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最近拐子多
作者:长安丫   让你随军,没让你成为家属院核心最新章节     
    张小强自认为是城里来的,高人一等,对他们这些表兄弟爱搭不理的。
    看他们吃大白兔奶糖,还厚脸皮凑上来,谁理他啊?真把他们当傻大春打发了!
    他娘说的没错,那种便宜没占够的,遇着都离远点。
    三个娃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没有继续往下说,等下午去上学,提前背上书包走了。
    何春雪在背后大喊:“小崽子,你们的军用水壶忘了!娘给你们放了甜酒跟糖精,老解暑了。”
    一般人家不年不节的,根本舍不得这么吃,也就老秦家敢这么造。
    三个娃一听,连忙拔腿跑了回去,将各自的小水壶背在肩上,露出缺牙巴:“娘,谢谢你,我们走了。”
    挥完手后,撒丫子跑了出去,何春雪无奈的摇摇头,“就跟了野猴子一样,打两顿也不老实,哪有老四家乖,真是白教了。”
    周霞正在打扫鸡圈,闻言,抬头看了一眼,“嫂子,有进步就是好的,起码在学校也是拔尖的。
    跟老四家比,那是拍马都跟不上,只要他们把书读完,以后在城里混个临时工,咱也能享点福不是?”
    何春雪挥手:“那些我是不敢想了,只要他们没个三病两痛的,我这当娘的,也没什么不满足的,你家三娃,让人省心多了!”
    她将簸箕里的豆干翻了个面,晒好后装进蛇皮口袋,冬天煮来吃火锅。
    免得吃那萝卜白菜的,嘴里能淡出个鸟味。
    周霞听到她夸自己的儿子,脸上很是谦虚,“这小子要有老二那股聪明劲,我都不担心他被人诓了。
    对了,最近看紧点,听说隔壁的娃被骗了,几个公安到处查,一点消息也没有。
    这些黑心烂肝的,干这种缺德事,也不怕肠穿肚烂。”
    别看农村一家五六个,被偷了谁不心疼?毕竟是肚子里掉下来的一块肉。
    她去县城路上,看那些哭的撕心裂肺的,能咋办?还不是自己没把娃看好。
    周霞把重点转移到三娃身上,给家里这三个猴抓舞跳的普及了不少被拐知识,三个举一反三。
    好在家里不缺那口吃的,没像别家馋的流口水,这样的,是最容易被骗的。
    这些,都是从戚白茶汇来的报纸里学的,她为抓捕人贩子贡献了一份力,她们作为家属的,肯定以身作则,别让人骗的头都没了。
    穷就穷点呗,只要娃还在,也能有个盼头。
    何春雪一听,脸色绷紧了,“你说的该不会是隔壁红星大队的吧?难怪,最近闹得跟天塌了一样,我还以为是哪家老人过世了,又没看到放炮仗,害天哦!这些狗日的,咋没被车撞死。”
    有些生了四五个,才得了个传香火的男娃,看得跟眼珠子一样,宝贝得很。
    同样的,男娃更值钱,卖到那穷乡僻壤没有生育能力的人家,价格翻倍。
    所以,都朝着男娃下手。
    周霞扫好鸡圈后,又去把猪圈里的粪背了出来。
    “咒她也就图个心安,这种丧良心的,日子过的不差,希望公安早点抓获,省得祸祸到咱大队,让人提心吊胆,心里怪不是滋味。”
    何春雪大手一挥,“下午放学,我亲自去接,省得让人盯上。”
    周霞也没跟她客气,“那我明天我接,咱俩换着来,别给那些狗日的可乘之机,到时候没法给男人交代。”
    何春雪好歹两个儿子,她就一个命根子,真要被偷家,她能哭的死去活来的。
    等她公婆回来,她拴着太阳也说不清,毕竟是老秦家的娃。
    周霞在备孕,还去医院拿了那叫什么叶酸片的,说是吃了对娃好。
    吃了这么久,也没见怀上,她男人都放弃了,她也挺失落的。
    难道真是年纪上来,机体功能退化,她都不敢往外说,省的说她老蚌生珠的,她恨不得把脸藏进裤裆里。
    唉,咋就没那福气呢!这二胎,也太难要了。
    何春雪看她心不在焉的,不由得挠了挠自己的头,“这是怎么了?”
    莫名其妙的情绪低沉,别人的事,她也没过多探究。
    而是进屋,拿过针线篮子,这些都是给戚白茶家三个做的千层布鞋,穿着比供销社的舒服。
    只要在家没事干,她就提着篮子去村口,那里人多,还能让她听八卦。
    看到她来,那几个坐长板凳的,连忙给她挪了个位置。
    “快来,小何,好几天没见你!咋回事?你男人不让?这男的,就是不能太惯着,给他两大逼兜,让他看清自己的定位。”
    何春雪将篮子放下,把顶针套在大指拇上,避免被扎到,再将针线和小码鞋底拿了出来。
    “婶儿,我男人脾气好,他哪会管我?家里有我忙活的,就没出来了。
    你这衣服做的真精致,给你女婿做的?他也太会享受了,城里的,应该不缺这些,你补丁摞补丁了,三年五载也没见你换件新的,这一把年纪,也该享福了!
    还能再活几个年头?年轻的,让她们自己去奔,你地里刨石顶着大太阳干,他们厂里的,还能比你更辛苦啊!”
    父母之爱,则为之计深远,这家闺女,她是看不上的。
    嫁了个城里工人,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连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她长大的老娘都看不上。
    她秋收前后,还给她送了几回粮食,也没见她逢年过节回来看看。
    她这老娘,也喜欢倒贴,要是不认,老娘还不伺候了,管你死活呢!
    还就不信,你那城里生活,能比乡下开得好,起码这口温饱是求得了的。
    毛婶子叹了口气,无奈道:“估摸还在怪我呢!当初这女婿,我就没看上,想给她找个村里的,就怕她在婆家吃苦。
    她一门心思扑在那男的身上,我也懒得讨嫌,给她准备了八斤重的棉被跟原木打的炕柜,她婆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彩礼没给不说。还觉得是我家高攀了,这些年,她日子也不好过。
    手头有点就帮衬,要手头没有,也没法了。就像你说的,也没几天好活了,懒得跟她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