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投诚的念头
作者:白石源中生   明末之白衣天子最新章节     
    第337章 投诚的念头
    张鹿安对于马国勇的观点很是认可的,接下来就是看官军的具体行动了。
    崇祯十一年四月,熊文灿就任南直隶、河南、陕西、山西、四川和湖广六省总理之职,全权负责执行兵部尚书杨嗣昌规划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略。
    只是素来具有创新思想的熊文灿与他的推荐人杨嗣昌的想法几乎背道而驰。
    熊文灿刚刚坐船到安庆的时候,就对迎接他的官员大肆吹嘘要给流民军一个机会,毕竟没有人生来就是愿意做贼的,要对流民军进行甄别,对于有心投诚的流民军首领大加安抚,对于怙恶不悛的贼首则是大加征伐。
    到达襄阳后,熊文灿立刻投入到更为紧张的工作氛围当中,确实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比如混十万马进忠、射塌天李万庆、闯塌天刘国能、扫地王张一川在熊文灿的招抚下,纷纷投诚,只是两大贼首张献忠和罗汝才还在逍遥法外。
    冬去春来。
    四月的大明大地已经几乎算是比较祥和,鲜有不开眼的蟊贼胆敢去触碰官军的逆鳞。
    对于完成对最后的贼首张献忠和罗汝才的围剿,熊文灿是信心百倍。
    具体布置为:
    一、东、南两面以湖广巡抚方孔炤为提调,统筹东线兵马。
    因为革左五营寻求投诚的消息传来,熊文灿第一时间命令撤去继续围攻英霍山区的官军,只是保留北面的张可至和东面的张小山监视革左五营,事实证明革左五营表现还是非常老实的。
    方孔炤得以放心大胆抽调刚刚执行完围剿任务的大将副总兵猛如虎、游击猛先捷、总兵陈洪范、总兵左良玉、湖广镇副总兵雷时声、郧阳营游击罗岱、借调安庆右营游击张鹿安等明将,会同已经投诚的刘国能、李万庆、张一川和马进忠的人马,总兵力在十万人左右,负责南、东两面的进攻路线。
    其中又以总兵陈洪范负责南线,猛如虎、猛先捷、雷时声、罗岱听其节制;
    以总兵左良玉负责东线作战,除了本部人马以外,张鹿安和投诚的四大流民军首领配属在左良玉麾下听令。
    二、北面则是洪承畴和孙传庭负责,孙传庭亲自率兵出商洛,一面搜剿败退的流民军残余力量,一面负责压制曹操罗汝才和西大王张献忠的生存范围。洪承畴更是派遣大将临洮总兵曹变蛟统精兵四千进入汉中,准备袭取郧阳,从西北方面威胁张献忠的后背;
    以陕西镇副总兵贺人龙、甘肃镇副总兵左光先和宁夏镇总兵贺虎臣一起,受陕西巡抚孙传庭的节制,在陕南地带分路围剿山中的流民军。
    三、西面则是以四川巡抚邵捷春为统帅,主要率领四川将领固守西面,其中包含有四川总兵郑嘉栋、四川副总兵神射手张令、石柱土司秦良玉和秦翼明、京营副总兵张应元、涪江游击刘贵、忠州游击杨茂选、开州游击覃思岱、夔州参将邵仲光、绵阳游击张奏凯、潼川游击罗洪政和嘉定游击沈应龙等将,全部受邵捷春节制。
    大明三路大军把流民军中的三大渠首包围在陕西、四川和湖广三省交界的地方,并且包围圈逐渐越来越小。
    先来说说此时三大渠首中势力最为弱小的李自成,被曹变蛟杀的大败,和自己的老营都失去了联系,后来老营在高夫人的统领下,才勉强找到李自成,可是部下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后面还有战神曹变蛟派出大量夜不收不断打听着关于李自成的消息,前方则是大明官军恶狠狠地巡查着。
    李自成此时仿佛除了上天入地,已经没有了其他想法,他的部下也有了大量的逃亡,李自成为了避免自己的行踪被泄露,一方面严厉控制部下逃走,一方面经常变换驻屯的位置,反正一次比一次更偏僻。
