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小姑驾到
作者:徐忘大爷   你是晴天,你是天最新章节     
    应该没有谁可以做到一辈子循规蹈矩吧?
    即便是他做到了又怎样呢?落得一个无聊透顶的人生!
    人生嘛,都说难得糊涂,却忘了一样——难得荒唐。
    和谐而又美好的一夜过去了,倒是天亮了。
    李晴天告诉陈洛一个消息,她小姑携带公子前来拜访。
    这里的“公子”是老公和儿子的意思;这里的“拜访”是审查的意思。携带“公子”出游只是一种形式,前来审查陈洛倒是真的。
    消息入耳,陈洛就知道了,如果不是李晴天她爹的安排,就是她娘的安排。似乎自古以来,男子把对象带回老家就是家常便饭的事情;而女子把对象带回家便得三思后行,一招不慎,便落下话柄。
    这位小姑肯定是领了圣旨来的,“公子”以参谋的身份同行。
    陈洛心里有些敲鼓。
    昨夜给陈洛掏了耳朵的李晴天意犹未尽,看到大耳朵的弟弟,瞬间又来了兴致,似乎发现了矿,当即强势地提出要给松松掏耳朵。
    当时的松松正和伙伴在王者荣耀的峡谷里往来冲杀,酣畅淋漓,不得以之下,只得把手机交由陈洛操控。
    而李晴天也相当进行了,松松的耳朵果然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宝地,产量丰富,李晴天直呼“过瘾”。
    陈洛心里不打鼓了,在峡谷里打野,心里也直呼“过瘾”。
    片刻光景,楼下传来摩托车的声儿,来了又走。
    再两三息,一个女声喊:“晴天,晴天,听说你把男朋友带回来了啊,喊他来楼下看看啊!”
    李晴天高声答应着:“哎,小姑,等哈”,又小声说:“赶紧下楼去打个招呼。”
    那个声音飘一上楼,陈洛就被敌方李白看中了大动脉,暴毙!瞧着黑白的屏幕,他怂了,说:“我还是等你一起吧。”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陈洛好似个雏儿,第一次遇见了豪放的大爷,着实没有胆量独自去面对,需要个人领路,壮胆。
    李晴天专注地盯着松松的耳朵,调笑道:“你先下去嘛,未必我小姑还能把你吃了。”
    陈洛撇撇嘴,还未搭话,楼下猴急的小姑喊:“耶,没得礼貌哦,人都不下来见一哈。”
    李晴天把挖耳勺里的事物用纸巾裹挟下来,低头继续,说:“你不下去嘛,到时候肯定拿这个事情说。”
    听小姑这么会做文章,陈洛更加龟缩了,干脆在“峡谷”赖线了。
    空等的小姑走了,带着“公子”参拜父母大人了,“新人”没见着,不用想,宝宝已经开始生气了。
    李晴天无所谓地持续掏耳朵,终于还是完成了这一项伟大的工程,看着一面纸巾上的坨坨,深感欣慰,功夫不负有心人啊!然后,丢下挖耳勺,丢下一句话——赶紧下楼来——一溜烟儿跑下楼去。
    陈洛顶着压力,带领队伍走向了胜利,但是这无谓的胜利,很可能赢得了天下输了她!他没有庆祝,他在等待着救赎。
    李晴天好歹是回来了,有些恼火地说:“看嘛,刚才喊你下去,你一动不动,小姑已经开始在汇报工作了。你把第一印象都搞坏了。”
    陈洛苦着脸,不知所措。
    李晴天说:“还杵着干嘛,走,我带你下去。自己表现吧。”
    跟在李晴天屁股后面,陈洛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真的太不礼貌了,简直是一记昏招,烂透了。
    在老屋的大门口,遇见个高大的男人。李晴天喊:“姑爷。”
    陈洛依葫芦画瓢:“姑爷。”
    高大的男人没有挂着脸色,似乎深谙“男人何苦为难男人之道”。可是,陈洛和他擦肩而过时,也察觉到他眉间的一丝不悦。
    厨房里,就着明灭摇曳的光,陈洛见到了剥笋的小姑,挺时髦的一个女人,挺李晴天说,在老公的呵护下,向来不知道打工挣钱为何物。
    陈洛跟着不慎熟练地喊了声“小姑”,小姑只是轻轻地“嗯”一声,算是答应了。
    李晴天也一点不友好,转身忙活别地事情去,留下二人在厨房。
    陈洛能够清楚感受到小姑浑身散发着清冷的气质,不是高冷,而是生冷。为了打破坚冰,他清了清嗓子,解释说:“小姑,刚才晴天非要给松松掏耳朵,松松游戏没打完,就喊我代打。我不是躲着不见您的。”
    得,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又回到那个古老的命题——到底是我重要,还是游戏重要?
