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弃守凉州之议
作者:而立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最新章节     
    右扶风茂陵城,车骑将军皇甫嵩跟好友刘表,讲述了一番朝堂的平叛事宜,让刘表也基本清楚了朝廷的大致方针。
    待用过便饭之后,因为太常刘焉与刘表的主要任务是护卫大汉陵寝,是故皇甫嵩与董卓自是辞别刘表等人,领一万精骑朝着右扶风郡治槐里奔去。
    皇甫嵩只盼能尽快弄清羌胡叛军的动向,并将羌胡叛军驱逐到槐里以西,以便尽量减轻右扶风的损失。
    说来皇甫嵩官拜车骑将军,爵封槐里侯,食邑更是多达八千户,而他的食邑可不正是这右扶风槐里么。
    皇甫嵩大军到达右扶风槐里,自是受到了右扶风太守黄琬的热情接待。
    毕竟朝廷平叛大军到来,也意味着即将击败羌胡叛军,解救身处战乱之中的右扶风百姓。
    皇甫嵩大军到达槐里之后,一面侦骑四出,探寻羌胡叛军的踪迹,一面等待后续四万步卒的到来。
    待四万步卒抵达右扶风槐里时,时间已经到了四月初,而这些时日羌胡叛军也一直盘踞在美阳、武功一带,并未有与朝廷大军对阵的想法。
    皇甫嵩见此,也只得无奈的领五万步、骑大军,朝着美阳等地杀奔而去。
    皇甫嵩只盼能通过对阵击败羌胡叛军,并将他们逐出关中大地。
    只是皇甫嵩不知道的是,这段时日韩遂、边章二人已经让亲信护送钱粮回返凉州,众多的钱粮已经令凉州众多羌胡部族眼红不已。
    于是一时之间,凉州各郡县尽皆陷入层出不穷的战火之中。
    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羌胡部族准备涌入右扶风,加入到韩遂等人的叛军队伍中,以便在三辅之地抢得盆满钵满。
    当凉州刺史杨雍、陇西太守李参等人,将凉州各郡县多有叛乱的消息,传回右扶风乃至京师洛阳之时。
    正统兵征讨右扶风羌胡叛军的皇甫嵩,自是领兵继续朝着武功、美阳稳步推进。
    皇甫嵩只盼能先击溃韩遂等人叛军,再兵进凉州平定那些敢于反叛的羌胡部族。
    而当凉州战局糜烂,完全无法征调徭役赋税,平定叛乱的消息传回京师洛阳之时,自是令朝堂振动不已。
    满堂公卿权衡利弊之后,新任司徒崔烈自是言辞恳切的谏言弃守凉州。
    “去年黄巾叛乱,以致国库空虚,现今凉州郡县已然糜烂,凉州不能征发徭役赋税平定叛乱,还需要朝廷派遣大军劳师远征。”
    “长此以往必将令国家财政更加入不敷出,与其拖垮国家财政,不如弃守凉州,以保大局。”
    司徒崔烈主管民政,自然会从国家财政、徭役赋税等方方面面考虑。
    毕竟凉州叛乱越演越烈,凉州各郡县多已沦陷,要劳师远征的话,必将耗费无数钱粮,这也会令本就入不敷出的国家财政更加困难。
    若是大汉其他州郡,再发生什么变故的话,就更加没法处理了,是故司徒崔烈着实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诠释得淋漓尽致。
    说来东汉历史上总共有三次弃守凉州之议,第一次是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第二次是汉安帝刘祜(hu)时期,第三次则是现今汉灵帝刘宏时期。
    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年),西羌寇边,进入金城郡等地,面对日益强大的羌人。
    刚刚经历王莽乱政,国力虚弱的东汉,正休养生息,是故决议息事宁人,弃守凉州郡县。
