架。”
    “当时北宋文坛流行空洞浮华的文章,文坛领袖欧阳修决心扭转这股风气,苏轼幸运的遇上了这位主考官。”
    “科举制度在宋代已十分完善,为防止作弊实施胡名制,还有专人负责抄写,防止主考官认出考生笔记。”
    “当时欧阳修看完苏轼的试卷赞叹不已,理应评为第一。”
    “但欧阳修转念一下,如今天下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除了自己弟子曾巩外,恐怕无人能写出这种文章。”
    “如果将弟子曾巩排在第一,难免会落得徇私舞弊的口实。”
    “因此,为了避嫌,本应第一的试卷被定位了第二名。”
    “谁知道科考放榜后,欧阳修为之一震,作者竟然是苏轼。”
    “于是欧阳修将苏轼旧文全部翻看一遍,更是惊赞不已。”
    “在欧阳修的举荐下,苏轼文章惊艳整个宋朝。”
    “再加上苏轼、苏辙两兄弟一同中进士,父子三人一时风光无限。”
    “苏轼展露头角后,步入大宋官场,担任凤翔府判官。”
    “弟弟苏辙跋涉百余里,陪同他远送至郑州,最后与他怀着依依不舍告别。”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飘摇不定。”
    “无论身处何地,总是有天下何处不为家的气势。”
    “唯有在弟弟面前,他才展现出内心的脆弱和依赖。”
    “每一次与苏辙分离,都在他心头激起无尽的思念。”
    “苏轼的诗词中,子由这一字出现频率最高,达到了229次,而这正是苏辙的字号。”
    “公元1063年,宋仁宗的驾崩。”
    “苏轼结束了在凤翔府三年的任期,回到了京城。”
    “新上任的宋英宗早已耳闻苏轼的声名,欲将其提拔为翰林院成员。”
    “然而宰相韩琦却反对此举,主张按常规考试选拔,让苏轼掌管阁之职。”
    “苏轼知情后并未抱怨,反而心怀感激,认为韩琦是为他好。”
    “于是他参加了管阁考试,以第三等的成绩入选,受职使管。”
    欧阳修:在诗词方面,如果说苏轼是词圣,的确无可争议。
    苏洵、苏辙、苏轼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
    苏轼在政治上较为复杂,属于保守派。
    青年时期有改革的要求,当朝廷起用王安石变法。
    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遭到排斥。
    他历任地方官,被贬职到黄州,闲居多年。
    后来朝廷启用司马光,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当权后,再次启用苏轼。
    旧党废除新法,苏轼不满旧党,再次遭到排斥。
    待到新党再执政,苏轼被贬到偏远的海南地区。
    也正是一贬再贬的悲惨人生经历,让苏轼的诗词创作达到寻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苏轼的词直抒胸臆,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其词十分从容,堪称无事不可说。
    苏轼扩大了词的题材,从教坊浅唱低吟中脱颖而出,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词作中常常通过丰富的联想,用拟人化的手法,把物与人结合起来。
    他的词有通俗易懂的语言,缠绵不尽的情感,情感凄凉哀怨,脍炙人口。
    有时借古抒胸,感叹自已空有报国之心,无法实现报国愿望的苦闷心情。
    正是因为苏轼的词文笔极佳,在词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这才得以被称为词圣。
    “然而,苏轼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命运却开始多舛。”
    “同年五月,妻子病逝,年仅27岁,留下不到7岁的儿子。”
    “妻子自16岁起就嫁给了苏轼,成为他的贤内助。”
    “她聪慧而谦逊,举止得体,常在苏轼读书时陪伴左右,给予关怀和建议。”
    “苏轼对妻子的依赖深深根植于心,以至于十年后的一夜,他梦见了妻子。”
    “在昏暗的灯光下,他提笔写下了凄婉的词作《江城子》,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然而,不幸却像潮水一般不断袭来。”
    “第二年的四月,父亲苏洵再次与世长辞,享年58岁。”
    “尽管英宗皇帝以及韩琦、欧阳修等元老重臣想要赐予苏洵厚礼,但苏轼却谦逊的拒绝。”
    “苏轼和苏辙兄弟抬着父亲的灵柩回乡,按照惯例开始守孝。”
