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治退了一步,不与石云涛发生正面冲突,石云涛听了,也不能让形势崩盘,以后他还得用这些人帮他工作,因而便说:“要不这样吧,科级干部每一个月述职一回,处级以上干部每年向我述职一回,你们看行不行?”
一年才一回述职,这倒没什么了,到了年底,谁不搞工作总结啊,只要把工作总结交上就可以了。
而对于组织部的中层来说,那就要一个月述职一回,这个要求就比较严了。
但严只是针对中层干部的,陈治等人就不管了。
部务会开过以后,这项制度就推行开来,石云涛利用这项述职制度,让其他知道,在部里头谁是老大,谁是老二。
石云涛搞这个述职制度,耿太安等人知道了,也不能说什么,石云涛怎么管理组织部,他们还想过问吗?
另外对于办公室主任杨顺举,石云涛有意无意地向他暗示,要提拔他为副部长,但是现在副部长职数满了,怎么办?
杨顺举就要想办法让副部长出缺一名,而当前最好的出缺手段,就是让陈治滚蛋。
但让陈治滚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杨顺举只能想着造一些舆论,说陈治贪权,不给年轻人机会。
反正陈治身兼两职,别人见了,还是会说一些闲话了,时间长了,陈治自己知道了,他就不好在组织部待了,或者说在组织部他就不好有作为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干部监督科那边收到一个信件,说高粱区刚刚提拔了一个团区委副书记,有人反映这里面有问题,不应该提拔。
收到信后,干部监督科的科长直接把信件交到了石云涛手里,因为石云涛老是要让他们进行述职,干部监督科长就想表现一下,没经过副部长过目,便交到了石云涛手里。
石云涛接过信件一看,原来是高粱区刚刚提拔了一批科级干部,其中有一名区一小的女老师直接被提拔为了团区委副书记。
从普通老师直接成了副科级干部,这个跨度有些大,因为在区里头想当个副科级干部并不容易,有些人熬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当上。
而这个女老师年龄不大,又没有特殊的贡献,咋会被提拔为团区委副书记呢?
有人就开始反映这个事情,给市委组织部写信,反映给区委组织部肯定是没用的,因为人就是他们提拔的,只有反映到市委组织部。
看完信件,石云涛皱起眉头,要脚趾头想一想,这个事情里面都会有猫腻。
可是有猫腻是一回,能不能查出猫腻又是一回事,另外,市委组织部要不要管这个事情也是一回事。
市委组织部接到这样的信件也可以往旁边一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管这些事干什么呢?
大概是干部监督科的科长也觉得这个事有些荒唐,才会把这封信拿给了石云涛看一看。
石云涛问他有没有把信给其他人看过?干部监督科长说没有。
石云涛很欣慰,说:“你先不要告诉其他人,等我指示。”
干部监督科的科长走了,石云涛琢磨着这事怎么处理。
可以说,人事上的事都比较敏感,如果主动去处理这个事,相关人员知道了,一定会说他多管闲事。
而且依着石云涛的分析,能把一个普通女老师提拔为团区委副书记,这不是某个普通的区委常委办的到的,区委组织部长都办不到!
想想吧,如果区委组织部长提出来要把某个普通的女老师提出来当团区委副书记,其他常委见了会怎么想?
而且还是一个女老师!
指定有人说这个女老师与区委组织部长有染,这么明显的事实在是不好做出来!
因而这个事情要办成,必须要权力相当大的人才能做到。
比如有可能区委书记要提拔某个女老师,授意区委组织部提名这名女老师,区委组织部长有了区委书记的授意,自然就想办法去做通其他人的工作了。
其他常委如果得知这里面有区委书记的意思,还会在常委会上提出异议吗?
除非是与区委书记有矛盾,或者说看着这事不愤,才会在常委会上提出异议,但一个人两个人提出异议有什么用?
石云涛不敢确定这个事就是这么办下来的,但是估计也是大差不差,现在他是不好判断出这个女老师到底是谁提拔的,但是一定会与区委书记有关!
想到这里,石云涛眉头皱了起来,高粱区委书记郑士卓不是一般人,资格很老,如果拿着这封举报信主动去查这个事,郑士卓一定会很恼火的!
因为如果查出来了,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丑闻,当然了,或许查了半天,会认为这次提拔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可能吗?
石云涛觉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区委组织部在选拔团区委副书记的时候,怎么也不会去学校里头选,而且还选了一个年轻的女老师!
老师是事业编制,团区委副书记那就是公务员编制了,虽然没有规定事业编制人员就不能提拔为公务员职位,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啊!
石云涛想了想,忽然想起来到网上搜一搜,看一看有没有这方面的举报情况。
这一搜,还真发现有人在网上发贴举报,只是上不了热度,无人关注。
而且举报信也是怀疑这里面有事情,具体是什么情况也是没有讲出来。
看完之后,石云涛拿起手机给林云娇打了电话,让她帮忙找一个靠谱的记者朋友,让这名记者朋友给搞一搞这事的热度。
只要上了热度,这事就好处理了,到时,郑士卓也没有办法。
林云娇接了电话,便想让他不要管这个闲事,石云涛又说了几句,林云娇才答应下来。
这样过了有一两个星期,石云涛再上网一查,只见某个门户网站登了一则消息,说北西省高梁市直接提拔了一个年轻的女老师为科级干部,公示期间遭到质疑!
这则消息一出来,整个高梁市哗然了,省委组织部马上给市委组织部打电话,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