    此时的大汉还没有后世寸土必争的观念,主要考虑的便是利弊关系,毕竟东汉初便已放弃了更加偏远的西域都护府。
    是故面对西羌入寇凉州,东汉朝堂权衡利弊之后,便决议弃守凉州。
    但时任陇西太守,此后名扬一时的伏波将军马援,却是上书谏言道。
    “凉州城池坚固,且钱粮足以自足,不需要朝廷持续性输血。”
    “此外西羌若是占据凉州,日益壮大之后,必将威胁大汉腹心之地,如三辅乃至京师洛阳。”
    光武帝刘秀最终认可了马援的谏言,第一次弃守凉州之议就此不了了之。
    至于第二次弃守凉州之议,则是在汉安帝永初四年(110年)。
    永初三年时,羌人大举入侵凉州郡县,凉州地方官长见贼势汹汹,无力阻挡,纷纷请求弃置郡县,将百姓迁徙回内地州郡,朝廷许之。
    此时正是“女君”和熹皇后邓绥临朝称制时期,谒者庞参向时任大将军外戚邓骘(zhi)谏言弃守凉州。
    原因有二,一则,劳师远征,耗费颇多。二则,凉州羌胡聚集,已成不毛之地,得之无益,失之无害。
    大将军邓骘与群臣讨论,大多都认可弃守凉州,此时又有郎中虞诩上书谏言。
    其一,祖宗之地不可弃,要不然有违孝道。
    其二,弃守凉州,则三辅之地将直面羌胡兵锋。
    其三,弃守凉州,凉州士民定然心生怨恨,不利于朝廷统治。
    最终朝廷决议,众人都认可郎中虞诩之言,第二次弃守凉州也就此作罢。
    至于第三次弃守凉州,也就是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司徒崔烈所提议的。
    前两次分别是伏波将军马援和郎中虞诩上书谏言,最终搁置弃守凉州的举措。
    此次司徒崔烈谏言弃守凉州,也算是弃车保帅,弃凉州保天下大局,是故同样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那么此次是否也有人上书谏言劝阻呢?
    答案当然是有的,向来刚正不阿的议郎傅燮,此时异常愤慨的站出来大声驳斥道。
    “请斩司徒,以安天下!”
    议郎傅燮言辞激烈,尚书郎杨赞立马就弹劾,议郎傅燮不敬公卿之罪。
    不过好在皇帝刘宏,也知道傅燮脾性刚烈,再加上他是病重的帝师光禄勋刘宽的爱徒。
    是故皇帝刘宏并未怪罪傅燮,反而询问他‘请斩司徒、以安天下’的缘由。
    傅燮见此,自是躬身拜倒,细说缘由。
    “高祖(刘邦)与世宗(汉武帝刘彻)为斩断匈奴臂膀,开拓凉州万里疆域。”
    “如今凉州因为治理混乱,出现了叛逆,司徒不为国分忧,反而要割弃这万里疆土,岂不是置陛下于不孝之地。”
    “而且羌胡异族得到凉州,就会发动更强大的攻势,进而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成为大汉心头之患。”
    “如果司徒不知道这个道理,那就是愚昧,如果他明明知道这个道理,却偏偏要如此作为,那就是对陛下不忠!”
    “是故请斩司徒,以安天下。”
    议郎傅燮之言,自是让皇帝刘宏大为认同。
    若是真的弃守凉州,一来,刘宏也不想背负这不孝之名,二来,三辅之地将直面羌胡叛军的威胁,他可不想总是听到羌胡叛军侵逼大汉陵寝的消息。
    毕竟他皇帝刘宏也是要些脸面的,要不然百年之后,有何颜面面见列祖列宗啊。
    不过皇帝刘宏虽然采纳了议郎傅燮之言,并未弃守凉州,但是考虑到司徒崔烈乃是基于国家财政等大局考虑,是故也并未怪罪司徒崔烈。
    自此之后,朝中大臣尽皆敬佩傅燮的刚正敢言,朝中公卿若有空缺,也多会荐举傅燮充任,这也算是傅燮不小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