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这该死的心痛
作者:苦瓜船   穿进粪坑,极品恶寡妇要翻身最新章节     
    呲……
    刚从县衙门口出来,沈萍突然感觉头晕目眩,心脏一阵刺痛,倒吸一口冷气,顿时脸皱成一团,捂着胸口蹲了下来……
    村长何光看见沈萍脸色发白,捂着胸口蹲在地上,沉稳的脸也也闪过一丝慌乱。不由得着急的问道:“大春娘,你怎么了?”
    何光着急的搓着双手,想扶起沈萍却又不敢。
    这该死的心痛,那感觉又来了,前段时间出现过一两回。在沈萍的记忆中,原主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
    可为什么这段时间会频频发作,再说自己这年纪也正值壮年,这年头的伙食不好,按道理不可能有血脂高而导致心肌梗塞。
    都说母子连心,除了三春去挖井,其余都在家,三春有捕快陪同,沈萍倒也不担心。
    难道是……二丫!沈萍不禁抬起了头,一阵晕眩,难道是二丫出了什么事!
    一直以来,这二丫在沈萍的脑海里几乎是毫无存在感,估计是原主一直不待见二丫。
    甚至于沈萍努力去想她的模样,都是模糊不清晰的存在。脑海里的二丫好像都是低着头。
    是该去看看二丫了,这苦命的娃。也不知道嫁到那边,现在咋样了。前段时间本想去来着,可因为些事又被耽搁下了。
    本想着三春挖井会去到洞心村,等三春看看回来再说,可眼下沈萍的一颗心忐忑不安。
    虽说是原主造的孽,但自己既然占了她的身子,就该好好看好这一大家子。要是二丫有个三长两短,她也无法原谅自己。
    “大春娘……”何光着急的叫道。
    沈萍摆了摆手,过了一会儿才缓缓的站了起来:“走吧,咱回靠山村!”
    老黄头的牛车在衙门旁边的巷子等着他们,看到他们过来,赶紧把牛车赶了出去。
    县衙里边,一个身影正盯着他们,看着沈萍蹲了下去,紧皱着眉头,一脸的若有所思,这不是别人,正是徐县令。
    刚才县丞高速特意过来和他说,说这沈萍在靠山村买了后山那塘坑山,要起宅子,过来衙门办手续。
    这山总共650亩130两银子,想不到沈萍眼睛也不眨,直接就掏出了几张银票。
    上次十爷交代自己的那事,他去查过了,这沈娘子不是六爷的人,让他一颗心放了下来。
    只是自己觉得这妇人身上总有一股神秘感,神秘在哪,他说不出来,只是一种感觉。
    “相公,你在看什么呢?”
    徐夫人董洁身穿一袭粉色衣裙,看起来清新脱俗,笑得温婉恬静,从背后走了过来。
    顺着徐县令的眼睛,董氏看了过去。顿时眼前一亮,嘴里脱口而出:“这不就是那沈娘子嘛!她今儿个怎么又来衙门?还有她旁边的男人是谁?”
    徐县令扭头看了看董氏,笑了笑,故作神秘状:“对,是她!旁边那个是他们村的村长。你猜猜她今天为啥事来?”
    董氏摇了摇头,嘴角一勾,宛然一笑:“这我怎么知道呢?相公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来听听。”说着,又轻摇着徐县令的肩膀。
    “好好……”徐县令轻拍着董氏的手,宠溺的笑道:“这沈娘子这次是买地来了!哦,不对,严格来说,她是买了一座山。”
    “噢……”
    董氏顿时来了兴趣:“这沈娘子买座山来干什么!”
    买田地,她还好理解一点,可以起宅子,还可以做耕地。
    “据说是用来起宅子,想不到这沈娘子开个小小的卤煮摊,看着不起眼,出手倒是挺阔绰,那100多两的银票拿出来眼也不眨。”
    噗嗤!
    听了徐县令说的话,董氏咯咯笑了起来:“相公,你可别小瞧这沈娘子,你知道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吗?”说完,董氏又意味深长的看了徐县令一眼。
    哦……?
    徐县令挑了挑眉,这沈娘子竟然还有另一个身份?自己派人去查了,可未曾提及。难道是真的是调查的不够仔细,自己疏漏了不是!
    “娘子说来听听!”徐县令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董氏得意的笑了起来:“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沈娘子可是最近新开张的问阳精品美妆店的二掌柜。
    你这段时间不是总夸我没擦胭脂水粉,但这皮肤比以前漂亮了,告诉你,这可多亏了沈娘子这些胭脂和素颜霜的功劳,擦起来可自然多了,又白又显气色。”
    说到这,董氏又洋洋得意了起来,相公以为她这段时间没有往脸上抹粉,还夸她气色好,皮肤白,这就足够证明了这东西的好。
    徐县令皱了皱眉,竟然还有这回事?原来真的是自己没有调查清楚。
    看来还是得仔细调查一下,可别有什么疏漏,到时候自己可担不起这个责。
    “对了,明天咱们浩儿回来了,你可不要再说他,在书院读书怪累的,回来还得听你唠叨,你再这样,下次休息日他该不回来了。”董氏看着徐县令,不放心的叮嘱道。
    唉,愁死她了,这父子俩可真愁人,每次见面总是互掐,这浩儿从小也是被自己惯着,脾气越来越横。
    听了董氏说起,徐县令眉头皱的更紧,唉,这操心玩意,不回来又想他,回来又烦他。
    这小子本来天资聪慧,十岁那年考了童生,可考了童生以后就骄傲自大,谁都不放眼里。
    到现在一连考了几年秀才,都没考上。自己刚来这边,本想给他招个先生在家里边单独教他。
    可这臭小子偏说太闷,一定要去书院,拗不过,就让他上了德育书院,去了书院,又整天跟着一帮公子哥混,读书的心都散了。
    想着自己当年考上童生,紧接着又考上秀才,读了三年又考上了举人再到后来,那都是没走弯路。
    唉,这儿子怎么就不随他?再这样继续考下去,让他这张脸往哪搁?
    徐县令一想到他就气闷:“知道了!浩儿喜欢吃那张氏卤煮,明早你记得叫黄管家去切一些卤煮回来!”
    “哎,好嘞”
    董氏一张脸笑得像花一样,这相公脾气她知道,就知道板着一张臭脸,其实心里面软着呢。
    嘴巴说着狠话,但他知道浩儿喜欢吃张氏卤煮,还特意叮嘱,连自己这个做娘的都还没想起来呢!
    就是这父子俩每回起了口角,谁也不肯服软。自己的儿子她也知道,这徐浩本性不坏,可就是有些不定性。也快16了,是该给他找个媳妇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