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之节三:西风乍起
作者:琳琅岁玥   开篇激战1860最新章节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这首唐朝大诗人王维的七律,描写了当年大唐帝国早朝时的景象。
    其中一句“万国衣冠拜冕旒”,更是华夏帝国兴盛时,列国入朝的写照。
    这种“八方来贡,万国来朝”的场面,向来都是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崇高追求。
    而“封贡体制”,则是古代中原历朝历代唯一认可的外交模式,也是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是东方由中原为主导的国家间关系的基本体制。
    然而,从明朝中后期开始,随着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开启,经历了工业革命的西欧各国日渐强盛,势力逐步覆及全球。
    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人所推崇的殖民体系,和用实力与缔约相结合的外交秩序,势必随其强权向全世界推行,冲击并取代其他地区的传统邦交模式。
    而仍为大清君臣所沉浸其中的封贡体系,也终将被其彻底打破。
    一转眼,林则徐到广东已有数月了。
    这几个月来,虽历尽艰难的收缴了大批鸦片,并且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嘉许。
    但也是在这几个月中,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以及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的夷情,使他对洋人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改变。
    尽管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经学义理,仍左右着他的思想,但这些洋夷们的先进技术却着实令其震惊。
    面对这样一群以往从未出现过的强大对手,他也不得不采用更灵活的手段加以应对。
    从收缴鸦片时洋人的激烈反应,林则徐料定这些洋夷定不会善罢甘休。
    于是,他很快就开始着手广州各口的防御,并试图通过贸易手段分化洋商。
    这次大清国的对手,主导着对华鸦片贸易的,是业已形成“日不落”之势的大英帝国。
    这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刚两年多,一个属于英国的辉煌时代刚刚开启。
    如今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而且仍处于快速上升期。
    暂且不论别处,就单说在远东地区,英国已经占据了马来亚,即将完成对整个印度的控制,并且开始入侵缅甸、阿富汗等。
    可以说,英国的势力圈已经触及到大清国的家门口。
    而大清,则正是英国垂涎已久的下一个目标。
    其实在最初时,英国并不打算与久负盛名的天朝兵戎相见。
    英国人更想通过对话的方式,与大清开启平等外交,用贸易的方式获得东方的财富。
    然而双方的历史与国情完全不同。
    作为大西洋上的岛国,英国的空间及物产有限,其文化重海洋而好动,热衷扩张,推崇贸易,又因重视贸易而讲究平等,其宗教也崇尚扩张。
    而中原则地大物博,重农轻商,认为农工生产是唯一能够创造价值的方式,其文化重士地而好静,主张内敛,不喜扩张,且历经千年,周边小国纷纷臣服,天朝上国心态已成,再难平等看待其他国家。
    因此,英国人的外交努力,犹如鸡同鸭讲,结局显而易见,而有限的贸易往来,就成为双方几乎唯一的关联了。
    英国人之所以向大清走私鸦片,起因也正是为了解决贸易问题。
    英国人极其重视与大清的贸易,但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等原因,英国在与大清的贸易中长期存在巨大的逆差。
    英国政府将造成双方间这种贸易状况的原因,归咎于清政府的“闭关”政策。
    因为无法改变大清的政策,更为了打破贸易困局,英国人便寻来鸦片来作为他们的法宝。
    鸦片的贸易和走私彻底改变了清英贸易的形势,不仅使大清国的对外贸易由出超转变为入超,更给其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果。
    随着这恶果的影响越来越深重,已经发展到如不采取必要措施将危及清政府统治的地步。
    在此等情况下,清廷在历经几十年的禁、弛两种意见的激烈争论后,终于痛下决心进行禁烟,这才有了林则徐的广东之行。
    但是,就算林则徐的禁烟举措能够禁得了一时,却无法解决鸦片贸易的根本症结。
    他既无权改变清政府的贸易政策,此时也还没达到看清世界局势的境界。
    而清廷上下对外交和国际事务上的盲视和无知,也使得这场危机不可能得到有效化解。
    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根据皇帝的旨意,林则徐开始将收缴到的鸦片集中销毁。
    在广东东莞太平镇的虎门海滩上,历时二十三天,共销毁鸦片二百三十七万余斤,使得此次禁烟运动的声势达到了顶峰。
    而就在此时,战争的阴霾也在清英两国之间愈积愈重。
    英国在广东的权力代表,是其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此人出身贵族,在林则徐收缴鸦片的过程中,曾多次组织英美等国的商贩对抗禁烟。
    随后见对抗不成,义律便一面答应缴出鸦片,另一方面又怂恿英国政府发动战争,要求对大清国给予“迅速而沉重的打击”。
    后来他还向英国军队提供了绕开广东的作战方案——这正是林则徐最担心的,也是清政府最害怕的。
    “虎门销烟”之后,义律更放纵在广东的英人不断挑衅,并派英国兵舰多次挑起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制造紧张局势,皆被守军击退。
    当远在京城的道光帝,收到这些广东局势的奏报后,他对事态的看法逐步发生了改变。
    一方面他对天朝上国的实力盲目乐观,并在收到林则徐等人多次报捷后,更加小觑英夷,心生傲慢。
    另一方面,闭塞无知的他,根本不了解当时世界的格局,依旧把英国当成其他番邦小国般对待。
    他决定用更强硬的手段惩治这些不法英夷,甚至停止与其间的贸易,在他看来这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
    于是皇帝谕令林则徐:“酌量情形,即将英吉利国贸易停止,所有该国船只,尽行驱逐出口,不必取具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