    李自成的部下较少,人少比较容易隐藏,渐渐地从官军的打击重拳下消失,明军仿佛突然再也找不到关于闯王李自成的任何消息。
    不光是明军找不到,连狡诈聪明的曹操罗汝才也找不到李自成的行踪,而罗汝才与身处南面的西大王张献忠之间,则是隔着左良玉的大军,这些都令罗汝才倍感艰难。
    罗汝才不甘心束手待毙,先后组织数次不同方向的反攻,希望冲破官军的围追堵截,但是都被官军给杀的大败。连日来的一连串胜利,使得官军各部的士气高涨,无论是熊文灿,还是洪承畴和孙传庭都有一种拨开乌云见日开的感觉。
    更为严重的是,曹操罗汝才某一天早上起来,命令部下点兵,发现逃走了大量的人马,派出传令兵到各处险隘复查,竟然都出现了大量的逃兵,罗汝才非常吃惊地发现,原本自己的四万精锐将士,仿佛是在一夜之间,直接锐减到不足两万人。
    胆战心惊之下,罗汝才决定向官军投降,但是有条件的投降,希望保持自己对部队的控制权。
    罗汝才经过打听后,发现无论是洪承畴还是孙传庭,都有坑杀投降义军的过往,神一魁和整齐王的例子就是几年前发生的事。
    思来想去,只有熊文灿最好说话,便命令手下首席参谋吉珪携带大量金银珠宝,绕路赶往襄阳,拜见了六省经略熊文灿。
    熊文灿听说不用大军征伐,罗汝才就已经彻底答应愿意率领数万将士投靠他,大喜过望,亲自热情接待了吉珪一行,尤其是看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后,熊文灿就更开心了。
    熊文灿和吉珪谈的非常顺利,初步确定了双方停战的方向,让罗汝才在一个月内,将部下开往枣阳进行整编。
    如此一来西大王张献忠便成了唯一一只还在负隅顽抗的大贼首,四面八方涌入的官军,令张献忠感到极度的不安,当他派出大量夜不收搜集情报后,突然间慕然发现:
    好家伙,牌桌上就剩自己一个人还在玩了。
    作为聪明人的张献忠,岂会愿意成为众矢之地?
    他选择立刻模仿罗汝才,派手下亲信义子张可旺(即孙可望)携带大量的玛瑙、珠宝去给熊文灿上供。
    这可把熊文灿给乐坏了,别人打了几年的战斗,始终都不能有结果,自己刚上任不到一个月,竟然把流寇各大势力彻底给剿灭了,这种不世之功,放眼整个大明还有几人能够做到?
    熊文灿当即要求张可旺回去转告张献忠,让张献忠将部下兵马拉到谷城县进行整编。
    张可旺立刻提出来,毕竟张献忠曾经祸乱过中都凤阳,害怕朝廷会事后报复,希望朝廷给与一定的官职和承诺,一旦真正获得朝廷的认可,张献忠愿意亲自率领所部大军,剿灭一切反对朝廷的流寇,还可以帮助朝廷抵御外侮。
    熊文灿听到此处,觉得非常有道理,当即命令手下文书起草文书,然后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迅速北上京师,向大明朝廷报告了这个消息。
    之后兴奋的熊文灿做出了令他后悔终身的一件事,在没有得到朝廷明确答复的情况下,以六省总理的名义下令:让一切客军返回原籍,直接允许张献忠率领大军进入谷城县驻扎,在朝廷明确命令到来之前,不得迈出谷城一步。
    同时命令左良玉监视张献忠所部。
    崇祯十一年五月二十一日,张献忠率领大军到达谷城县,并且改旗易帜,宣布投诚大明,希望熊文灿亲自前来视察。
    熊文灿虽然没有亲自前往视察,但是却通知湖广巡抚衙门,往谷城县派遣官员加以监视张献忠,他真的以为自己做的很完备。
    可是他却忽视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他的命令直接造成了整个官军系统的懈怠,既然流民军都消失了,谁还有精气神继续卖命呢?
    都想着赶紧返回老家。
    另一个就是他压根就没有完全掌控罗汝才和张献忠麾下的部队,如何能够把握住两人的真实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