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勤训练独立团换装,抗山本系统又升级
作者:毫端   别人亮剑,我亮导弹!最新章节     
    先给大家出道口算题:
    李云龙来杨村时带了500人的新枪,送给了孔捷500人的新枪。
    请问李云龙还剩下多少人的新枪?
    体育老师告诉我:还剩下800人的,外带3000颗煤气罐型手榴弹。
    反正事实胜于雄辩,事实证明体育老师算对了。
    加上此前有小一半人已经换了新装备,这样全团都换了新枪。
    之后后勤部还给送了几十车大米和活猪。
    同样把独立团炊事班长给整不会了。
    因为营养不良,八路军很多人有夜盲症。
    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
    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包括a1及a2。a1即视黄醇;
    维生素a2即3-脱氢视黄醇,其生理活性为维生素a1的40%。
    维生素a有促进生长、繁殖,维持骨骼、上皮组织、视力和粘膜上皮正常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
    缺乏时表现为生长迟缓、暗适应能力减退而形成夜盲症。
    由于表皮和粘膜上皮细胞干燥、脱屑、过度角化、泪腺分泌减少,从而发生干眼病,重者角膜软化、穿孔而失明。
    所以维生素a现在特别重要,这是关系到我军夜间作战能力的一件大事!
    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有禽、畜的肝脏、蛋黄、奶粉,胡萝卜素在小肠粘膜内可变为维生素a。
    红黄色及深绿色蔬菜,水果中含胡萝卜素多。
    由于八路军肉食很少,维生素a来源受限。
    而蔬菜中虽然有一定的胡萝卜素,但它在油溶液中吸收较好,而八路军的伙食中油又很少。
    所以八路军普遍缺乏维生素a,很多战士都有夜盲症。
    近战和夜战本来应该对信念坚定、作战顽强的八路军更有利,却因为夜盲症,让八路军难于发挥夜战优势。
    一支部队,如果20%战士有夜盲症,就足够影响夜间战斗力了。
    甚至夜间行军都困难。
    现在没这问题了:
    猪肝、瘦肉维生素a都不少。
    再加上猪油用来炒菜,增加了油脂,利于胡萝卜素吸收。
    预计两三个星期后,夜盲情况就应该能够缓解了。
    得益于口径减小,枪支的后坐力也小了。
    对八路军当时较为瘦小的身体条件来说,相当友好。
    提高了射击稳定性,也更加方便新兵快速掌握射击要领。
    当然,拥有优良的身体素质还是必需的。
    以前受限于伙食——整天肚子里空空的,运动量大了就发晕,谁还能好好训练?
    现在没这问题了,顿顿管饱,营养搭配合理。
    所以加大了体能训练量。
    每天两次负重3公里跑是必需的。
    另外还有俯卧撑、投掷手榴弹、攀爬等项目。
    本来想每天跑5公里呢,但考虑到战士们原本的身体素质,这事儿还得慢慢来,要循序渐进才更科学。
    科学训练可以获得最快的提升,并不是一味加大训练量就能一两个月练成兵王。
    即使练特种兵也不能不顾自然规律。
    比如每天早上先负重跑20公里,下午再来个20公里,俯卧撑1000个、深蹲1小时等等,这样的话,早就把人给练出横纹肌溶解症了。
    这种病的病因非常复杂,但过量运动肯定是后天获得性致病因素之一。
    一旦出现就要人命!
    射击训练是当务之急。
    刚刚换了新枪,如果马上爆发战斗,新枪不会用就尴尬了。
    另外是增加了夜间射击项目。
    按剧情来说,即将到来的杨村战斗是在夜间发生的。
    那些夜盲的战士不能夜间训练怎么办?
    在恢复之前可以先练其他的,比如识字、数学等。
    技多不压身,多学一些总是有好处的。
    战士们对训练强度并没有什么怨言,都是吃惯了苦的;
    也都知道有了好的体魄才能更多地杀敌。
    现在的体能训练量也没有大到让人望而生畏。
    况且现在的伙食比以前好了那么多,怎么说也要对得起这顿顿红烧肉才行啊!
