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戛纳电影节
作者:炙热如火   文娱:我的明星女友又甜又御最新章节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节目一结束,嘉宾们就各奔东西。
    红姐亲自来接夏晚晚,看见夏晚晚腰上的赘肉,当场放大招—王之凝视。
    “夏晚晚,我要是不在你身边,你是真的管不住你的嘴,能不能有点自觉性。”
    苏子安在旁边看见媳妇受训,大气不敢出。
    红姐现在的样子好可怕,堪比胡图图妈妈。
    苏子安亲自将他们送到机场,就道了别。
    他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于5月14号到5月25号在珐国戛纳举行。
    芒果的恋综节目档期比预计提前半个月,所以苏子安可以腾出时间去参加。
    这次,苏子安一行人目的是戛纳的纪录片交易会。
    华国文化走向世界,美食先行。
    此次戛纳的纪录片交易会规模浩大,来自512家国际机构和各国代表提供了1862部纪录片。
    真的浩瀚如烟,《舌尖上的中国》是否能获得国际市场的青睐,苏子安也不得知。
    尽人事,听天命。
    苏子安先和华央的董强,江子涵汇合,再加上黎明的杜冰雁和李玉湖,一行五人直飞珐国。
    签证,李玉湖帮助苏子安早就办理好了,所以直接就可以走。
    戛纳位于珐国南部港湾城市尼斯附近,是一座地中海沿岸的休闲小镇。
    没有直达的飞机,苏子安他们在迪拜转机,历经23小时多,到达尼斯的克特祖阿尔机场。
    黎明海外事业部珐国分部早已安排好人接待。
    李楠早早就在机场等待,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就认真看向出口处。
    由于提前看过照片,所以苏子安一出来,李楠就发觉。
    “嗨!杜总,苏导,这儿。”
    熟悉的汉语响起异国他乡,苏子安他们立马就看过来。
    苏子安他们赶车坐车,有点劳累。
    李楠给他们安排酒店,休息一晚,再出发到戛纳。
    第二天,苏子安等人重新复活,前往戛纳。
    戛纳非常漂亮,是苏子安理想中的那种小镇。
    5千米长的海滩,四季常开的花,非常宜人。
    蔚蓝大海,一排排高大翠绿的棕榈树都吸引着苏子安的目光。
    忍不住,用自己的华为手机记录下来。
    车进入城中,白色的楼房,纯正的欧式风格,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华央的小姑娘江子涵第一次出国,这次是当董强的助理。
    此时,她心里有一个疑惑,当即就问出来。
    “苏导,戛纳和奥斯卡那个好?”
    苏子安露出微笑,看了一眼很有求知欲的姑娘。
    “先说他们那个好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戛纳和奥斯卡。”
    “戛纳是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它拥有欧洲交易量最大的市场,非常有影响力,可以说是顶尖的国际电影节,它本身的特色是注重商业和艺术的结合,更加的偏向艺术领域多一点。”
    江子涵点点头,表示听明白。
    “而奥斯卡是米国发起的电影类奖项,是米国的最高电影奖项,它更注重商业化电影。”
    “所以,如果从本身出发,它们两者无法比较,都很好,一个追求艺术性,一个追求商业性。”
    “但是,如果从影响力来评判,你觉得哪个更具有影响力。”
    江子涵毫不犹豫,脱口而出。
    “那肯定是奥斯卡,名气非常大,很多人都知道,至于戛纳有些人不知道这个。”
    苏子安侧过身子看了一眼江子涵调侃道:“看来不是很笨,很灵性呀。”
    随即,车上的人都发出笑声,看着苏子安逗着小姑娘。
    欢声笑语,终于抵达目的地。
    戛纳电影节早已开幕,这已经第三天。
    纪录片交易会在第五天的时候开始,直到第七天结束,一共为期三天。
    苏子安他们可以在纪录片开始之前,好好逛逛。
    来到戛纳,苏子安最感兴趣的是主竞赛单元。
    全世界电影从业者梦想的最高殿堂之一。
    这次主竞赛一共入围19部影片,其中只有一部华语影片《孤岛》。
    《孤岛》是秦省导演王不见的作品,主要讲述了当代年轻人独自远离家乡到大城市打工,成为空巢青年的一系列事情。
    这部影片并没有在华国上映,但是不影响它的艺术性,反映社会现实。
    苏子安一个个仔细浏览,不放过任何信息。
    这世界的电影界果然无比强大,有些领域的艺术探索甚至超过地球。
    看来华国落后的不止一点点,不管是商业性,还是艺术性。
    苏子安感受到浓浓的压力,但是这并没有让他窒息,反而让他更有动力。
    让华国电影赶上世界前列,是苏子安这些青年导演必须去做的事情。
    看完主竞赛单元,戛纳还有展映。
    苏子安选择一个看着不错的珐国电影,走进展映厅。
    厅内很快就坐的差不多,看来这部片子很是吸睛。
    接近两个小时,电影放映完。
    这是一部讲述珐国上世纪女权运动的影片,具有历史性,艺术性,时代性。
    可能整体枯燥乏味,但是如果真正经历过的人,会看到津津有味。
    随后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苏子安开始辗转展映的各个主题之间。
    非竞赛,午夜展映,戛纳首映,特别展映,戛纳经典,沙滩放映。
    这段经历,让他清晰地感受到与国际一线导演之间巨大差距。
    在艺术性方面,可以用鸿沟来形容。
    电影这条路,道阻且长啊!
    纪录片交易会正式开始,现场可谓是人流涌动。
    《舌尖上的中国》凭借华央出品的名头,得到广场最大屏幕上半个小时展播的机会。
    苏子安连夜化身剪辑师,将一部分精华片段浓缩起来,制成半个小时的展播片。
    所有国家和机构的展位大小都相同,类似于大学里面的社团招新。
    舌尖的展位出乎意料的爆火,前后左右都是人。
    这可能与华国纪录片第一次出现在戛纳国际电影节有关。
    很多人都想通过此,了解这近些年来飞速崛起的神秘东方巨龙—华国。
    而且这还是美食片,更能得到广泛传播。
    苏子安操着中国式英语,开始接待一位位感兴趣的外国友人。
    华央不止董强和江子涵来,他们的新闻摄制团队在开幕红毯时就到了。
    他们在展位的各个方向,用摄像机记录华国美食片爆火戛纳的现场,外国人争先了解的场面。
    所有人此时万众一心,共同期待着舌尖会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