    显然,并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小姑输得一塌糊涂。
    听了陈洛的一番说词,小姑的内心毫无波澜,第一印象已经糟糕了,还是展示着自己非凡的演技:“哦,原来是松松耽搁你了。要得嘛,不是有心的就好。”
    在江湖摸爬滚打的这些年,陈洛哪里还不会看脸色听内涵,却也不好强自争辩,生硬地加入到剥笋子得队伍,说:“小姑,让我来吧。”
    看得出来,陈洛已经想好用他的精湛的墩子技艺去为自己拿分了。
    小姑也不推辞,说了“好”就走。
    陈洛蹲在地上,剥笋。笋子穿了好几件衣服,越是贴身的,越是青脆。他哪里还有心情欣赏美丽的胴体,脑袋在转着怎样把自己的墩子技艺发挥到极致。
    可惜啊,墩子终究只是墩子啊。
    哎,小姑终究只是小姑啊,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陈洛突然释怀了,他好像根本不需要跟小姑过日子,纵然小姑把本都参烂了,陈洛也不需要跟她过日子!
    陈洛起身,淘洗笋子,拿刀切片。皮肤有些泛黑的刀挺锋利,一刀一片笋。
    这顿午饭,陈洛始终扮演着一个墩子的角色,他似乎和那一把刀融为一体,无情地切割着所有的食材。李晴天也扮演着一个勤劳的传菜员,行走于厨房和饭堂之间。
    至于小姑嘛,没想到是一位灶间的高手,她熟悉这栋房子的一切,包括炊烟顺着烟囱爬出去后飘散的方向。两位老人家难得遇上清闲,只是在外围打辅助,偶尔提示一下物料食材的位置什么的,其他一概不管。
    忽然的又回来两个堂弟,一个憨态可爱,勤劳勇敢,深得李晴天欢喜;一个自认为有了些眼界,得了些前卫先进的思想,已经养成眼高于顶的狂妄和好吃懒做的惰性,深得李晴天的私下里点名批评。
    房子也越发的热闹起来,以往浓厚的暮气瞬间被击溃,洋溢着滚滚不息的朝气蓬勃,似乎还唱起了歌。
    至于那个唤作“姑爷”的男人,倒是有闲情逸致,不入庖厨。听李晴天说过,姑爷是语文老师出身,肯定懂“君子远庖厨”的理。
    这里倒不去论君子不君子的,起码得是家里有庖厨代言人,才能得此清闲——好运极了。
    一道道家常小菜被传到饭堂,很正式的,因为老头子摒弃了老屋的小饭厅,特地把“饭堂”设在了李晴天家小楼的一楼,有“大开中门,迎接尊客”的意思。
    李松松甚至还收到圣旨,把离家大约2公里的外婆也接了过来。
    沉寂了许多时光的小楼,闹哄哄的,一张圆溜溜的桌子,摆满了美味佳肴,无一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大概,也只有亲人团聚的时候,才有这般阵仗。小楼应该也有许久没有品味到这般的感动了。
    筵席,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