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重建
作者:哟吼吼吼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最新章节     
    一台金光闪闪的显微镜,有什么用呢?
    圣人会告诉你,给小孩子玩,提高小孩子的科学兴趣。
    镜筒和各个调节旋钮都是用铜熔炼,经过细致的打磨之后得来。
    而镜臂、载物台和底座,是涂黑的铁架。
    精细的地方用铜,因为铜的可塑性强,方便调整误差。
    底下的反光镜,便是透明镜片用蒸腾的方法镀上一层极薄的铝制成的。
    这台显微镜,只能在白天阳光充足的情况下使用。
    就算是如此,其内所包含的一切,都是大明工匠的技术结晶。
    当董宿和刘纯看到显微镜之后,立马询问起了用法。
    在太阳光下,镜面反射阳光,通过小孔,穿过了那透明玻片,将图像送入目镜之中。
    “哦~哦~哦豁~!”
    董宿看着那从自己口腔中刮出来的薄膜,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模糊的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调节高度之后,隐隐约约能看到些许不太规则的四方形结构。
    因而董宿不断发出奇怪的声音。
    “让开,让老夫看看!”
    刘纯挤开了董宿,随后张大了嘴巴,喘着粗气看着。
    一旁歪头的朱见济看着两个老头对自己的玩具那么感兴趣,瞬间就起了警惕心。
    “见济,去拿些菜叶给两位瞧瞧。”
    朱祁钰可太懂自己的儿子了,便开口说道。
    父命不可违,朱见济瘪着嘴跑了出去。
    “陛下,原来所谓的细胞长这样子。”
    董宿争不过刘纯,就转换了目标。
    “大概吧,朕了解的不多,还需要有人不断探索,而那个人,不是朕。”
    朱祁钰背着手,看着天空,阳光让他眯起了双眼。
    闻言,董宿点了点头,圣人日理万机,根本没空钻研学说。
    “陛下,老臣有个不情之请。”
    董宿顿了一下,开口道。
    摇了摇头,朱祁钰笑着说道:“这是济儿的,你们要,得先等着,就别说那镜筒了,你也知道,没有气泡和杂质的水晶有多珍贵。”
    董宿默然,自然是知道的。
    不过圣人定下约定,自己也有了些盼头。
    很快,朱见济就跑了过来,手里捏着一片薄薄的菜叶。
    如今天气越来越冷,青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吃得上。
    有了新东西,董宿用着换玻片的借口,一把挤开了刘纯,自己操作了起来。
    “神乎其技,神乎其技啊!”
    刘纯长叹一声,继续道:“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以往老臣还不信,现在不得不信。”
    “不要被宗教学说所影响,格物而后致知,不然尔后看到细胞分裂,就要三生万物了。”
    朱祁钰无奈叹气说道。
    但这话就引起了刘纯极大的注意,所谓道医不分家,十道九医,医者多也是道士。
    “陛下,此话当真?”
    刘纯亮起双眼,好奇问道。
    而朱祁钰没有回答,只是静静望天。
    再怎么样,这里也是东方,不会想西方那样,因为理论学说而去烧死一个人。
    等两人都看够了,朱祁钰就跟赶苍蝇一样,将两人赶走。
    这样他们就有动力,有基础理念去做事。
    朱见济看到自己的显微镜还在,暗自松了一口气。
    午后阳光的热情,让气温回升了些许。
    陈循搬好了家,就来串门。
    刚到王府,就看到朱祁钰刚要出去。
    “陛下,陛下。”
    喊了两声,陈循提着礼物加快了脚步。
    朱祁钰收回了踏在小凳子上的脚,看向了陈循。
    “何事?”
    “臣,参见陛下,陛下圣体金安。”
    陈循喘了两口气才说道:“陛下,这是臣搬家的乔迁礼,还请陛下笑纳。”
    “喔?”
    朱祁钰抬眉,随后让侍从接过陈循的礼物,问道:“那可恭喜了,晚点给你红包。”
    红包也不过是一点点心意,多是祝贺之意。
    “陛下这是要去何处?”
    陈循瞬间就心满意足了,那可是圣人的红包。
    “城外,看看重建如何了。”
    朱祁钰说着,就要踏上小凳子。
    “可否让臣跟随。”
    陈循立马问道。
    想了想,朱祁钰点头,道:“去阜成门。”
    说完便上了马车,厂卫在前开路。
    阜成门的重建,不只有民夫,还有那些抓来的瓦剌联军。
    而此时的阜成门守将,也已经换了人,顾兴祖被调去了紫荆关。
    当看到朱祁钰的车驾,守将立马跑了出来,对着朱祁钰立定,震声道:“臣,参见陛下。”
    闻声,掀起车帘,朱祁钰扬起嘴角,笑道:“现在可是千总了,好,很有精神。”
    对方依旧挺拔站立道:“卑职应该的。”
    没错,自从京城保卫战之后,功劳巨大的神武卫,大多升职了。
    而眼前的王二牛,便成了守门千总,负责阜成门。
    朱祁钰走下马车,到王二牛面前,拍了拍其肩膀道:“好小子,听说之前,朕遇刺,张三都炸毛了。”
    虽然朱祁钰说的很轻松,但是王二牛立刻皱起眉头,道:“回陛下,若不是都督拦着,大家伙都上了。”
    那时候,王二牛还不是千总。
    “军人的天职就是听令行事,无令不可轻动,都督做的对。”
    朱祁钰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道:“不过张三那小子,也太过冲动了些,你这玉佩你拿着,一玉两份,可紧密贴合,也仅给张三用,人和玉,缺一不可。”
    “是,陛下。”
    王二牛双手接过玉佩,随后仔细观察圣人手中的那一块。
    “往后张三可以凭此物入城。”
    朱祁钰说完,就转身走向马车,道:“朕要去看看张三那小子。”
    闻言,王二牛让开了道路,对于圣人对张三的溺爱,他也是能理解,毕竟张三只有十三岁
    陈循随着圣人车驾,也没听到两人说了什么。
    当出了阜成门,就能看到城门外热火朝天的场景。
    蛮夷扛着木头,挥舞着锄头,帮助居民们修缮房屋。
    一开始,城外居民还十分警惕,但是有着神武卫负责的监管,俘虏们似乎也没有抵触的情绪。
    而且,当看到厂卫和朱祁钰的车驾,俘虏们直接放下手中的工作,跪在道路两旁。
    朱祁钰在吊桥前下车,找了个神武卫问道:“张三统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