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章 标准
作者:太白真人   东北乡女匪事最新章节     
    虽然说施恩不望报,望报不施恩。
    范业文当初救三丫的时候,其实并没指望着她能回报给他什么。
    但三丫能知道感恩,确实也让范业文对她的印象好了许多。
    至少不再把她当做会给人带来厄运的妖邪看待了。
    于是头一仰,眼睛斜楞着瞅着三丫说道:
    “我是那样抠抠搜搜的人吗?给你工钱你就拿着,别那么多叽叽歪歪地理由。
    你要是真感激我,以后好好做包子就是了。”
    说完扭头就走了。
    三丫一听即便自己拒绝了,范业文也仍然愿意给她工钱,心里高兴,两眼直放光。
    身无分文的滋味可太难受了,这感觉,真是谁经历过谁知道。
    但再是高兴的险些蹦起来,三丫也没忘了讨好范李氏。
    因此连忙回身对范李氏说道:
    “大娘,范大哥人还怪好的嘞!
    只是他待人这样实诚,可别在外头吃亏呀!大娘你可不知道,就外头专门有一种人,专门看人下菜碟。
    谁待人实诚,不藏虚的,他们就专门捡这样的坑。”
    说这番话的时候,还表现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来。
    范李氏看三丫这做派,忍不住在心里暗笑。
    别看范李氏整天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但她可不是真正的傻白甜。
    人情世故练达着呢。
    就三丫心里的这点子小算计,浅的跟什么似的,范李氏都不用费心费力地去细琢磨,略微一打眼就看得是一清二楚的。
    这也得说三丫从小生活的环境太过于简单。
    她所经历过的麻烦,无非一个是左其锋想要抢她做媳妇,另一个是被孙姑奶奶给骗入城中,想把她给提脚卖到窑子里去。
    但就这么两桩麻烦事儿,还都由范业文出面替她摆平了。
    剩下她所经历的那些个,无非是村里哪家狗丢了,跟村里哪个小姐妹闹别扭了之类的小事儿。
    心思浅,容易被人一眼看穿,这不是很正常点事儿么。
    老于世故,那得是经过大风大浪,多少年方能历练出来的。
    可不是她这种小村姑目前能掌握得了的技能。
    但范李氏倒也不怕三丫心里有算计。
    像三丫这么大的姑娘,真要是心里连个算计都没有,那她还相不中让三丫做她儿媳妇呢。
    要说她那傻儿子范业文,哪儿哪儿都好,就一样,像三丫说的,为人太过于实诚了。
    只要谁稍微对他好上那么一丁点,他就能把心掏给人家看。
    这要是在个太平年代,虽然会遭人算计,但多半不致命。
    可在这乱世里,他这样的,还不被人给坑死啊。
    范李氏知道她自己这身体的具体情况,整日介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疼的,能活到多大岁数都说不定。
    她活着的时候,自然有她帮范业文筹谋些个退路,提防着外头的那些个算计。
    可若她死了,范业文身边再没个妥当人替他周旋,可怎么办呢?
    范李氏之所以整日介没完没了地催范业文娶个媳妇回家,多半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但凡范业文心不那么软,性格不那么优柔寡断,她都不带催婚催的这么急的。
    现在范业文把三丫给带家里来了,范李氏经过跟三丫的接触,说实话,并不是那么满意。
    主要是三丫不太符合范李氏对儿媳妇的要求。
    首先一个,她想娶的儿媳妇,最起码娘家得能让儿子借得上力。
    不说其他吧,至少人丁兴旺是首要条件之一。
    这样一旦将来小夫妻俩遇到个什么事儿,婆家没人帮忙,娘家可以顶上。
    第二,儿媳妇至少得知书达理,通晓人情世故。过去人都说爹怂怂一个,娘怂怂一窝。还有一句话,叫娶妻不贤毁三代。
    由此可见,娶回来一个通晓事理,有文化的儿媳妇,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有多么重要了。
    儿媳妇通晓事理,至少家里遇到个什么事情,儿媳妇能帮儿子出出主意,或者见到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适时提醒儿子别落入别人的圈套里。
    儿媳妇有文化这更好理解了,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这年代受教育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儿,如果儿媳妇自己就识文断字,那么不管将来儿子过得日子好坏,至少儿孙们有儿媳妇教导着,不至于成个睁眼瞎。
    范李氏可太知道一个人识字和不识字的区别了。
    首先一个人识字,能看到的世界就跟文盲不一样。
    即便不能走出去看外头的世界,不能切身体会很多的人情世故。
    但这些东西,他可以从书本里学到。
    从书本里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眼界宽了,不局限于眼目前的方寸间,才能有大出息。
    再还有一点,范李氏要找的儿媳妇,得是一个离开男人,能自己立得起来的女人。
    为什么要加上这点呢?
    因为这不是范家有遗传病史么。
    现在瞅着范业文是哪里都好,健健康康的一个人。
    但谁知道啥时候他就病发了呢。
    真要是范业文一病不起,家里总得有个人能支撑起来吧。
    不然,真娶回来一个啥主见没有,啥能耐没有的,出了事儿就知道哭哭啼啼,六神无主。
    范业文一倒下,一家子老小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去。
    可是这样的儿媳妇人选,说好找,却也并不好找。
    范业文当着兵头子的时候,就曾经有好多家这样的姑娘,想嫁予范业文为妻。
    可奈何,范业文这人吧,就是个倔巴头,打死他也不成婚。
    把个范李氏给愁的呦,都快愁死了好么。
    等到了这人生地不熟的城市里,开了包子铺以后,这人选可就不那么好找了。
    这年代本来女子受教育程度就极低。
    有些个人家,明明家财万贯,却因为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肯让家里的姑娘学些个相夫教子那一套。
    连字都不让她们认识。
    那稍微有点文化的姑娘,倒是也有。
    可能轮得到过去当兵头子的范业文,却再轮不到现如今在小巷子里开包子铺的范老板。
    说白了,现如今没钱没势的大龄青年兼包子铺小老板范业文,在婚恋市场上的行情没过去那么好了。
    可挑选的媳妇人选,也下降了好几个档次。
    说白了,就是范业文沦落到社会底层,再想娶个识文断字,通晓世情的姑娘当媳妇,难了。
    范业文娶媳妇难,其实最主要的,也是他本人对娶媳妇一事特别抵触。
    过去讲究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他这儿根本就不好使。
    过去范李氏不是没想来个先斩后奏,背着范业文先把儿媳妇给娶进门,就不信人真娶进来了,范业文还会不答应。
    可再没想过,范业文这货那是一根筋。
    娶进来也白扯,他又把人给送回去了。
    难得现在看范业文多少还能跟三丫说上几句话。
    虽然态度不怎么好,但就看他能两次救三丫于水火之中,说不定二人有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