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未雨绸缪(上)
作者:柯久   大明日不落最新章节     
    七月初十,阴。
    夏季的雨,说来就来,昨日还是艳阳高照,今日却是大雨滂沱,不仅将大同城外的狼藉冲杀的一干二净,还令得空气中若隐若无的血腥味道彻底消失不见,一丝久违的芬芳重新出现在大同城外。
    外面虽是大雨滂沱,但大明天子朱由校却是心情颇佳,不顾周边众臣的反对,披上蓑衣便是出现在大同城的城楼,居高临下的打量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旷野。
    自他亲自领兵驾临大同,并与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统率的察哈尔部一战之后,原本密密麻麻的蒙古鞑子便是如潮水一般退去,头也不回的逃窜至茫茫草原。
    经历了多日的\\\"修整\\\",整个大同城再也看不出半点曾被蒙古兵临城下的\\\"窘况\\\",唯有城中零星的缟素以及城外因为火炮轰鸣而造成的坑洼在无声的诉说着一切。
    因为与蒙古直接接壤的缘故,大同城外倒是人烟寥寥,而仅有的些许百姓又是在半个多月前的灾祸中,尽数被蒙古鞑子俘获,故而此时大同城外空无一人,唯有雨滴落在城外的坑洼中,一副悲戚景象。
    \\\"皇爷,靖北伯和东平伯已是探明,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并未在归化城驻足,估摸着逃窜回察罕浩特了。\\\"
    眼见得天子嘴角含笑,似是心情不错,稍微落后几个身位的锦衣卫指挥使赵吏便是主动上前一步,稍显心虚的声音也是在城楼上悠悠响起,引得随侍在侧的众人纷纷侧目而视。
    \\\"唔\\\",大明天子闻言,脸上没有露出半点意外的神情,像是早已猜到了结果一般,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吩咐了一句:\\\"那便让卢象升他们撤回来吧。\\\"
    虽然蒙古大汗被卢象升的天雄军追杀的犹如丧家之犬,狼狈而逃,但这茫茫草原终究还是蒙古人的地盘,难保会有什么意外发生。
    \\\"是。\\\"
    指挥使赵吏闻言便是躬身称是,随后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眼眉低垂的补充道:\\\"臣已在归化城埋下内应,若是蒙古大汗再敢兴兵来犯,定叫其有来无回。\\\"
    听得此话,一直风轻云淡的大明天子脸上方才露出了一抹满意之色,如若曾经叱咤风云的锦衣卫最后只沦落到替皇帝处理一些\\\"龌龊事\\\",那未免有些太让人失望了。
    远的不提,单说上一任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早年间也是\\\"声名显赫\\\",更曾在大明援助朝鲜的战争中,亲自深入龙潭虎穴,刺探日本情报,屡立战功,这才坐稳了锦衣卫都指挥使的位置。
    \\\"这些天,京中可是有事?\\\"
    沉吟了少许,大明天子朱由校清冷的声音在城楼上悠悠响起,许是因为大雨滂沱的原因,其声音竟是有些微不可闻,好在赵吏始终紧绷心神,忙是躬身回道:\\\"陛下放心,京中一切无碍。\\\"
    一语作罢,\\\"天子鹰犬\\\"锦衣卫指挥使赵吏便是向一旁默不作声的兵部尚书孙承宗投去求助似的眼神。
    感受到天子将目光放到了自己的身上,\\\"帝师\\\"孙承宗也是微微颔首:\\\"臣这里也没有收到京中急奏。\\\"
    \\\"陛下,京中虽是无事,南方那边却是有些动静\\\",见得孙承宗\\\"仗义执言\\\",赵吏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忙是自怀中掏出一封奏报,双手递给身前的大明天子。
    或许是奏报内容不算隐秘,亦或者知晓在场众人皆是朱由校的肱股之臣,赵吏一边将信件递给朱由校,一边说道:\\\"东厂提督魏忠贤已于日前,抵达福建泉州府。\\\"
    闻言,大同城楼上便是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声,不少大同的本地官员都是面面相觑。
    他们这些地方官虽然无缘得见那些传说中的\\\"大裆\\\",但却清楚这\\\"东厂提督\\\"是何等重要的位置,更别提那魏忠贤身上还领有南京守备太监的差事。
    听说天子出京之际,还将南京兵部尚书王在晋以及户部尚书杨链一并召回了京师。
    天子这究竟是想干什么?
    \\\"嗯,告诉魏忠贤,让他依计行事。\\\"
    听得\\\"魏忠贤\\\"三字,大明天子朱由校的眉头先是一挑,随后脸上便涌现了一抹复杂。
    福建泉州府距离京师四千里有余,这魏忠贤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是抵达了泉州府,虽然称不上\\\"风驰电掣\\\",但也能算是尽心办差了。
    后世的\\\"郑氏集团\\\"凭借着海商的巨大利益可谓是富可敌国,甚至还拥立了\\\"隆武政权\\\",足以可见其势力之大。
    虽然早在开设通商口岸的时候,他便下旨设立税课司,并由户部选拔能臣干吏,协同宫中派出的内官共同监管,但朱由校仍是放心不下。
    魏忠贤离京之际,朱由校便是授意他将一部分精力放在这新任\\\"海贼王\\\"郑芝龙的身上。
    朱由校可没忘记,两广总督胡应台此前曾上奏,郑芝龙的船队有诸多不轨之处,除了与红夷人有所联系之外,更是自作主张的\\\"开垦\\\"台湾,用意不明。
    郑芝龙在\\\"后世\\\"的名号,虽然没有其子郑成功那般人尽皆知,但自身能力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倘若没有郑芝龙\\\"冲锋陷阵\\\",打下漫天家业,哪里会有后来精忠报国的\\\"国姓爷\\\"。
    \\\"南方那边仔细盯着就是。\\\"
    \\\"女真人那边,还没有动静吗?\\\"
    简单吩咐了两句,朱由校便是\\\"旧事重提\\\",自口中吐出了一个许久不曾提及的名字。
    此话一出,大同城楼上的众人皆是心神一动,曾经如日中天的大金不是一惊轰然倒塌,仅有少许残兵败将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中了吗。
    怎么听天子这意思,是打算\\\"斩尽杀绝\\\"?
    \\\"陛下赎罪,卑职无能..\\\"
    噗通一声,锦衣卫指挥使赵吏跪倒在朱由校面前,声音中满是苦涩。
    说来也怪,自辽东经略熊廷弼领兵踏平赫图阿拉以后,侥幸逃出生天的女真人就像是背生双翅一般,就在消失的无影无踪,任凭他麾下的缇骑百般寻找,也是没有发现半点蛛丝马迹。
    听得此话,大明天子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失望之色,不过其并未怪罪面前的心腹,只是摆了摆手,示意其起身。
    斩草不除根,吹风吹又生。
    只要皇太极一日不伏诛,他便一日不能掉以轻心。
    一念至此,朱由校便是不由自主的望向前方,好似能够越过眼前一望无际的旷野,直接看向长城之外的茫茫草原。
    这皇太极,究竟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