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与和荀彧本就引人注目,先前众人还能当什么都没听见,但张与如今人都摔地上去了,再想装聋作哑也不合适了。
因此,静默与瞩目,以荀彧和张与两人为中心,快速辐射开来。
看着倒打一耙的张与,荀彧脸都黑了,气得直揉眉心,竭力平复心绪,快速思索对策。
而麋竺见势不对,赶忙去扶张与:
“子和,没摔伤吧?”
张与清醒以后,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方才都说了些什么。
他顺着麋竺的力道起身,干咳两声,硬着头皮对周边朝臣解释:
“本侯方才与文若开玩笑!”
朝臣信不信再说,总之荀彧的脸色,确实好看了不少。
张与正想趁热打铁,磨荀彧接手孙策等人,却见收到消息的刘备过来了:
“子和,你没事吧?”
刘备一动,典韦也跟来了。
喝过酒的典韦,身上的凶性和煞气毫不掩饰,将周围的朝臣都吓得退避三舍。
刘备轻而易举就清理出一片真空场地,这才问起了缘由。
听完前因后果,刘备也沉默了。
张与虽然觉得自己把人弄回来就丢给荀彧的行为,的确有些过分,但想到他日后的打算,张与确实也找不到更好的选择。
就在张与考虑,是现在想办法说服荀彧,还是到时候直接撂给荀彧的时候。
整理完情绪的荀彧,总算是开口了:
“这次就算了,彧收了便是。”
话落,张与瞬间抬头,眼神明亮。
但荀彧很快补了句:
“但下不为例,子和你若下次再先斩后奏,彧就将族中幼子全部送去子和府邸!”
这就是以牙还牙了!
张与闻言,脑中仅剩的酒意也快速散去,麻溜点头应下了。
未免张与又被一群人灌晕犯傻面子不保,刘备便将张与带在了身边。
有刘备、麋竺、典韦挡酒,加上荀彧在一旁威慑。
尽管后面孔融、杨彪等人都来跟张与交谈,但到宴会结束的时候,张与总算是没有二次醉酒。
此次宴会结束后,众人便投入到了一月后,冬至祭天大典的准备之中。
冬至日的祭天大典,乃是从汉武帝时期流传下来的。
冬至寓意阴极阳升、万物生长,是十分重要的节气之一,在民间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因此,冬至祭天大典,通常是由天子亲自主持,表达敬畏天地,尊重自然的情怀,同时祈愿来年风调雨顺。
几百年过去,这冬至祭天大典,早已经成为惯例了。
先前张与提醒刘备,早日带着刘协从南方回来,也是有这一层考虑。
虽然时间紧张,但好在荀彧先前就做了很多准备:
修葺天坛建筑、街道,准备祭品、祭器等,训练祭礼之舞等,都已经像模像样的了。
而刘备、张与、曹操、荀攸、蔡邕等人一齐还朝,也让大汉朝廷这个权力枢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效运转起来。
剩余的准备工作,也快速开展。
按理说。
此次还朝,就该细数功劳簿,该封的封,该提的提。
但冬日顶着冷风环城三圈,还是让刘协在回长安的第二日,便病倒了。
刘协在发热的第一日,便下旨让刘备全权代理朝政了。
但刘协乖巧不矫情,此次南下又与张飞、马超等人都处得不错。
所以,虽然刘协人在皇宫,但每日都有人去看望他,或者带个小玩意儿,或者带些外面的吃食……
许是心情放松,刘协病了两三日后,病情好转,身体也逐渐恢复。
只是,他还冠以养病之名,不参与政事,只时不时跑出皇宫,见见刘备和张与。
也正是因为刘备已经担起了整个大汉的朝政。
所以,原董卓相国府,现汉王、留侯府邸,每日人满为患。
不仅赵云、陈到、张飞、马超等人日日待在这里,连在长安有府邸的荀彧、曹操、麋竺和陈群,也隔三差五就在这里歇一晚。
因着众人时常凑在一起处理政务,荀彧对他手下的天子伴读团,了解日益加深。
周瑜、鲁肃、诸葛亮和刘晔四人能力极强,自然是很得荀彧看重。
这四人再加上诸葛瑾和王凌,六个人足足分担了荀彧一大半的政务,让荀彧轻松不少。
而魏延、文聘、霍峻、庞统、陆逊也各有亮点,没怎么让荀彧费心。
但剩下的三个就不太老实了。
个性极强,暗地里不怎么服气荀彧的马超,动不动就要跟孙策约架,虽然交给两人的事情也处理得很好,但这两人时不时就得打一场,砸个花园,跳个水,爬个房。
总而言之,就是上蹿下跳,没个消停的时候。
而吕蒙不知道是不是叛逆期到了,即便头顶上有个时刻关注的关羽盯着,抓到机会,也会去马超和孙策的战圈里掺一脚。
若只有他们三个,荀彧也好管一些。
偏偏每次外面一打起来,张与就出去摇旗呐喊,时不时还挑唆两句,生怕打不起来。
这气的荀彧没少给张与一脚。
直到半月后,关羽见张与实在是太活泼了些,干脆将自己手里的军务,全推给了张与。
而自己则是带着典韦、许褚、张飞、陈到、孙策、马超和吕蒙出城练兵了。
也不知道关羽是怎么收拾的马超他们。
反正这次之后,无论马超、孙策还是吕蒙都老实了不少。
转眼,一月过去。
就在众人守着斋戒,适应了长安冬日生活的时候。
大汉冬至祭天大典,如期而至。
刘协身着祭服,进入圜丘坛,经过迎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后,再撤馔、送帝神、望燎。
最后,亲诣太庙,报告礼成,百官随至奉天殿,行庆成礼。
紧张严肃的冬至祭天大典结束后,张与本以为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
然而。
翌日早朝,刘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毫无预兆地下了份禅位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