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找对了人
作者:半盏粗茶   1986:东北旧事最新章节     
    “嘿嘿,怕了吧?”陈铁柱乐呵呵的说道。
    “咱们就这么说,造纸厂的中上层管理干部,全给拿下去,那肯定是有被误伤的。要说拿掉三分之一,肯定会有漏网之鱼。”
    “啥样的将军带啥样的兵,大领导的作风啥样,延伸到下边就是啥样。唯一的差别,就是胆子大和小的问题。”
    “你们不拿出点大动作来,我就觉得这个造纸厂将来就算是把命续上了,又能续多久呢?”
    “这就是节流,减少一些部门,少一些领导。不管有什么事情,减少传输链条,发布就能够执行就完了。我挺好奇的啊,咱们造纸厂有多少个副厂长呢?”
    “五个。”
    孙市长闷声说道。
    “啧啧,五个啊,我们机械厂才三个。这也就是说,我们的实力跟造纸厂的差距是真的大。”陈铁柱一本正经说道。
    “说啥风凉话?这方面确实是需要重新调整一下。得把造纸厂的组织架构尽可能的简化,能够合并的,就合并到一个办公室。”孙市长说道。
    “我就纳闷了,为啥机械厂就没有造纸厂的情况这么严重呢?虽然说你那边也清了不少的人,但是好多都是普通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吧?”高晓光好奇的问道。
    其实也是不想孙市长太尴尬,毕竟刚刚陈铁柱说的这些话都挺尖锐的。
    “因为机械厂是清水衙门啊,能塞的人有限。造纸厂不同,富得流油。塞进来就能赚上比机械厂高一级的工资,还是归市里管的呢。”陈铁柱说道。
    “所以这两年机械厂根本都没有往里塞人,求着都没啥人愿意去呢。不过养殖场那边整理的人员就多了一些,要不然我也不敢给胡局那么多人员来安排工作。”
    “人浮于事的情况,在这些国营单位里太普遍了。而这些人的工资凑起来,一年又要花多少钱呢?”
    “滴滴”
    他的话音刚落,小刘也开着车子赶了回来。
    “崔厂长,还得麻烦你给看一下,造纸厂这边的过滤装置如果重新维修整改一下,得需要多少时间。”陈铁柱招呼了一句。
    “领导们好,陈经理,对于这方面我也不是特别懂,只能看看机械件的情况。”崔厂长说道。
    “嗯呐,大多是一些过滤装置。打建厂就用到现在,一直都没有换过。”陈铁柱笑着点了点头。
    “那中,咱们现在过去瞅瞅吧。”崔厂长说道。
    “孙市长,找这小子也算是找对了人了。最起码在这方面的投入成本,要比咱们到外边找人整的话,能省下好多的钱。”高晓光笑着说道。
    “是啊,要不然也不可能就答应他那么苛刻的条件。”孙市长说道。
    “不过呢,这个也是目前咱们的个例。以后要是再有类似的情况,还是要以咱们政府的资金为根本。能救就救,救不了就卖。”
    “别人未必会有铁柱这样的好心,这是纯粹在帮实力的忙呢。咱们就算是为了企业着想,也不能给他们留下空子,把企业的资产让他们以非常低的价格给划拉过去。”
    “是呗,像我这样的好人可不多呢。”陈铁柱乐呵呵的说道。
    几句话的功夫,也来到了污水处理车间。
    进这里边,还是得戴上防毒面具。
    “陈经理,这边的活可不好干啊。”
    只是看了一眼,崔厂长就皱起了眉头。
    “所以咱们就只能吃点亏,顶多是收一个加工费,人工的费用就得赔进去。”陈铁柱说道。
    “我先看看吧,这里边的设备就现在看的话,大部分都得换掉了。造纸厂生产的时候,废水里的腐蚀物质太多了,这都糟了啊。”
    崔厂长说着,用脚轻轻一踹,前边的过滤装置就掉下来一大块。
    其实就这一块,已经是糟得不行了。看起来虽然是完整的一块,那是因为这上边有很多过滤后的杂质附着着。
    “啧啧,这玩意基本上就全都得换了啊。而且这里边的筛子啥的,就算是使用不锈钢材质的,也得定期养护和更换吧?”陈铁柱问道。
    崔厂长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的,造纸厂在生产的过程中,使用了太多的化学物质。你们看那边的水泥池子,这也都得重新弄才行。”
    “老曹,你估摸着这边重新弄一下子,大概得多少钱啊?”陈铁柱问道。
    “不计算人工的话,就单单材料钱,就得个七八万吧。给我的感觉,剩下的这些都没用了,都得造新的。”曹厂长说道。
    “而且这还不算上清理这些东西耗费的人工啥的,我们要想做的话,也得把这个处理的方法给整明白,看看啥地方用啥材料比较好,这里边肯定是有特殊的材料的。”
    “这些材料的价格,肯定是要比普通钢材高很多。应该算到特种钢材里边去,到时候咱们能不能买来都两说。”
    “能不能买来的先放一边,明天就拉来一队人马负责了解技术方面的问题。”陈铁柱说道。
    “这边的清理,就可以让造纸厂的职工来负责了。你们就要用短时间内把这个处理的工艺给吃透,毕竟是有些年头的技术了,应该不难。”
    “吃透之后,再结合现在的造纸污水处理工艺,相结合吧。反正这个新的工艺孙市长肯定也能淘弄来,然后咱们给弄出来一套新的。”
    “目标是啥呢,得省钱,还得耐用。相关的养护工作也得做出来一个手册,头半年由咱们机械厂派人在这里指导和监督。”
    “这样的一个工程的话,咱们最快能用多少时间完成?在不影响咱们厂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可能会加一些班。”
    “陈经理,这可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啊。”崔厂长皱起了眉头。
    边上的孙市长和高晓光也是有些紧张,因为这个的时间会影响到造纸厂复工的时间。
    “陈经理,咋也得将近四十天,还得是在孙市长把那些材料都给搞过来的前提下。”考虑过后曹厂长说道。
    “争取一个月之内吧,不行我跟李省长或者是我老丈人要材料去,也就是几天就能弄过来。”陈铁柱说道。
    “肯定是需要加班完成了,该给的加班工资直接从机械厂出。到时候县里再调配一辆卡车,用来运送物资。”
    “陈经理,拼了,保证完成任务。”曹厂长认真的点了点头。
    孙市长和高晓光长出了一口气,找对了人啊。
    他们也碰过这个事,就单单这个污水车间的改造,他们最好的估计是要两个月的时间能够整改完毕。
    现在就能够提前一个月复工,也能够减少一个月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