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作者:华山和尚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最新章节     
    “喔……原来是孟德兄啊!在下早就听闻过阁下的大名了。”刘辩露出一副惊讶之情,拱手道:“汝乃治世之能臣。许公早有评价。”
    许公就是许劭,字子将,这可是一位大人物,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大人物。
    他出名的原因是因为此人善于评价,定期举办“月旦评”。
    所谓“月旦评”类似于今日的福布斯排行榜,不同的是福布斯评定的是全球富豪排名,而月旦评则是评价天下读书人之中哪些人最出色。
    能够获得许劭的亲口评价,不仅会受到天下人的尊重,甚至在官场上也能够平步青云。
    曹操在曾经就被许劭亲口评价过,虽是曹操不厌其烦的追问许劭,甚至还有点儿威胁的意味,这才让许劭无奈评价的。
    但不管怎么说能够得到许劭如此之高的评价,可见曹操的能力很强。
    听到刘辩这样夸赞自己,曹操爽朗一笑,摆摆手谦虚道:
    “哪有的事儿……”
    沉吟片刻,曹操的脸上又浮现出忧愁之色,缓缓叹息了一口气,“哎……有这样的评语又有何用。”
    “如今某虽担任朝中议郎,却丝毫没有用武之地,陛下也不会听某之言辞……哎……”
    似乎想起了不美好的事情,曹操的脸上布满了愁丝,浓眉微蹙,近三十岁的曹操此刻就如一位迟暮的老者。
    刘辩看得出来,曹操眼眸中的光芒正在逐渐的消散。
    对仕途原本抱有重望,渴望在官场之上能有一番作为,亦渴望能够成为许劭口中所言的“治世之能臣”的曹操。
    在官场上不断的碰壁,宦官集团不待见他,甚至是对他落井下石。
    贵为大汉天子的刘宏也不听他的直言劝谏,终日沉醉于美色和美酒,荒废政事,鱼肉百姓。
    曹操眼中的光亮正在逐渐的消失……
    刘辩前世就对魏武帝曹操敬佩不已,敬佩他超凡的军事天赋、政治手腕和文学素养等。
    因此也是对曹孟德这个人有过较为深入的了解。
    东汉末年的曹操一开始还是想要匡扶汉室,报效国家,忠君爱国的。
    但是到了后期,或许是见惯了天下的黑暗,或许是知道乱世将要到来。
    既如此,那便只能成为“乱世之奸雄”了。
    乱世的到来,曹操别无他法,也不能再像年轻时候那样做一位完美的理想主义者,而必须成为一个现实主义者。
    不止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追求个人的理想。
    如果自己没有穿越成大汉的大皇子殿下,或许自己会乐于见成曹操到黑化吧!
    可惜没有如果,自己现在就是代表着大汉。
    他不能允许曹操逐渐黑化为乱世的枭雄。
    刘辩在自己的酒杯倒满了浓香的醇酒,一饮而下,随即目光灼灼的盯着曹操的双眸正色道:
    “孟德兄,你方才不是说可否作出完整的诗歌吗?”
    “现在可否劳烦孟德兄为吾写下这首诗。”
    曹操闻言后,一改方才的落寞孤寂之态,如小鸡啄米般点点头,招了店小二要来纸墨笔,一双眸子中充斥着期待之感。
    方才正是刘辩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吸引了他。
    冥冥之中好像这首诗对自己的意义十分重大,故而他才会不顾刘辩年幼前来讨教。
    此外,他本人也是一个喜欢琢磨研究诗词歌赋的人。
    “孟德兄听好了。”刘辩笑着提醒了他一下。
    “当然……不过公子,某还不知晓如何称呼你呢?”
    “诗落后,再说也不迟。”刘辩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曹操,随即摆正姿态,双手放平,双眸微眯。
    一道雄浑壮阔的声音从其口中缓缓吐出,犹如洪钟大鼓般铿锵有力。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面对着美酒应当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曹操双眸顿时一亮,绽放出一道极为璀璨的光辉,手上也没有停息,行云流水般写在纸上。
    这诗的开头便点出了人生苦短,这位公子看着年岁尚小,却没想到竟然能有如此卓越的见识。
    不知是哪位大家座下的弟子,又或是哪位国公大臣家中子弟。
    曹操心中感慨万千,已经开始在猜想刘辩的真实身份了。
    刘辩整个人在开始作诗之后便散发着一股璀璨如白昼的光芒,从远处观之圣洁无比。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曹操双眸放光,这一段最深得他心。
    忧愁之际,只有杜康酒才能让自己心中好受些……
    曹操眼中的刘辩也愈发的光芒四射,醉仙楼的上空也逐渐凝聚出了更多的金色彩云。
    这一番祥瑞之兆自然引动了整个洛阳城百姓的注意和惊呼。
    “这……这是什么?!”
    “居然是金云连绵遮挡天穹,这是谁引动的天地异象?”
    洛阳城内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极多,自然懂的也就越多。
    人群之中有个明白人见到金云连绵,霞光普照,顿时有些目光失神,喃喃自语道:
    “莫非……这……这是千古名诗出世的征兆吗?!”
    无数百姓从各个街道纷纷涌入醉仙楼的这条路段。
    他们的目光带着欣喜和惊奇之意,手指着醉仙楼与越来越多的人述说着这一奇观。
    醉仙楼的掌柜更是满脸洋溢着喜悦,搓着手掌乐呵呵的笑着。
    这么多人都来醉仙楼围观,只会让他的酒楼在洛阳更加有名气,客人也会来的更多。
    雅阁内。
    刘辩只觉得体内的才气疯狂涌动,原本文道十品的境界也开始松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咦?
    这几句诗在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诗人对于人才的渴望,可眼前这位公子不过一少年啊?
    曹操心中升起了深深的困惑。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刘辩咏诵的诗并没有停歇,而是如流水般连绵不绝。
    这几句诗词极具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饱含文学才华。
    而刘辩身上的璀璨金光也愈发的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