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 轻资产与重资产之争
作者:悠远剑客   被辞退后,我在股市杀疯了!最新章节     
    经过李大老板的解释后,奇迹投资的高管们才放下了顾虑。他们不知道老板是如何说服沙特方面同样把资金托管账户放到渣打银行的,但是只要自己渠道在自己手里,不管沙特人生出什么不好的心思,也逃不出李大老板的五指山。
    看到高管们已经对通过沙特的渠道投资美股已经没有意见,李月祺接着道:“第二部分资金,我打算启动我们的电动汽车计划。
    我们奇迹投资很早以前就已经搞出了远程无线充电设备、石墨烯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最近我们又收编了恒太汽车的研发团队。
    再加上我们新能源公司已经进行了很久的电动车方面的技术积累,我们奇迹投资已经可以进行内部的技术资源整合,来我们自己的电动车了。”
    李月祺的电动车计划又让高管们议论纷纷,奇迹投资在电动车方面的布局,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只不过大家没想到竟然如此突然。
    副总于淑慧担忧的问道:“李总,我们刚刚完成对恒太汽车的收购,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还没有完成,研发人员之间也没有磨合顺畅,现在就进行我们的电动车计划,是不是太过于匆忙了?”
    李月祺摇头道:“大家放心,我的意思是现在开始推进整车计划,并不是让研发人员立刻就拿出方案。毕竟我们现在连工厂都还没有开建,按照正常速度,就算立刻开工建厂,审批、征地、厂区建设、设备购买、员工的招牌与培训等待这些流程走完,至少也需要一年的时间。
    有了我们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一年之后,我相信我们的电动车研发部门,应该能够拿出电动车整车的初步方案了。”
    李月祺的话又引发了高管们的骚动,于淑慧再次代表大家向李月祺提问道:“李总,我们奇迹投资是一家金融投资公司,就算旗下有一些实业,也都是一些以研发为主的轻资产行业。除了那一两家代工厂之外,旗下重资产非常少。
    可是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而汽车制造业更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这和我们公司的经营策略是相违背的。
    即使我们现在要搞电动车,也完全可以像生产手机一样,就想蔚来、小鹏、理想之类的造车新势力,我们自己主要专注于电动车的机车系统、自动驾驶、电池管理、内部设计之类的垂直整合。
    至于电动车的生产,则可以和传统的汽车工厂合作,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设计和标准来造车,然后装上我们自己的管理系统、电池,再配上我们的自动驾驶系统。
    我们完全每必要去自建汽车工厂,这里面的投入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实在是太大。一旦失败,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
    于淑慧的话在奇迹投资的高管中引发了共鸣,包括安在天、方南山、胡振凯、方宇平等李大老板的亲信,也都支持于副总的观点。
    这些人都认为奇迹投资即使造车,也应该是轻资产模式造车,建立自己的汽车工厂,是得不偿失之举。
    反倒是李大老板自己,对于淑慧的意见感到非常不爽。他要搞电动车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给奇迹投资找一个新的财源,而是为了给自己增加一道护身符。
    还是那个道理,在华国,轻资产行业的老板如果不符合上面的意思,随时都有可能被清洗。因为就在去年,阿里的老马,一夜之间从大家的爸爸变成臭资本家。被迫出走霓虹国,还“自愿”捐出支付宝的股份,把支付宝变成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
    李月祺想要跳出这个怪圈,就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势力。这里面最典型的要数齐鲁省的魏桥集团老板张士平,这货干的事跟他喵的黑帮几乎没啥区别,可就是没人敢动他。人家手底下养着几十万打工人,动了他,这几十万人打工人的跟着谁吃饭去?
    如今李月祺不缺钱,也不缺来钱的渠道。可要想在华国站得住立得稳,就必须跟富士康、魏桥集团一样,让更多的人跟着自己吃饭。这样才能结成更大的利益同盟,让更多的人为自己说话。
    奇迹投资的高管们反对搞代工厂之类的重资产行业,首先考虑的是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是奇迹投资的股东,自然想要更多的分红和股息。
    对他们来说,奇迹投资最好就是只做赚大钱的行业,那种花费大精力、大投入,却又不怎么赚钱的行业,他们自然觉得没必要。
    在李月祺看来,这些高管们的想法是人之常情,可是对于他这个老板来说,却不能只考虑自己赚了多少钱,还必须要想到,赚这么多钱之后,未来还会面临哪些风险。
    云总和成思远等人,就算眼下护得住他,可毕竟他们不可能一直当官,更不可能在他们仕途生涯中,一直一帆风顺,什么风险都没有。
    李月祺要的是,哪怕将来上面政策突变,自己也能够凭借奇迹投资自己的势力,在时代的浪潮中站得住,立得稳。
    李月祺的想法,就是通过这次电动车计划,效仿特斯拉和比亚迪等公司,建立奇迹投资自己的代工厂,也养上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工人。如果能跟着几十万工人继续利益捆绑,到时候真有人敢来打他李月祺主意的时候,也得先自己掂量掂量背后的分量。
    可是奇迹投资的高管们却不理解李大老板的心思,又或者他们理解,但是却因为自身的利益,对他想要独自建厂的策略有意见,这让李月祺感到有些颇为失望。
    好在李大老板发现 ,在这些议论纷纷的高官之中,只有同样身为副总的郑立山一直沉默不语,没有附和于淑慧的意见。
    李月祺想到,郑立山出身国企,有过管理几千人企业的经验,还出面整合过洛城市的锂电池代工厂,也许他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支持也说不定。
    李月祺用期待的声音对郑立山道:“郑总,我看你一直表示沉默,是不是对于我们集团公司独立建设电动车工厂有什么意见,请说出来,大家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