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这一年,时代落选了他,他输掉了青年!
作者:芙蓉树下   展示近代伟人开国,皇帝们被圈粉最新章节     
    天幕震撼。
    无论是文字还是画面,都带给各个朝代的皇帝们、文臣武将、诗人圣贤带来震惊。
    其实,在这些皇帝们看来,一仙走后的中华,坚持不了多久的。
    混乱的军阀,帝国主义的持续欺压,以及合作的两派面和心不和的局面,正一点一点压弯这个民族的脊梁。
    一切都在朝分崩离析的方向发展。
    可是‘五卅’之后,空前的爱国情绪仿佛会传染一般,蔓延了全国。
    皇帝们想不到,只是一个革命工人的身死,竟能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沪海、京城、湘南、清岛、两广……
    无产的火焰席卷全国!
    入目处,中华的地图板块上,兴起的火焰如火星一般燃起,然后蔓延,最后在皇帝们不可思议的目光注视下,铁索连舟,连接成一片巨型的火龙。
    是那么的壮观。
    各个阶层都加入其中,工人、农民、学生、教师、商人……
    不再是革命者们孤身一人的战斗。
    无产的背后,是一整个民族的后盾。
    因此他们无所畏惧。
    这些人并没有因为一仙的逝去而丧失信心,相反更加凝聚一股绳子。
    这些人的心中也深信一个道理:传承千年的东方巨龙绝不会因此而倒下,只会因此而的沉睡。
    可一旦被无产的春雷而苏醒,无论是南北军阀,还是帝国主义,都会因此而感到胆寒!
    ……
    大秦。
    嬴政看到这里,忽然愣住了,脸色难看。
    “这就是无产的力量,民众的力量。”
    “亦是天下的力量……”
    这一刻,这位千古帝王,深深闭上了眼睛。
    再回过头去看该国发展的文字,他总算有些明白为何称该国的建国最短,但该国的历史最辉煌了。
    就是因为这个……无产!
    “该国一无所有,但是该国巍然矗立……”
    闭着眼,他深深感叹道:“如果我大秦与这样的国之间有一战,我没把握打赢。”
    嬴政还在继续说着,这一次,他是向后世的帝王们发出提问:“这样的国,你们有必胜的把握吗?”
    “……”
    刘彻、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等帝王都是沉默。
    “可叹,可敬。”
    嬴政叹息。
    作为千古第一帝,他是看得最透彻的一个。
    “无产固然让我们震撼,但是,无产还未真正崛起!”
    下一刻,李世民的声音传来。
    “而无论是南北军阀,还是帝国主义,亦或者是后一仙时代的国民派,都不会眼睁睁看着无产崛起,他们的道路,会更加艰难。”
    “辉煌极境是衰败。”
    李世民复杂的声音回荡在天幕中,形成回声,久久不散。
    “是这样吗?”
    朱元璋提出质问吗,他沉默着。
    他恰恰有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无产,一旦拥有了国民派那样的武装力量,再加上全民思想觉醒,将会十分可怕!
    很快,天幕中新的画面浮现。
    那是一个人。
    一个,孤独的人。
    他是胡氏。
    此时正是‘女师大风潮’之后,针对此事,他曾发表言论:学校作为教学的机关,不应该自己靠近政知的机关,遭到另一位文豪的极力痛批。
    “他将自己的魂灵枭首通衢,挂出了原想竭力隐瞒的丑态!”
    “倒还没有什么丢人,丑态而蒙着公正的皮,这才催人呕吐。”
    这位痛批他的文豪,写了《呐喊》。
    讽刺的是,他们六年前还是共同在京大为新文化战斗的战友,那时年少轻狂,互相激励,幻想着新文化就能拯救当时的中华。
    那时,是最好的日子。
    他,陈,李,鲁讯,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后来啊……每个人心中的救国之路都有了冲突。
    而他胡氏,是距离他们最远的一个。
    尽管分别前他们承诺过,青山绿水,道不同,可目标一致,各自奔向自己的征途。
    可是现在,他明显感觉到了疲惫。
    他手里拿着一封信,上面的文字十分的刺眼:“……数年前先生所提倡的思想革命、文学革命等等新文化运动,原来是窃猎浮誉。”
    “已经‘从百尺竿头掉下来’的胡先生呵,如果你再愿意牺牲‘新文化’的荣衔,恐怕就会沽名钓誉。”
    “百尺竿头掉下来……哈哈……”
    多么讽刺的字眼啊……
    别人都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他却是‘百尺竿头掉下来’……
    他不禁想到了从前。
    他是自由派,认为只有制度的约束才能让这个封建的社会好起来。
    温和理性、自由容忍、妥协和退。
    就如他身上穿着的西装永远笔挺一样。
    但陈仲甫说过,他惧怕失败,但是无论失败的后果有多大,他都会去战斗。
    他是一名斗士。
    而他是一介读书人。
    永远是穿着西装,戴着眼镜的读书人。
    尽管骨子里的血液告诉他,他是中华人,但他也是一位读书人。
    他从小在海外留学,精通外语,满腹经纶,可这些年,他总是静静地看着那两位大兴无产,如今,无产的火焰已经在全国燃起,他心里五味陈杂。
    这一刻,这位温文尔雅的读书人由衷的笑了起来。
    “你们都开始用自己的道路救上国了,好啊,太好了……我替你们感到高兴……”
    他脸上的笑容很纯粹,可是眼眶却有些湿润了。
    大家观念不同,有时还会一件小事争得面红耳赤,可归根结底,还是希望这个大国能好起来。
    无论是用什么。
    天下能人志士那么多,救国的办法也有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
    当中或许有人对,有人错。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只要大国崛起,民族变好就好了。
    这位三十多岁,西装笔挺的读书人不再年轻,独自一人哈哈笑着。
    “董秋芳笑我‘百尺竿头掉下来’,沪海学生联合会指责我浮沉于灰沙窟中,武倡学生故意看我笑话……世人笑我、骂我、讥我、讽我、轻我、蔑我,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时代落选了我,我输掉了青年,但是大国站起来!”
    画面在他的笑声中落幕,天幕中,文字浮现。
    【一九二十五年,是胡氏个人声望一落千丈的转折点。】
    【这一年,时代落选了胡氏,胡氏输掉了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