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戏
作者:慈鸦先生   我冷若冰霜的青梅竟然爱吃醋最新章节     
    “李易安,你认识那两个老人吗?”陈逸飞看着离开的两位老人问一旁的李易安道。
    “不认识,见过几次,每次坐在角落看。”李易安点头道。
    “有一次我来迟,就坐到他们旁边,发现那个老奶奶抱着一个……”
    “好了,不要说了。”陈逸飞打断了李易安的话。
    还有其他人就在旁边,他答应过林老爷子不会乱说的,这事说下去就人尽皆知了。
    “以后你还来这里看戏,可以的话,麻烦你离他们远一点就行了,让他们安安静静在角落看戏就行。”陈逸飞微笑道。
    林老爷子刚刚走进门又立马出去,陈逸飞想是林老爷子是见人太多了,怕带着他那显得有些诡异的妻子会吓到别人,这才立马离开的。
    虽然陈逸飞不了解林老爷子的过往,但是上次问起林老爷子她妻子的事情时,他眼里包含的幸福是不会骗人的。
    他坐角落的位置,就是希望可以和她的妻子好好的安安静静的看戏,不打扰别人,也不被别人打扰。
    “为什么要离他们远点?陈,他们不是坏人。”李易安忽然说道。
    “嗯?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是坏人?”陈逸飞好奇问道。
    “我那次坐他们旁边,我听不懂戏,那个老奶奶一直在旁边告诉我上面在唱什么,虽然我也没听懂。”李易安回忆着说道。
    “她不正常,但是我觉得她是一个好的老奶奶。”
    陈逸飞哑然一笑。
    “我也没说他们是坏人,我也不觉得他们是坏人。”
    “如果你不害怕他们的话,坐他们旁边也是可以的,他们也可以给你讲戏的。”
    陈逸飞虽然挨了老太太一脚,但是不知怎的,虽不了解具体情况,但他只觉得有些诡异,并不觉得林老爷子两口子是坏人,这是他的直觉。
    “陈,一会你坐我的旁边,我听不懂戏,你帮我。”李易安忽然笑着热情邀请道。
    “啊?”
    还在想林老爷子的事情的陈逸飞有点没反应过来,不过对李易安那好学的地性子多少是有些了解,也不觉得惊讶。
    “我也不懂戏,帮不了你的。”陈逸飞不是不懂装懂的人,没打算误人子弟。
    他在戏曲这方面连半吊子都不是,最多算是大概听得懂。
    “我以为华夏人都懂戏曲呢。”李易安有些惊讶的说道。
    听着她这话,陈逸飞不知什么心情的苦笑一下。
    恰恰相反,其实现在大部分人都不懂戏曲,在这个充满科技和快节奏的时代,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把目光放在戏曲这个华夏的瑰宝之上了。
    所以陈逸飞一直很敬重那些愿意把一生都奉献给华夏传统文化的人,他们所追求的,是一份充满历史古韵的传承,他们所做的,是为了这份传承不随着飞快的时代发展而消逝,是为了华夏永远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底蕴。
    “抱歉,对此我也很愧疚。”陈逸飞心怀歉然道。
    “愧疚?”李易安眼里再次露出了渴望知识的目光。
    “……”
    和李易安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愧疚的意思后,那边的柳思瑶刚好也发话让大家入座了,没什么要求,随便坐都行。
    “我们选个后面点人少的位置吧。”陈逸飞对陆月欣温声道。
    他不是很喜欢人多的地方。
    “嗯。”
    随后他们坐到了比较后面的位置,大家都想近距离观看,所以后面人并不多。
    “你们想看清楚点的可以去前面,结束了再集合就好。”陈逸飞担心其他人想看清楚点的又不好意思离开大部队。
    “没事,我喜欢不起眼的地方。”叶廷杰微笑的摇了摇头。
    “嘿嘿,月欣去哪我去哪。”叶梓青挽着陆月欣的手笑道。
    “那我去前面看看,不好看一会我再回来。”莫临倒是比较感兴趣。
    “我也到前面看看,我对戏剧还是很感兴趣的。”林小仙也说道。
    “我也坐后面吧,我不怎么喜欢人多的地方。”杨雪婷笑道。
    “陈,我一直都是坐后面的。”李易安也笑着道。
    “杨,我们坐一起,你可以帮我看看汉服吗?”这时候李易安又问杨雪婷道。
    杨雪婷愣了一下,随即微笑道:“当然可以。”
    虽然两人接触不久,但一旁的陈逸飞觉得这两姑娘莫名的合得来。
    于是陈逸飞几个不想到前排的人到了倒数第三排的位置坐下,没有都坐到第三排上,在前后这三排零零散散的坐着。
    陈逸飞右边是陆月欣和叶梓青,正前面坐着的是杨雪婷和李易安。
