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改变态度
作者:哈什纳达尔   清梦醒最新章节     
    正因为有着文化包装之争,所以吴子登在与容光照斗争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使出釜底抽薪的一招,直接游说陈立秋,奏请撤回留学幼童。
    这是在正常斗争无法取胜的情况下,最后的同归于尽。
    因为虽然名义上都举着学习图强的旗帜,但实际上这么庞大的留学活动,所有经手的官员,其中的油水怎么可能少得了?作为主管官员,撤回留学幼童,不仅意味着断了朝廷的“才路”,更意味着直接断掉了自己本身的财路。
    不到迫不得已的地步,又怎么可能会这么做?
    对于留学幼童事宜,以李鸿章为首的整个朝廷都是非常重视和支持的。几乎做到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所有幼童的待遇,虽然生活环境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守家在地,但是已经竭尽全力达到了最大支持。只要是留学幼童的需要,不管花多少钱,朝廷都会尽力批准。事实上,朝廷甚至把未来几年将要用的资金,已经准备好了。
    孩子们的吃穿用度,都是参比朝廷官员的标准。
    这其中的主管官员的利益有多大,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吧。而这些,以李鸿章为首的朝廷是一概不问的:只要把事情办好,让孩子们学到真本事,你们沾点油水,全当小费了。
    这种待遇,整个黛青官场,哪里也找不到的。
    当然,这么好的事情,按照黛青的官场规矩,是不可能没有质疑和攻击的。
    可是之前每一次保守派对留学幼童的诋毁,都被李鸿章给压了下去。
    但是吴子登和陈立秋这次,真的不一样。
    他们都不是保守派的人,事实上他们本身就属于李鸿章派系,吴子登甚至还是容光照亲自推荐的。
    这就比较难办了。
    因为陈、吴这种态度,说明他们对容光照的制衡已经失效了。
    站在洋务派的立场上,这是不能允许的。
    同为洋务派,吴、陈属于穿戴全套伪装那种,而容光照属于真体展示那种。
    这毕竟是长年闭关锁国的黛青啊,毕竟是多年被列强欺压,满身伤痕,满心仇恨的黛青啊。
    容光照这样毫无掩饰的西化,当然不会讨好了。
    如果不能确保孩子们的立场是站在黛青这一边的,难道说要培养一群小“内奸”吗?而如果失去了传统儒学的坚定立场,“西用中体”的外包装不要了,那么不仅留学幼童行动本身会被保守派裹胁全体黛青士大夫攻击,而且就连洋务派在朝廷中的地位也可能因此不保。
    所以,表面上看这只是一种表达形式的不同,但实际上却关系到洋务派的生死存亡。
    或者说,在吴子登看来,这些孩子有可能真的已经在灵魂深处“洋化”了。
    他的提出的证据也很实在,有人不遵儒家礼仪,不向儒家先圣绘像行跪拜礼;有人参加圣光会的活动,甚至正式加入了圣光会;最明显无法掩饰的一条,居然有人剪了辫子。
    这些事情明明白白,如果没个说法,将来保守派攻击起来,大家都要担重责。与其那时为人鱼肉,不如现在及时断腕求生。
    这就是吴子登不顾自身利益,也要撤回留学幼童的理由。
    现在朝廷居然派出孚郡王携庞大的调查团来做调查,说明对此事十分重视,他当然也要严阵以待。
    而从陈立秋那里收到的情报则令他大为震惊,王爷似乎对于花旗国的态度很好,对于留学幼童的印象也很好。不过好在目前也看不邮王爷有责怪他们无事生非的意思,反而对他们颇多鼓励劝慰。
    陈立秋最后的结论是,或许这与周全的招待有关,那么接下来的招待工作就得看吴子登的了。无论如何,事情到了这一步,还是听命于朝廷的意思为好。
    凭心而论,如果不是跟容光照斗争失败,因而担心制衡不了容光照会导致保守派寻机攻击,吴子登也是舍不得毁掉自己这份美差的。
    现在这个事情,朝廷既然如此重视,派了王爷来调查,那么把事情推给朝廷确实是最好的结果了。
    自己需要做的,正如陈立秋所言,就是做好接待的工作就好了。
    正因为此,当四名留学幼童代表人私自前往华士都“迎请”的时候,他并没有做出任何阻止。
    他正是想看看,王爷对待这些幼童,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很快,陈立秋给他拍来电报,告知四名幼代表人得到王爷热情款待和看好的消息。陈立秋还说,早知朝廷如此态度,何必将多年辛苦的果实白白送于他人。
    言下之意,陈立秋对他也有些不满意了。
    这种形势下,讲道理自我辩解是没有用的,当务之急,是要拿出最精彩的接待,为自己加分才行。
    而且,必须让王爷看见,自己没说谎。自己说的都是实话,自己是忠诚和谨慎的。
    那样王爷倘若有意照顾自己,也就有了正当的理由。
    因此,当奕譓、载穆、李伯约、张德明,四人为首,数名皇学馆伴读随行的百人调查团乘火车来到春田市的时候,得到了比洛山基和华士都更盛大热情的接待。
    而且是中西合璧那种风格的。
    奕譓很满意。
    吴子登和容光照共同带队,极尽热情周到。
    容光照倒是没有察觉,但是吴子登却发现了细微的异样。
    按照情报,调查团的主管大人,应该是五位,这里似乎少了一位呢?
    有心询问,肯定会引起奕譓猜忌——本王来调查你,你小子居然调查本王吗?那不是不是作死吗?
    但是这么大的疑点,他也不可能不做处置。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悄悄的与容光照商量:“容大人,我看这调查官的数量,好像不大对啊。”
    “有什么不对?没有你们家亲戚吗?”容光照这几天已经气得不行,所以也没给吴子登好脸色。
    “呵呵呵,容兄,咱们是多少年的老关系了,之前有些摩擦,也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国家,实在没有私人恩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