    “公元1068年,33岁的苏轼结束了守孝期,而此时他已经历第三朝皇帝。”
    “20岁的宋神宗继位后,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准备实施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富国强兵,从动机和目的上看,这是无可厚非的。”
    “新法实施的第一个月,王安石就罢免了14名御史。”
    “迅速清除了反对派的势力,拉开了新旧两党激烈斗争的序幕。”
    “然而,苏轼也即将面对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
    “在宋神宗急于改革,王安石专断专行的背景下。”
    “苏轼明知是以卵击石,还是忍不住要发声。”
    “他写下了《上神宗皇帝书》,就经济军事和变法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但显然,苏轼劝诫无法扭转大局。”
    “王安石变法进行到第三年时,欧阳修选择辞官隐居临泉。”
    “不久后,司马光也向朝廷递交了辞职信,隐居洛阳。”
    “公元1071年,苏轼抵达杭州担任通判。”
    “在江南绵绵细雨中,他倾听着百姓的哀怨与痛哭,只能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
    “不久后,御史台的官员弹劾苏轼在《湖州谢上表》中言辞激烈,愚弄朝廷,并以他的诗集指责他讥讽朝政犯下欺君之罪。”
    “随后,差官前来逮捕苏轼,将他绑起来押送至京城接受审判。”
    “公元1079年,苏轼被关押在北宋王朝御史台的监狱中。”
    “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乌台的黑狱从此成为苏轼的精神炼狱,使苏轼心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被关押了130天后,经过各方面人为他说情。”
    “最终朝廷做出了判决,将苏轼贬黄州,任命为团练副使。”
    “在逆境中的苏轼,内心逐渐变得从容,没有以往的焦虑与困惑。”
    “但在生活上,困境却悄然逼近。”
    “一位罪官的身份,苏轼没有俸禄。”
    “眼看就要面对无米之炊的窘境,他的头号铁粉马孟德千里迢迢赶来。”
    “马孟德向黄州太守求情,苏轼家境困难,能否安置一块废置土地供苏轼耕种,太守爽朗的答应下来。”
    “苏轼给土地取名为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
    “至此,文人苏轼正式转变为农民苏东坡。”
    王安石:苏轼夫妻两人的感情,一首《江城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氏结婚。
    王氏年轻美貌,且伺候公婆甚是孝顺,夫妻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妻子二十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苏轼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任用司马光为宰相。
    苏轼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
    这时的苏轼,十分受太后和年幼的小皇帝的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
    苏东坡不时怀念起死去的结发妻子,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传世之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冷。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斗转星移,我与你生死相隔已经有十年的时间。
    这十年间我对你虽不是朝思暮想,但对你始终难以忘怀。
    与你的坟冢相隔千里,没有地方可以倾诉我内心的凄凉。
    就算现在你我迎面相遇,恐怕你也认不出我了。
    因为现在的我已尘土满面,两鬓的头发如霜雪。
    夜里做梦回到了故乡,看见你正在轩窗旁梳妆打扮。
    我与伱四目相对,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有泪水不断地涌出眼眶。
    我想,在那明月照耀、长满矮松的山冈上,你也是年年柔肠寸断吧!