    但是大家对每人每天射击要用掉100发子弹感到心疼。
    有的班排舍不得用子弹,只练习据枪。
    到射击时就像演电视一样原地抖枪。
    李云龙知道后把这些班排好一顿训斥,并罚了他们一顿饭。
    又把一箱箱弹药摆在面前,才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一些班排还在进行着被李云龙临时叫停的拼刺训练。
    倒不是这些不需要练,也不是新步枪上没刺刀。
    相反,新步枪不仅有刺刀,而且枪托还是可伸缩的,设计上利于拼刺。
    而是应对即将到来的山本时用不上。
    如果放着这么多高科技装备不用,去跟山本拼刺刀,那就太没脑子了。
    所以这些班排的拼刺训练同样也被李云龙叫停。
    以不听命令为由,罚了他们一顿饭。
    张大彪被调到了独立团,任参谋兼一营长。
    二营长是沈泉、三营长王怀宝。
    “张大彪!”
    “有!”
    “把你大刀摘下来,以后别总背着把大刀了,你又不是周仓。”
    “团长,大刀队就是俺组建的,不让俺背大刀,这让战士们看到不得说俺不敢跟敌人刺刀见红?
    再说了,这也是咱们团的优良传统啊。”
    接下来李云龙表演了一番让张大彪立正,回答谁是团长的那段戏。
    表演完了,才感觉心情舒爽了好多,否则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就好像有什么事儿还没干,却想不起来是什么事儿一样。
    “大彪,不是我故意为难你。
    你不能用老眼光看问题,要看到发展。
    你组建大刀队的时候咱们是什么条件啊?
    全团就两挺轻机枪,战士们的枪是老套筒、汉阳造,膛线都磨平了,就这,全团都不到500支,还得放三枪就上去拼刺刀。
    这个时候你组建的大刀队,砍了不少小鬼子,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
    可以说没有你的大刀队,也不会有后来的新一团。
    你的功劳咱老李都记着呢。
    但是后来,咱们团什么都有了,大刀队不是就解散了吗?
    有枪用,谁还傻呵呵地拼刺刀啊?
    现在呢,步枪能连发,子弹管够。
    迫击炮的射程比鬼子山炮都差不了多少。
    还用得着你的大刀片子吗?
    你还不如多背点子弹!
    碰上鬼子,抱起枪来就突突,那多过瘾!”
    “团长,其实这些我也知道。可是不背着大刀,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嗯,习惯了就好了。
    咱得学会向前看。
    你记住:穷则刺刀见红;富则大炮猛轰。
    能用炮解决的就不用枪;
    能用枪解决的就不用刺刀。
    你大刀上还有红缨,这打起仗来目标多明显?”
    “知道了,团长。
    咱现在富了,应该用大炮和自动步枪。”
    “嗯,训练去吧!
    估摸着十天之内就有仗打了,先要把射击练好了。”
    “是!”
