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改变了对杨嗣昌的看法!
作者:成风成雨不是你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最新章节     
    周建安接连又翻了几封军报,其中大多数都是老丈人给朝廷报捷的消息,而根据这些军报,周建安找来舆图,大致的将张献忠,罗汝才等人现在所处的位置给划了出来。
    其大概的藏匿地点恐怕已经不在陕西境内的大山之中,而是已经南下来到了夔州府之内!
    而这居然跟历史上张献忠的走向非常的相似,只是唯一的不同点就是时间提前了!
    看来历史的轨迹已然改变!
    但是周建安又总感觉没有改变,因为若是照此发展下去,张献忠的目标还是襄阳府,因为襄阳府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襄阳府内不仅存放着老丈人麾下所有大军的粮饷,而其地理位置也非常的重要,襄阳一丢,湖广恐怕也就不远了!
    并且在襄阳城中还有一位明朝亲王襄王,若是襄藩失陷,襄王被杀,那到时候恐怕崇祯这位皇帝都压不下来了。
    要知道颜继祖能活下来,其中很大的因素就是周建安将德王一脉又给救了回来,不然的话说什么颜继祖都难逃死罪。
    毕竟这是做给别人看的,要是失陷宗藩都不能获罪的话,那么以后就算是皇帝遇险这些人也可以置之不理了。
    权衡利弊之后,周建安再次看向舆图,而后带着一丝客气的问道杨嗣昌。
    “首辅,根据军报,请问这革左五营和其他较大规模的流寇在何处?”
    周建安的突然客气让杨嗣昌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稍微一愣过后这才指向一处。
    “自从张贼等人伪降之后,这些便一直藏在英霍山区之中,那一带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朝廷发过几次进攻都无功而返并且伤亡颇重,根据安庐巡抚所报,这些人的彪悍程度丝毫不下张贼和罗贼、
    建斗就任以后便采取了先灭张,罗二人的策略,对于革左五营也采取了分割包围重要的出山止口的策略,不过眼下看来收效甚微。
    至于其他流寇,要么已经进入河南,要么已经南下,如今已经不足为虑。”
    杨嗣昌基本是将所有的情况都一一说了出来,不过很快他彷佛又想起了什么,而后从怀里掏出一封带着鲜血的折子,周建安看过去眉头一皱。
    “这是?”
    “这是今早开州发来的急报,濮阳贼人袁时中聚众上万攻打开州城,杀死州府同知郝之,而后保定总督孙传庭率兵前往镇压,双方在开州城外三十里的相遇,袁时中等人不敌,率部难逃,眼下估摸着也进入了到了河南地界。”
    开州在大名府附近,而看似跟湖广之事毫无联接,可是周建安却很明白,这里面的关系大了。
    开州隶属直隶,而那边又是孙传庭的辖地,发生这种事孙传庭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可若是流贼进入到了河南之后,孙传庭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恐怕就更帮不上什么忙了。
    而后首当其冲便是开封等黄河流域,而这些地方才刚刚遭过灾,周建安又给他们弄了不少的粮食,本来可以平安度过这一次的天灾的。
    可谁又能想到天灾易夺,人灾难防!
    这些流寇一去,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事。
    而且更重要的是河南总兵张任学麾下兵力一半还在防范着李自成,一半还需要镇守各处重要城池,根本不可能再有多余的兵力去围攻袁时中所部。
    恐怕这个时候自家老丈人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已经开始准备分出一些兵力进入河南了。
    而这样一来,恐怕张献忠的诡计就更容易得逞了!
    想到这里,周建安再也淡定不了,连忙将枪神叫了进来,而后便当着杨嗣昌的面开始书写起来。
    很快,两封信件便出现在了案桌之上,周建安吹干上面的墨迹,赶紧掏出自己的大印和私印叩了上去。
    “枪神,立刻从亲兵之中挑选出马术好的几人,一路前往洛阳城外,将此信递给牟时升!
    另一路则是赶紧去一趟勋阳,将这封信交给卢督师!”
    从周建安的话语之中听得出事态的紧急,邓仙芝不敢耽搁,赶紧安排了下去。
    杨嗣昌见状也是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既然靖北侯都安排下去了,本官就先行回去了。”
    说着杨嗣昌就打算离开,而周建安却叫住了他。
    “首辅大人莫急,还请吃了晚饭再走,晚辈还有些事要请教。”
    他有很多疑问想要问一问杨嗣昌,毕竟今天他能来找自己而后说出这些话就已经够让周建安惊讶的了。
    而周建安这个人不喜欢拖拖拉拉不明不白的,所以他打算问个清楚。
    而杨嗣昌也很耿直,直接说明了来意。
    “老夫以往虽有过一些小肚鸡肠,不过大的方向老夫不糊涂,忠于大明,忠于陛下老夫不糊涂,至于什么卖国求全之类的,老夫也都不是很在意。
    建斗的事不是他一人的事,他几乎身系朝廷所有安危,若是建斗再败,朝廷一时间不可能再有多余的兵力去剿灭流贼,那么就势必要将辽东或者九边的兵马调动才行。
    可这些地方的兵马若动,后果靖北侯也知道,所以建斗所部不能有失。
    老夫的分析,说给很多人听他们其实都不太可能相信,就连陛下亦是如此,自从靖北侯大杀四方之后,陛下对你可谓是十分信任,连带着建斗也是一样,若是老夫在陛下面前如此说,难免落下不是,所以老夫才来找靖北侯、”
    杨嗣昌的话周建安倒是相信,毕竟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杨嗣昌虽然不太受人喜欢,但是干的事的确是为大明所着想。
    而也正是如此,他也才会站在风口浪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杨嗣昌虽然褒贬不一,但是就凭杨嗣昌今天的所作所为,从今天起至少周建安不再仇视他了。
    而杨嗣昌也询问了周建安有何面对的办法,周建安也都毫无保留的一一说出,听得杨嗣昌不停的连连点头。
    直到吃完晚饭之后,杨嗣昌这才油光满面的走出靖北侯府,而作为大明的大红人,靖北侯府外又怎么可能少了眼线,很快,当朝首辅夜访靖北侯的消息便在京师之中快速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