    苏轼对于亡妻是痛彻心肺的悲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
    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阴阳相隔,重逢只能在梦中。
    也只有梦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超越一切的界限和有限。
    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他每读一次就被苏轼的深情所感动。
    “公元1081年,苏东坡开始了自己的农民生涯。”
    “有时他会到田间、水边、山野、集市与百姓们谈笑风生。”
    “他不分贵贱,与皇帝、农民、乞丐平等交往。”
    “他心怀大爱,视天下众生如一。”
    “城外的东坡地毕竟属于官地,可能很快就会要收回。”
    “为了家人的生计,苏东坡决定前往购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突然间,一场暴雨如注而至。”
    “人们惊恐的躲避,唯独苏东坡没有退缩。”
    “雨过天晴之际,苏东坡浑身湿透,悠然吟唱起《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夜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笑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如同定风波中所言,他将世事的风雨沧桑,草木的万千变化都纳入自己的生命。”
    “正是那些痛苦和折磨,让他领悟到也无风雨也无晴之中的喜悦。”
    “公元1082年,苏东坡在赤壁前面对惊涛拍岸的江水,写下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悟出了万物运行变化的奥秘,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终究只是历史一个过客而已。”
    “当年初入汴京,苏东坡无意于词的创作。”
    “在他看来,唯有帮助圣上成为明君的策论,才是文章的正道。”
    “如今的他逐渐意识到,词不是为朝廷为帝王写的,而是为心。”
    “公元1084年,就在苏东坡把黄州当做自己的故乡,决心做个安然的农夫时。”
    “他的命运再一次发生转折,他收到了调离黄州的一纸诏令。”
    “黄州这个地方,承载了他生命中的喜怒哀乐。”
    “以后,每当他面临政敌的迫害和痛苦无解之时,他都会回忆起黄州。”
    “苏东坡辞别了黄州,途经金陵时,拜访了多年隐居的王安石。”
    “尽管王安石曾掌权,却饱受命运的坎坷。”
    “他经历了亲信的背叛,变法的挫折,以及又经历了丧子之痛。”
    “最终选择了归隐金陵,从此不问世事。”
    “两人在金陵相会,共同吟诗作对,探讨佛法。”
    “过去的分歧已经成为过眼云烟,这次相聚成为苏东坡在流离困顿中难得的愉快时光。”
    “艺术的交流,不知不觉的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分别时,王安石感慨称赞苏东坡。”
    “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太子即位。”
    “高太后垂帘听政,苏东坡迎来了重返政坛的良机。”
    “短短17个月内,他从贬官迅速晋升至三品大员。”
    “升迁之速令人瞠目结舌,距离宰相之位仅一步之遥。”
    “司马光担任宰相后,对王安石变法全盘否定。”
    “即便是已经证明有效的新法,也要予以废除。”
    “在这种情况下,苏东坡不随波逐流,也不盲从,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司马光: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看得出来,苏轼尽管被贬,但依旧豁达乐观。
    当时苏轼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如此壮丽的风景使苏轼感触良多。
    更是让苏轼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此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汹涌澎湃的长江水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滔滔巨浪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
    昔日营垒的西边,有人说,那是三国时期周瑜火烧曹军的赤壁。
    那里有陡峭纷乱的岩壁高耸入云,滚滚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的浪花有如千堆白雪。
    巍峨的江山如画,一时间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此刻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的周瑜,温柔靓丽的小乔刚刚嫁给他,足见周瑜的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间,顷刻将曹操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今的我,身临赤壁古战场神游往昔,应笑我多愁善感,以至于白发过早的生出。
    人的一生有如大梦一场,还是一杯酒祭献给江中伴我的明月吧!
    尽管苏轼在词中表达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但整体的基调仍然是豪放和积极向上的。
    苏轼能够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值得世人学习。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世人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苏轼通过对周瑜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这告诉世人要尊重历史,学习历史中的优秀人物,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词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