    李云龙安排张大彪的一营主要训练方向是步兵;
    二营主要训练方向是炮兵和机械兵;
    三营主要训练方向是特种兵。
    训练一段时间后,再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拆分重组。
    骑兵连就不建了,骑兵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考虑到山本特工队快要来了,特种兵营训练进度没那么快,炮兵发挥作用也不大。
    所以阻止山本特工队的任务落在了一营身上。
    李云龙只是知道山本要来,却不知道到底哪天来,所以除了让侦察兵加强侦察外,每天神经都很紧张。
    现在战士们刚刚熟悉新枪,准头还比较差,这个急不得。
    经过几日补充营养和加强体能训练,战士们身体素质有所好转。
    但夜盲症还是老样子,才几天时间看不出效果。
    好在多数战士没有夜盲,再加上夜视仪的使用,大大加强了独立团的夜间作战能力。
    每天晚上一营都是和衣而睡,枪就放在身边,还好没人有梦游的习惯。
    否则,梦到跟鬼子战斗,抱起枪来就扫射,那就麻烦了。
    每天还得抽出50人担任警戒任务。尤其关注后山的断崖。
    这几天李云龙回了几次后勤部,每次都满载而归。
    其实每次也都是满载而去。
    来回倒两趟,后勤部和独立团的物资都会增多。
    去的时候是空车,到了后勤部,把车一放,押车的战士走开后,车就成了满的了。
    回来的时候战士们也感觉车好像越走越重。
    没人能想清楚是什么原因,把这都归结为了“走累了”。
    又过了五六天,旅长打来电话,侦察兵发现一队鬼子的足迹,但是跟丢了。
    人数大约三五十人,去向不明。
    因为李云龙提过山本特工队,陈旅长猜测有可能是这伙儿鬼子。
    这个时候日军一般穿大头军靴;
    而八路军的鞋就五花八门了,最多的是千层底,还有的冬天也只能穿草鞋。
    更有甚者,两只鞋不是一对儿。所以足迹是比较容易分辨的。
    电视剧中孔捷之所以吃亏,原因有:
    装备不如对方、训练不如对方、被打个措手不及。
    而现在装备比对方强多了:
    对方用的是mp38冲锋枪;我方有部分精准步枪和突击步枪。
    无论有效射程还是威力都强于对方。
    再加上夜视系统的帮助,还有迫击炮可用,可以说碾压山本特工队。
    现在也提前知道了山本特工队要来,甚至连他从哪里来都大体知道,这一方面的优势也在我。
    只有训练还是不如对方,但我方人多。
    怎么说也是我方占有绝对优势。
    mp38冲锋枪白天的有效射程大约200米,晚上要打折扣。
    有效射程并不是最大射程,只是超出了有效射程,或者打不准,或者打到了毁伤作用不够。
    枪支的有效射程更偏向于超出有效射程就精准度就太差了,能不能打中要看运气。
    有效射程200米,在250处被击中也要命,但250米你很难打得到。
    所以李云龙把防御阵地设在了300米处。
    在这个距离,处于突击步枪夜间有效射程的边缘。
    虽然也打不准,但毕竟人多,可以弥补精准度不足的缺陷。
    目的也不是全歼山本特工队,而是要保证零伤亡的前提下,尽量杀几个鬼子。
    哪怕一个也没打着,只要把山本赶走了就行。
    现在部队缺乏训练,等以后训练跟上来了,灭掉山本特工队还不是手到擒来?
    说不定以后灭山本都用不着子弹,直接来个地毯式轰炸。
    简单粗暴,但行之有效。
    另外在500米外设置了炮兵阵地,炮都调好了,也经过了试射。
    炮由二营负责,以后二营将发展为炮兵营。
    现在万事俱备,只差鱼儿咬钩了。
    虽然知道山本特工队要来了,陈旅长却一点也不担心李云龙。
    而是加强了总部的保护。
    以防万一有什么变化,山本特工队没经过杨村而突袭总部。
    李云龙也不担心自己,同样也担心总部,命令加强警戒,扩大侦察范围。
    从发现鬼子足迹的位置推测,今天晚上鬼子就该来了。
    所以,整个团都没有睡觉,连炊事班洪胖子都没睡,半夜给战士们送了一份夜宵。
    到了凌晨2点前后,三营的侦察兵回来报告:
    一伙鬼子,大约40人,向杨村后崖而来。
    李云龙听到后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来了……
    十几分钟后,从热成像瞄准镜中看到一群鬼子向杨村而来,走走停停。
    在断崖前停了一会儿,似乎在研究什么。
