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我亲自去
作者:星辰晚   在下崇祯最新章节     
    税制改革在朝廷遇到了阻力,在地方上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收商税也就罢了,你还增加商税税率。
    增加商税税率也就算了,你还悄无声息的把士绅的优待免了,企图不动声色的让我们一体纳粮。
    你这,就太不拿我们当回事了吧。
    所以,江西起了盗贼。
    南京皇宫失火了,烧毁了两处宫殿。
    浙江巡抚衙门也失火了,还殃及了周边二十几处民房。
    江苏苏州府的关隘馆驿也失火了,朝廷派来负责督促江苏税制改革事宜的巡按御史就住在馆驿中,一场大火,人就没了。
    这事,可不小。
    扬州府,江苏巡抚衙门大堂内,巡抚孙之獬,布政使光时亨,按察使魏藻德,三个人静静的坐着,谁也不说话。
    光时亨,崇祯七年进士,历史上就是他坚决阻止崇祯皇帝南迁,结果等到李自成大军攻进北京城,这家伙接着就投降了。
    魏藻德,崇祯十三年状元,历史上在崇祯十六年超擢其为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第二年,又加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担任内阁首辅,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任内阁首辅。
    当时国库空虚,崇祯皇帝命百官捐钱助饷,魏藻德为了保住家财,坚决反对。
    等到李自成大军进入北京城后,魏藻德觉得自己年轻有为,才高八斗,必然会受到重用,于是便投降了。
    李自成觉得堂堂的内阁首辅投降,有些不可思议,便问他,你为什么投降?
    魏藻德却恬不知耻的回答道,方求效用,那敢死。
    意思就是,我正准备为您的新朝效力呢,哪敢去死。
    孙之獬就更不用说了,历史上的剃发令就是他向清廷提出来的。
    总结起来,这三个人,没一个好玩意,所以朱由检就把他们三个都安排到了江苏。
    但是他们三个谁都没想到,朝廷派来的巡按御史,被一把火烧死了。
    巡抚孙之獬眉头紧锁,他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当官当了三十年,好不容易才爬到一省巡抚的位置上,
    他可不希望自己的仕途葬送在这件事上。
    “苏州府那里,对馆驿失火有什么说法?”
    按察使魏藻德回答道:“苏州知府派人送来了消息,苏州府衙里派人去查过了,说是夜里风吹倒了火烛,这才引起了火灾。”
    孙之獬听了这话,眉头皱的更紧了,恨不得用自己的眉头夹破自己的脑壳。
    “一把大火,连人都烧死了,这火得有多大,不说烧成一片白地也差不了多少吧。”
    “馆驿还能剩下多少东西,苏州府是怎么查出来是风吹倒了火烛引起火灾的?”
    “这个,”魏藻德被问住了,一时有些语塞,不知道怎么回答。
    布政使光时亨替魏藻德解了围,“中丞大人,目前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火灾,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江苏巡按御史死在了江苏,我们还是想想如何应对朝廷的问责吧。”
    孙之獬对于光时亨的话很是不满,他知道,这个光时亨出身江南,未必就和那些人没有牵连。
    “问责?还能怎么问责,无非就是罢官夺职,实在不行就杀头嘛。”
    光时亨也感觉到了孙之獬语气中的不善,但他面对孙之獬,既是下官,又是科举的后辈,而且资历也比孙之獬浅的多,也就没有反驳,只是淡淡的说了句,“中丞大人,您说笑了。”
    “说笑?光藩台觉得我是在说笑吗?”孙之獬反问一句。
    “浙江巡抚衙门失火的事咱们都知道,朝廷处置的邸报也在今天早上发到了江苏,结果都看到了。”
    “浙江巡抚丁启睿,治事无能,罢官夺职,开缺回籍。”
    “浙闽总督冯铨,夺兵部尚书,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浙江。”
    “冯铨冯部堂,那是内阁首辅周阁老的儿女亲家,有周阁老在朝中转圜,尚且如此,那你我呢?”
    光时亨也不说话了,低下了头,眼睛盯着自己的官服,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魏藻德听了这话,脸色立刻变得难看起来。江苏巡按御史死在了江苏,身为江苏巡抚的孙之獬,被朝廷问责是肯定跑不了的。
    那他魏藻德身为江苏按察使,管着江苏的刑名,这事,他怕是也跑不了。
    受了无妄之灾,魏藻德不由得发起了牢骚。
    “要我说,当初拆分南直隶的时候,就该把省府定在苏州,要是省里的衙门都在苏州,有省里盯着,说不定就不会出这档子事了。”
    孙之獬哼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他真不知道,魏藻德是怎么考中崇祯十年的状元的,就这脑子,该不会是那一天全都用完了吧。
    “苏州是什么地方呀,士绅富商比比皆是,要是省府定在苏州,省里各个衙门中的官员,早让他们用钱买去了。”
    “那时,你我说话,都不一定有那些人说话好使。”
    “魏大人,你我能想到的,朝中那些阁部辅臣早就想到了。”
    魏藻德被孙之獬不动声色的训斥了一番,心中很不好受。
    他知道孙之獬当初攀附魏忠贤,是阉党成员,后又抱着三朝要典哭太庙,为士林所不耻,这才导致仕途不顺。
    可他魏藻德是堂堂的状元,崇祯十三年殿试,当今天子亲自点他为状元,普天之下,有几人能比?
    魏藻德的心中,是很自傲的,同时,他也很瞧不上孙之獬这种人,只是孙之獬毕竟是江苏巡抚,是他的顶头上司,他不好发作罢了。
    如今孙之獬阴阳怪气的训斥一番,魏藻德的心中不禁起了些许火气。
    “中丞大人,您说的极是。可事情已然发生了,说别的都没有什么用了。”
    “事情是昨天晚上发生的,今天早上报到了扬州。这么大的事,瞒是瞒不住的,您先向朝廷上一道奏疏,讲明缘由,下官亲自带人去一趟苏州,彻查此事。”
    孙之獬不置可否,因为魏藻德说的全是废话,这么大的事,肯定要上报朝廷,而且死的又是朝廷派来的巡按御史,你身为江苏按察使,你不亲自去查,也说不过去。
    “魏臬台是崇祯十三年的状元,相信魏臬台定能查明原因。”
    孙之獬语气平淡,但在魏藻德听来,却似乎是在嘲讽他这个状元,怕他有名无实,再耽误了事。
    他当即起身,“中丞大人放心。”
    待回到了按察使司衙门,魏藻德喊来了两名官员,又喊来了一名有经验的老捕头。
    最后,他又喊来了按察使司的杨千户,让他带着兵和他一块去扬州。
    魏藻德不傻,朝廷派来的巡按御史都死在了苏州,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但他可没那么大自信。
    杨千户见魏藻德火急火燎的,就知道出了事,“大人,您先别着急,我就去调集人手,再派人去备轿。”
    “都这时候了还备什么轿呀,备马!”
    “另外,马上派人去江边准备船只,免得到时候再耽误事。”
    苏州在长江南岸,从扬州出发到苏州是需要乘船的。
    “是,卑职这就安排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