    这启示世人要珍惜时光,把握当下,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苏轼在词中表达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世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1087年,北宋取得了对西夏吐蕃的胜利,百官纷纷建议和议。”
    “但苏东坡却上书皇帝,主张为国不可轻生事,亦不可胆怯鄙事,这一立场引来了政敌的攻击。”
    “苏东坡为避免乌台诗案重蹈覆辙,他请求离开朝廷。”
    “最终获准出任杭州太守,此为他第二次抵达杭州。”
    “尽管黄庭坚致信劝说他留在朝廷,但苏东坡义无反顾的前往杭州。”
    “在杭州任职期间,为了疏浚西湖,苏东坡筹措资金申请朝廷补贴。”
    “清理出的淤泥问题又接踵而至,他便新建了一道长堤,形成了著名的苏堤春晓。”
    “为了防止水草滋生,他还实施了种植菱角的措施。”
    “其中包括建造了三座小石塔,限制了菱角的种植区域,最终演变成西湖三潭印月。”
    “公元1091年,苏东坡重新受到朝廷重用,召回京城。”
    “他很快官升礼部尚书,这是他一生中的最高官职。”
    “然而,高太后去世后。”
    “年仅18岁的宋哲宗接管朝政,引发了新一轮的政治纷争。”
    “年轻的宋哲宗开始积极打压旧党,重新启用被忽视多年的新政改革派。”
    “新法的坚定支持者,晋升为宰相。”
    “公元1094年,苏东坡再次被贬谪到惠州。”
    “在惠州,苏东坡再次成为当地官府监管的犯官。”
    “在被贬至岭南之前,苏东坡解散了家中的仆人和侍妾。”
    “只有朝云拒绝在这艰难时刻离开他,朝云坚决跟随苏东坡前往惠州。”
    “两年后,朝云因病去世。”
    “失去朝云后,苏东坡的人生陷入猝不及防的深渊。”
    “来自朝廷的一纸诏书,把苏东坡贬到更加荒远的儋州。”
    “临行前,他详细交代了后事,宛如永别之际。”
    “令苏东坡稍感欣慰的是,他在前往海南的途中与弟弟苏辙相逢。”
    “两人在雷州天宁寺居住了三天,兄弟俩又像少年时期一样同床共眠,形影不离。”
    “苏东坡为了弟弟苏辙,写下了最优秀的诗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曲《水调歌头》,唱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苏东坡前往海南儋州后,他教导百姓农业耕作,帮助他们开垦土地和治愈疾病,还在儋州建立了学校。”
    “三年后,宋徽宗登基,宣布天下大赦,年事已高的苏东坡获赦北归。”
    “正当他准备退隐养老之时,厄运却降临了。”
    “北归途中,苏东坡病逝于常州。”
    “去世前三个月,苏东坡途经金山寺。”
    “即兴写下一首诗,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总结。”
    “回首苏东坡一生,他最自豪的不是高居庙堂的辉煌,而是他受贬黄州、惠州和儋州的游离岁月。”
    “自从20岁开始,他在中华大地上四处漂泊。”
    “即使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仍然保持一颗燃烧的赤子之心,用常人难以估量的胸襟释怀了多少冤屈和折辱。”
    朱棣:中秋词自苏轼《水调歌头》一出,其余诗词尽废。
    苏轼的才学当时已天下闻名,尽自己所能兴修水利,力保一方民安。
    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令苏轼无可奈何。
    苏轼和苏辙两兄弟从小一起长大,一同参加科举,始终相互扶持感情深厚。
    双亲早已亡故,妻子也已是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的悲苦可以想见。
    特别是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对亲人的思念就更显深沉而热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夜晚,苏轼举起酒杯,仰天长问,明月什么时候才有呢?
    浩瀚苍穹中,天上仙人们的宫殿,今夕又是何夕呢?
    他想要乘风归去,却又怕天上的琼楼玉宇,高高在上,不胜凄清与寒冷。
    在明月的照映下起舞,与清影为伴,天上寂寞的生活又怎么能比得上人间呢?
    苏轼营造这一飘逸出世的氛围来表达自己遗世独立的心境,暗含着对现实的怀疑与不满。
    然而出世不易,苏轼还是要安居人间。
    因此他开始思念亲人,尤其是思念远方的弟弟苏辙。
    这时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绕过楼阁洒进窗户中,照见长夜难眠,满怀离愁的人。
    苏轼不由埋怨月亮,它不应与人们有仇恨,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分离的时候变圆呢?
    在这毫无道理的诘问之后,苏轼认识到,人生自有悲欢离合的际遇,月亮也自有阴晴圆缺的变化。
    世事无常,永远也不能十全十美。
    于是他把心中的惆怅化作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人平安长久,即使远隔千里,还可以共同欣赏美丽的月光。
    苏轼由中秋明月出发,感慨宇宙流转,俯仰古今变化,阐释出豁达的人生理念。
    苏轼和苏辙七年没有见面,面对一轮明月,乘酒兴挥笔写下这首名篇。
    经历半生的挣扎努力,在官场上很不得志,这首词反映了苏轼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由于官场失意而对现实产生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
    另一方面苏轼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身处远离京都的蛮荒之地,政治上不得意,但对理想仍充满信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