    “……”
    叶廷杰坐在陈逸飞身后,他旁边还坐着几个人,张萌,胡敏,以及韦松平,都坐在他的左边。
    蒋彦玲拉着施盈盈去了前面听戏,苏凌也去了前面。
    不过位置和位置直接有个差不多半米的距离,所以还算宽敞,人与人之间也没那么靠近。
    这时候群里柳思瑶学姐又发了一条群消息,告诉大家一会看见精彩的部分记得要喝彩,不要随便乱起哄。
    陈逸飞没有把这条消息给陆月欣看,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喝彩和起哄都不像是陆月欣会做的事情。
    这时候戏台上的灯光忽然一黑。
    “开始了,开始了。”这时候听见李易安用那奇怪的调子兴奋道。
    灯光再次打开的时候,戏台上面站着一位穿着唐装的老人,看着十分和蔼可亲,他是这家戏院的院长。
    开场白不外呼就是欢迎各位来捧场,表达感谢,今天还特别点名感谢了一下青州大学的各位学生能够前来学习戏曲文化。
    最后的时候告诉了大家今天这场戏的名称。
    《梁山伯与祝英台》
    陈逸飞不由感慨自己今天还真是和梁祝有缘。
    看过不少关于梁祝的影视剧,但是以戏曲形式的还是第一次见。
    戏曲表演往往是按照一幕一幕进行的。
    第一幕就是“英台离家”。
    祝英台年芳十六,想同同龄的男子一般去杭州的书院学习,但被祝员外拒绝。
    “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就该学三从四德的道理,学些针线活胜过读书百倍。”
    这是祝员外拒绝祝英台的说辞,也是过去数千年里,封建社会压迫女性的说辞。
    还有一个场面让陈逸飞印象深刻,祝英台登上阁楼,望着窗外。
    “我若像是那蝴蝶一样,有一双能够飞舞的翅膀该多好啊,就可以飞出这座阁楼,飞出这面围墙,看看外面的山,看看外面的水。”
    花旦哀怨的戏腔,凄美的眼神,透露着对自由的渴望,对封建世俗的不满。
    背景音乐是华夏的乐器演奏,尤其是那二胡的声音,婉转凄凉,听得人心生郁闷。
    熟识梁祝故事的陈逸飞,听见这一句后心里也有一种莫名的滋味。
    好在祝英台是一个敢想敢做的姑娘,将自己的贴身丫鬟打扮成书童,自己女扮男装,偷偷溜出了祝府。
    “我不相信,男子能求得学,我们女子就求不得,我不相信,男子能明事理,女子就明不得。”
    第二幕是“雨亭结拜”。
    祝英台路遇大雨,便到草桥亭里避雨,遇见了一名书生和他的书童。
    祝英台的丫鬟说漏嘴,喊了声祝英台小姐,急中生智的祝英台谎称家里有个九妹,也想求学,却被顽固的爹爹拒绝。
    “这世道不允许女子读书实在有失公允,男子要读书明事理,难道女子就不能明事理吗?都是父母生养,何来高低贵贱之分。”
    书生的话,和这个世道其他男子的话都不一样,因为他是梁山伯。
    此话甚合祝英台的胃口,两人越聊越投机,最后梁山伯提议两人结拜为兄弟,生死与共。
    折下了亭边的柳枝当做香烛,两人拜天,拜地,对拜。
    两人携手一同前往书院,第二幕结束,中场休息。
    “陈,刚刚他们是在成亲吗?”李易安忽然回头问陈逸飞道。
    “嗯?你怎么会这么问?”陈逸飞好奇问道。
    这哪里看出来梁山伯和祝英台成亲的。
    “我看过你们华夏人的结婚,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李易安用那奇怪的调子说着。
    “呃……”陈逸飞愣了一下,刚刚戏台上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结拜的时候好像是这么个差不多的流程。
    “不是哦,他们只拜了天地和对拜,没有拜高堂。”陈逸飞摇摇头道。
    “那屋子不是高堂吗?”李易安不解的问道。
    陈逸飞顿时明白李易安是把戏楼理解是高堂的意思了。
    “高堂是爸爸妈妈的意思。”陈逸飞只得给她解释了高堂的含义,附带的然后又给她解释了结拜的意思。
    “祝英台不是女的吗?”李易安疑惑的问道。
    “……”
    陈逸飞也知道这也不能怪李易安,毕竟人家国籍摆在那,华夏戏曲文化博大精深,听不懂也不能怪人家。
    “我来和你解释吧。”这时候杨雪婷对李易安微笑道。
    于是杨雪婷就真的开始为李易安用通俗易懂的话讲解刚刚那两幕梁祝的剧情,听得李易安频频点头,津津有味。
    陈逸飞突然感觉杨雪婷要是做老师的话,肯定也会很受学生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