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秦总又骂人,请主持公道!
作者:开心薯片   坦克飞机航母,我农具厂都能造最新章节     
    林老看了一眼那张设计图,又看了一眼秦阳。
    秦总是什么反应?他好像是皱着眉头沉思?
    邹老也看向秦阳:“秦总,您觉得这个设计方案怎么样?”
    “我想知道这款飞机怎么能超过f-16的,仅仅靠发动机吗?”秦阳的脸上带着疑惑:“你们的边条翼这么小,恐怕用的还是液压操作系统吧?”
    三代机中,美国的f-14和f-15都是液压操控,f-14首先搞了出来,给麦道公司很大的压力,在65年开始立项f-15之后,进度非常快,72年首飞,74年定型。
    当时没有用电传操控,是因为雄猫战机已经成功了,f-15如果因为技术风险太高而出了意外,很可能会被国会取消,到时候空军还得悲催地使用海军的战斗机。
    同时,在那个时间节点,电传操作还在起步阶段,最初是用在阿波罗登月飞船的训练飞行器上,技术是nasa的,到了72年,国防部和nasa合作,在f-8c上安装了阿波罗登月飞船的相关系统,重新编写软件,进行了电传飞控实验。
    等到成熟起来的时候,f-15早就大批量服役了,所以只有f-16赶上了电传操作。
    和鸭翼类似,大边条翼也会带来控制力矩上的非线性,所以只有电传操作才能征服边条翼布局。
    北方所的设计方案类似f-16,大量借鉴了f-16的气动布局,但是他们又搞不定边条翼的迎角变化升力非线性的问题,只能拼命缩小边条面积,这样才能用液压操作。
    边条的作用是拉涡流,从而让飞机获得更加优秀的机动性,现在,北方所搞这么个模型,性能肯定比不上f-16,现在居然还试图希望用一台大推力的发动机让它超过f-16?
    开什么玩笑,就咱们国家的水平,能搞定先进的发动机吗?
    “没错,就是靠发动机!”老李兴致勃勃:“我们已经和606所的张工研究过了,他们希望能启动三代发动机的研制,推重比为8,最大推力超过120千牛,研发出来的发动机给我们的歼十三使用。”
    “没错,咱们需要先进的发动机,干脆把飞机项目和发动机项目一起立项。”王领导立刻点头。
    秦阳冷笑。
    “秦总,您有什么看法?”邹老问道。
    “失败了那么多型号,居然还要在这里说出发动机项目和飞机项目一起立项的蠢话来,如果航空工业系统的领导都是这种外行,那还真是没救了。”
    “你说什么?”王领导脸阴沉下来。
    大家伙就算是暗中较劲,表面上也是和和气气的,这么关键的会议,这么多人在场,秦总就开口骂人,太过分了。
    “我说,没有本事就退休,去公园里打打太极拳溜溜鸟,不是挺好吗?何必在这里外行领导内行。”
    王领导的脸黑了,浑身似乎都因为愤怒而颤抖,他向四周看了一眼,目光放在邹老的身上。
    “邹老,我好歹也是重要部门的领导,秦总他这样骂人,求您给主持公道。”
    “唉,秦大炮果然是秦大炮,去哪里轰到哪里,老王,你别着急,又不止你一个人被轰过。”邹老笑呵呵地看向秦阳:“秦总,别说风凉话了,赶紧说正题。”
    老李被晾在那里,歼十三的介绍才刚刚开始啊!
    “这些年来,我们国内的航空工业走了很多弯路,涡扇六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当年对这款发动机给予厚望,希望在多款飞机上使用,但是结果呢?”秦阳说道:“从六十年代,一直折腾到现在,涡扇六依旧在台架上,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现在,我们又要启动一款全新的三代涡扇发动机,还是大推,这个发动机要多少年?十年够吗?这段时间里,难道要让飞机等发动机?我们等得起吗?要是最后拖二十年呢?空军就等二十年?”
    “涡扇六的经验教训难道还不够吗?王领导,您给分析分析,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当然是前些年里国家的环境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有了稳定发展的环境,我也相信,我们的发动机研发人员可以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要给他们充足的经费,五年时间就能把这种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动机研发出来!”
    “五年的时间?”秦阳笑了笑:“果然,还真是外行!”
    “怎么,你凭什么怀疑我们的科研人员?你有什么资格?”王领导也着急了,脸红脖子粗。
    “好吧,我们拿全球第一款推重比达到8的发动机来举例,68年的时候,美国海空军提出了要求,当年,航空发动机两大厂商普惠和通用电气就开始投入研发,70年的时候普惠公司获胜,赢得合同,然后开始了漫长的研制。”
    秦阳加重了漫长的几个字。
    “到了74年,f100pw100正式投入使用,用了多少年?七年的时间!全世界最顶尖的发动机厂用了七年的时间,我们呢?我们用五年,就能打造出来先进的发动机?我们是得到了外星人的帮助吗?”
    “你这是不相信人民的力量!”
    “我只相信科学!”秦阳说道:“航空发动机是工业的桂冠,是国家最先进科技实力的体现!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做出来的,当初我们的涡扇六,据说用了一两年的时间就把发动机造出来上了试车台,然后呢?然后就是漫长的无休止的出现故障和排除故障!”
    台下,606所的专家们不高兴了,想要站起来反驳,但是张工也制止住了这些人。
    秦总说得对,咱们根本就不重视客观规律啊。
    “再看f100,从74年投入使用到79年,五年的时间里,美国人在使用中发现了大量的可靠性问题,f15战斗机甚至都不得不停飞,成了机库女皇,现在普惠公司也在继续改进,听说将发动机的推重比降低到了7.4,重点提高可靠性,我们呢?”
    邹老的目光望向下面的人。
    “张工,你们有信心在五年内完成一款先进的三代发动机的研发吗?”
    张工站了起来:“航空发动机是工业的珠穆朗玛峰,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打持久战,但是,不能因为它很难研制就放弃。靠涡扇十这种单转子发动机是支撑不起我们未来的天空的!我们必须要研制全新的发动机!秦总,您可以小瞧我们,但是不能阻碍我们的发动机立项。”
    “我什么时候说阻碍了?我坚定地支持你们研制三代涡扇,这款发动机不仅仅关系到新歼项目,还关系到我们的歼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