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解惑
作者:云似墨   重生之一路繁华最新章节     
    “王大成,本夫人想在路口搭建一个结实点的施粥棚子,再砌两个大灶,你们张罗一下。”
    “小人遵命。”
    “另外,你安排好白天施粥的人和晚上打更巡逻的人。那些空屋子里放的全是准备施粥用的粮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众人一听这话,觉得全身有使不完的劲,善人倒是听过,可却没亲眼见到过。
    能被委以重任,说明主家信任他们,没有看不起他们这些出身低微的人。
    临走,陆庄氏嘱咐大家伙,若是有人问谁办的粥棚,就说是佳美斋的老板,另外又给王大成留了一百两银子,让他去买些砌灶子的砖和买柴火用,最后她又吩咐宅子里的女人,一起给众人做两身衣裳。
    陆家这次一共设立了三个粥棚,给田掌柜留了一个位置,这样,林嘉玮也能省出点人力和物力在别处多设立个粥棚啥的。
    回去的路上,陆庄氏陪着丈夫赶马车。她从空间里拿出一包点心,跟丈夫垫补了一口。
    “媳妇,你还要置办产业啊?”
    “现在置办产业价格便宜,能省不少银子。等灾情过后,咱们要是不想留着,再转手卖出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媳妇,我发现你还真有经商的天份!你要是男子,肯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得了,你可别夸我了,再夸,我都得飘上天了!”
    “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夫妻俩在往家返的路上,还能看见两、三伙前住陆家村的灾民呢!
    陆庄氏心道:这得多少粮食才能够养活这么多的人啊,太吓人了!
    “老爷,夫人回来了。”
    “大川,你把马车牵到后院去吧。”陆明成吩咐完,便和妻子一起回了自己的屋子。
    两人坐下歇息,这一上午就没招消停,说不累,肯定不现实。
    刚缓过乏,就听刘花通报,说阳河县县令来访。
    陆明成看了妻子一眼,起身说道:“媳妇,你先歇着,我去见见。”
    陆庄氏看丈夫走了出去,心里纳闷,县令上她家干啥?……
    张成陪着县太爷站在陆庄氏家的大门前,抬头看向眼前这座气势非凡的大宅子,心想,能住得起这样的大宅子,看来皇上亲封的陆员外,绝对不会是泛泛之辈!
    张成看陆明成出来了,上前抱拳施礼道:“在下见过陆员外。”接着介绍道:“这位是咱们阳河县县令,梁元琦。”
    陆明成双手抱拳寒暄道:“梁大人,张捕头,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快里面请!”
    陆明成热情地把二人迎进前厅,分别落座。
    刘花立刻进来,给一人上了一杯热茶,然后退到了门口站定。
    “不知梁大人过来,有何贵干?”
    “陆员外,你是皇上亲封的员外郎,下官却一直没到出空过来拜访,还望海涵。”
    “梁大人一天公务繁忙,何必在意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下官听底下的人说,去年秋闱考试中的解元是令郎,我更得过来了。”
    “梁大人有心了。”
    “刘花,你去请四公子过来。”
    “老奴遵命!”
    “梁大人,张捕头,请喝茶!”
    陆北很快从外面进来,他双手抱拳,弯腰施礼道:“学生陆北,拜见梁大人!”
    “不必多礼!”
    陆北站起来,坐在了父亲的下首。
    “陆员外,我看通往陆家村这条道路两旁的难民,人数可不少!这么多人,一天光吃的水就不少,能供应过来吗?”
    “梁大人,你也晓得我住的这个村子,有一条河流,大家就是依仗这个,才维持至今的。”
    “下官听这帮难民说,你从你友人那里弄到了一些低价的粮食,一文不挣地卖给了他们,他们才能维持到如今。”
    陆明成从梁元琦提起这件事开始,他的大脑就一直没消停,等他说完,他也想好了应对之策。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道:“梁大人,跟你说实话吧,那些只是借口。大前年刚入冬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两个外地商人,从他们手里买了几万担的粮食。没成想,这几万担粮食一下子成了救命粮!要说一文都不赚,那是瞎话,我每斗粮食加了两文钱,这样也不算白忙活一场。”
    “陆员外真是高风亮杰!若是咱们大启朝的官员都有您这样的胸怀,何愁度不过眼前的难关!”梁元琦感叹道。
    都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个没有实权的小小员外郎都有这么高的觉悟,实在让人佩服。
    张成也伸出了大拇指!
    “梁大人,本官书读的少,大的道理不懂,只晓得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好一个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梁士琦被这句话深深地打动,振聋发聩,热血沸腾,感叹道:“要是人人都有您这么高的觉悟,大启朝将永远不会消失!”
    “陆员外,你手里还有多少担粮食?”梁元琦问道。
    “梁大人,我一共买了六万多担粮食,除了卖给本村村民和村口那些难民的,还剩下不少,但我和夫人还有另外的安排。”陆明成故意说出这个数字,就是为了把两年前的那批粮过个明路。当然,这件事经不起推敲,只要这批粮拿出来,无论咋说,都漏洞百出,可眼下也顾不得这些,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梁元琦一听六万多担粮食,敏感地想起两年前的事情,虽然那件事最终不了了之,但好在后期没传出啥什么不好的事情。
    就算陆员外是从那两人手里买到的又如何,最终还不是造福了阳河县的老百姓。
    到了此时,他还得谢谢那两个人呢!
    梁元琦听陆明成这么一说,知道从他手里买粮不可能了。
    “梁大人,我今儿个去黄龙镇,听说有人要设立粥棚,救济那些无钱吃饭的人。”陆明成状似无意地说道,其实也是在间接地点他。
    梁士元听陆明成说完,心里不明白,他为什么跟自己说这件事?想不明白,他索性也就不想了。
    “陆员外,陆公子,现在老百姓已经到了无钱吃饭的地步,朝廷又迟迟不赈灾,你们有啥解决之法吗?”梁元琦此时也是苦无良策,才有此一句。
    陆北斟酌再三,开口道:“大人,学生听家母说过,国家发生严重困难的时候,可以号召商贾富户,朝廷官员捐款捐物资。”
    “请细说一下。”梁元琦谦虚地向陆北请教。
    “一句话,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元琦听完这句话,眼前豁然开朗,困扰他这么久的难题,就这样被陆北三言两语解决了。
    陆明成一看天色,说道:“梁大人,天色不早了,不如在寒舍住一晚。”
    对于陆明成的邀请,梁元琦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个时辰往县里返,肯定不明智。现在外面乱糟糟的,啥事都有可能发生。
    陆明成让刘花去通知夫人准备暮食。
    陆庄氏一听县令要在家里过夜,自然不能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