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原主的记忆,所以关于小姑子上学的事,白薇是知道一些的。
小姑子小她一点,读书的时候矮她一级,不过两人小学和初中都没有在一所学校,但因为是一个村的,小姑子上学的事,她听人说过一些。
对小姑子退学这事,她也觉得可惜了,认为小姑子不该退学,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小姑子退学都好几年了。
虽然这么想,但白薇还是对小姑子说道:“能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你当时该坚持读上去,不论能不能考上高中,都该读到初中毕业的。”
郑鸿丽再次摆手,脸上还露出一抹害怕,“求你们别再跟我说读书上学的事了,想到读书上学我就害怕,身上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你讨厌读书上学,那你怎么还喜欢文化人?你不是该讨厌文化人吗!”
罗小红看着郑鸿丽,露出一抹调侃的笑容,揶揄道,还伸手肘拐了拐郑鸿丽。
“就是!小红说的对!你怎么还那么喜欢文化人啊?”许淑娟笑着点头,斜睨着郑鸿丽,一脸的暧昧。
她们说的文化人是指王知青吗?白薇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只见郑鸿丽双颊染上一抹桃红,又羞又慌的向白薇看来,随即又露出一抹懊恼之色,向两个朋友看去。
“你们两个死丫头胡说八道什么呢!”她羞恼的伸手去拧了朋友们各一把,随即再次向嫂子看去。
“嫂子,你别听她们胡说八道,这两个死丫头一天就爱空口白牙的胡说,拿我开涮,拿我乱开玩笑!”她眼神有点慌乱地干笑道。
白薇温柔体现的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看小姑子这样子,看来那文化人指的就是王知青了。
罗小红和许淑娟称王知青是文化人,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文化程度?文化程度很高吗?
白薇赶紧回想,在脑中搜索王知青的信息,发现对王知青知道的不多,但有一段听人说王知青是高中生的记忆。
高中生在这时候,算得上是高学历,称得上是文化人了,很吃香的。
高中生在找对象的时候,都会很受欢迎,因为学历高,总能让人高看一眼,尤其是在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文盲成群的农村。
而且高中生除了文化程度高,受人尊敬,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好工作。
像王知青在新华书店工作,在这时候就属于很好的工作。
新华书店在这时候是属于事业单位,有编制的,而且很吃香。
能在新华书店上班是很体面,且神气、风光的。
因为这时候没有电视、手机,更没有网络什么的,大家要看书,只能通过新华书店,新华书店是很多人能接触图书的唯一渠道。
所以新华书店的员工从某方面来说,算是掌握了“知识”,就像供销社、百货大楼的员工掌握了物资,拽得很,这时候常被人骂眼睛长在头顶上,狗眼看人低。
这时候在新华书店,就像这时候在任何国营单位一样,可没有“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反而有种他是上帝的感觉,得对他毕恭毕敬的。
也不知王知青有没有沾染上那些不好的习气,眼睛长头顶上,又傲又拽?
记忆里,只对这王知青有印象,但不知他具体是什么样的人,品性如何,因为原主没有和他接触过。
郑鸿丽看白薇只是点头,没有多说什么,更没有怀疑的追问什么,悄悄松了口气,但仍旧有些不放心,心虚得厉害,想转移话题。
“大嫂,你想买的那本巴金的《家》是什么书?讲什么的呀?”郑鸿丽故意问道。
白薇虽知道小姑子是故意转移话题,还是马上回答了:“那是本长篇小说,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家》最初是在报纸上连载的,叫《激流》,后面出书,改名叫《家》。
《家》讲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是本很不错,很有意义,能让人得到启发的好小说。
《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被选为中文小说一百强,排名第八位。你如果有兴趣,买了书后你可以拿去看看……多看书有好处。”
没想到郑鸿丽立即摆手,“我现在看到书就头疼,我可不要看书,还是算了吧,谢谢你的好意。”
太久没有看书了,现在她真的是一看到书就头疼,完全不想看书。
瞧她那一脸害羞的样子,白薇笑出了声,许淑娟和罗小红也笑出了声。
四个姑娘聊聊笑笑,没过多久就到了新华书店,这时候的新华书店地位很高,无论在什么城市,门面都又大又漂亮,装修得不错。
“这书店真气派!”罗小红称赞道,其他人点头。
“走,咱们进去找王知青。”郑鸿丽眼中露出一抹急切。
白薇注意到了小姑子眼中的急切,勾唇笑了笑。
“嫂子,你笑什么?”郑鸿丽脸上闪过一丝疑惑。
“没什么。”白薇摇头。
“骗人,没什么你还笑?”郑鸿丽一脸不信。
“真没什么,你刚不是急着进去找王知青吗,快进去吧。”白薇见罗小红和许淑娟都好奇地向自己望来,伸出手拉起小姑子的手,带着小姑子冲进了书店,罗小红和许淑娟赶紧跟上。
“你知道王知青在新华书店的什么地方吗?”白薇问小姑子。
“不知道……他只跟我们说他回城后被分到了新华书店上班,当售货员……
这书店里面比从外面看还大,到处都是书柜,有好多售货员的样子,我都看到三个……不,四个了……
但没有看到王知青……也不知道王知青是看哪些书柜,他在哪里?”
郑鸿丽摇头,四处张望,俏脸上布满了惊讶。
她虽然以前从新华书店门口路过数次,但还从来没有进新华书店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