    虽然已经进入了迫击炮的射程,但是李云龙并没有下令攻击。
    他想等鬼子爬上来几个再突然开火,这样可以多留下几个鬼子。
    “队长阁下,我们好像走错路了。”
    一名队员轻声报告,又把地图递给山本一木。
    几个队员围成一圈,挡住亮光,山本打开手电筒查看了一会儿地图。
    “八嘎!偏了15公里。
    如果要回到正确的道路要来不及了,好在直接穿过前边的村子并没有远多少。”
    “可是这个村子应该是有支八路驻扎。”
    “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能碰碰运气。
    前方断崖肯定是对方防御的薄弱点,他们不会想到这么陡的地方也能有人上去。
    所以我们从这里走,有可能不惊动驻军而穿过村子。”
    “你带10个人先上去,如果有对方岗哨就……”
    然后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队员低头轻声说了声“哈衣”。
    带领几个队员来到了崖边。
    一个鬼子掏出飞爪,抡了几下扔了上去,钩住崖边的一棵小树。
    拉了拉,确定能承受自己的体重。
    又静心听了一会儿,确定没什么动静,才迅速而又轻声地爬了上去。
    上去之后先四处看了看,四周都静悄悄的。
    又向几个有可能有暗哨的地方仔细观察了一会儿。
    确定没发现异常,才垂下两条绳子。
    又有9个鬼子爬了上去,四周巡查了一下:一个人都没有。
    似乎驻军已经离开了。
    鬼子抖动了几下绳子,又有鬼子向上攀爬。
    先上来的鬼子则继续搜索前进。
    李云龙一看不能再等了,再等的话先前上来的鬼子就到了跟前,那就有可能造成伤亡了。
    随着一声枪响,霎时间“哒,哒,哒……咚,咚,咚……”
    各种枪炮声响个不绝。
    我们看到影视剧中机枪射击都是那种“突,突,突”的响声,枪口的火光一闪一闪的。
    事实上自动步枪的射速达到了600发每分钟。
    如果不加控制,一个弹夹3秒钟就打完了。
    枪口的火光感觉一直亮着,声音也连成一片,类似那种“哗啦”或者“噗啦”的声音。
    一支枪都能达到这样的子弹密度,一百余支枪呢?
    而且突击步枪不仅可以用30发弹夹,还可以用75发弹鼓客串一下轻机枪。
    这次埋伏就是这样做的,反正不想冲出去近战,全部用的75发弹鼓。
    子弹像泼水一样洒了过去,已经爬上来的12个鬼子瞬间变成了马蜂窝。
    紧接着,炮弹又落了下来。
    一些尚完整的,和不知道是哪个部位的身体碎片漫天飞舞。
    马上就要爬上来的两个鬼子吓得直接松了手,摔成了肉饼。
    紧接着又被炮弹炸起来飞上了天。
    山本不愧是鬼子精锐中的精锐,没有任何犹豫,拔腿就逃。
    带着剩下的还能走路的8个鬼子远遁而去。
    31个鬼子投胎成了畜牲。
    李云龙没管逃跑的鬼子。
    它们不会造成什么威胁了。
    又打了100发炮弹,到崖边还扔了几颗手榴弹。
    确保不会有活畜牲了,才派人下去查看。
    然后安排好明哨、暗哨,回屋睡觉。
    战场等天亮后吃完饭再来打扫。
    天亮后得知,三营的两名侦察兵遇到溃逃的山本特工队,远远地来了一梭子,打死了两个鬼子。
    剩下的鬼子已成惊弓之鸟,不敢停下来作战,加速逃回去了。
    第二天,李云龙让参谋张大彪向旅部报告。自己喜滋滋地查看系统奖励。
    金币就不用说了,怎么也够用。
    特工队的售价还是比较高的。
    随着功勋点的提升,又解锁了新品。
    12.7毫米重机枪、8.6毫米狙击步枪、12.7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83毫米无后坐力炮、卡车都已解锁。
    此外还有军装、棉衣、作训靴、6级防弹衣、
    白面、玉米面、牛肉、羊肉、
    多元维生素片、
    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头孢克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
    生理盐水、注射用水、
    手术刀、纱布、麻醉剂、止血钳、缝合线、
    各种教材等等,数不胜数。
    李云龙看后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