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拜访上级单位
作者:宙光山河   考公失败,我转身进入省委组织部最新章节     
    中z部位于西长安街xx号,一幢现代化的巨型建筑。
    这片区域,位置得天独厚,林立着一大批中央部委还有央企总部。
    往北一点,就是着名的西单商圈以及京城金融街。
    再往东,就是着名的新华门,这就不用多说。
    驻京办的车来到入口,站岗武jing认真核对了车牌,然后敬礼,作出一个请进的手势。
    梁江涛发现,与省委大院相比,中z部低调多了。
    由于没有挂牌子,入口也不对着大路,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单位。
    不像省委大院,不光挂着鲜红的牌子,还有好几层武jing站岗,隔着老远都能感觉到那种庄严肃穆感。
    进了部机关,已经有办公厅的同志在这边等候迎接了。
    宴清部长来,也算“诸侯”入京,部里当然高度重视。
    部长轻车从简,除了梁江涛,没有带别人。
    按照约定的时间,先去拜访常务副部长。
    来到常务办公室,照例是秘书通报。
    之后,宴清部长进去,梁江涛就在秘书办公室里等着了。
    常务副部长的秘书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戴着金丝眼镜,显得很和气,还给梁江涛倒了一杯水,一点儿没有梁江涛之前预想的架子。
    秘书叫金明,听刚才办公厅的同志叫他金处长,知道应该是处级。
    之前听张远峰说过,常务副之前的秘书到东部哪个省省委组织部干副部长去了,这个应该是新任的秘书。
    级别得一步一步来。
    不过,同样是处级,地位、能量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不一样的。
    最简单例子就是张远峰和钱定钧。
    两人见面,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中z部常务副部长的秘书能量更加恐怖。
    别的不说,全国哪个省的组织部部长不给他三分面子?
    通过跟金明聊天,知道他也是汉东人,黄州的。
    梁江涛很识趣地一直在恭维金明,让金明挺开心的。
    在领导身边工作压力很大,压抑久了需要释放一下。
    两个人都是刚给领导干上秘书,颇有点儿“同病相怜”的意思,关系自然拉近很多。
    四十分钟后,李晏清出来了,常务副部长破例送到了门外。
    梁江涛注意到,那是一个身材不高的领导,两鬓微微有些斑白,浑身上下散发出强大的气场,不怒自威。
    剩下的时间,李晏清来到了干部二局,也就是党政与外事干部局。
    说白了是管汉东省级领导的!
    局长是中z部部务委员兼任,叫朱剑涛,也是副部级。
    不过李晏清是从正门进入的。
    梁江涛觉得,进正门有点儿类似于古代的“开中门,放炮!”
    只有地位足够高的官员拜访,才会如此礼遇。
    他还是同样待在秘书的办公室。
    这位秘书叫张晓阳,显得就傲气很多,也不怎么跟梁江涛说话。
    梁江涛试探了几次,没有打开对方的话匣子,也就随他去了。
    毕竟,也不能招人烦不是?
    过了一个多小时,宴清部长才出来。
    他和朱剑涛显得很熟悉,也很热情。
    朱剑涛一直把他们送到电梯口。
    两人领导告别后,还约了今天晚上吃饭。
    梁江涛注意到,部长脸上的表情很轻松,很愉悦。
    看来今天的拜访有实质性的收获。
    快上车前,宴清部长淡淡地说了一句:“万军的事儿基本上敲定了。”
    梁江涛大惊,他最早听杨思远说,万军部长可能到江安任市委书记。
    后来又挺张远峰说过一次,经过宴清部长不懈的努力,万军部长有可能提拔,到政府任职。
    看来,应该是后者,难道是副省长?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提拔为副省长,是应有之义。
    梁江涛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个消息要不要告诉万军部长,做个人情?
    毕竟,这是顺水人情!
    而且万军部长对他这么好,他也是心存感激的。
    只是让他先高兴高兴而已。
    但又一想,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部长当着他的面说这个,说明信任他,如果把这话透露出去,也就辜负了宴清部长的信任。
    再一个,说不定这是部长在试探他呢?
    看一看他的口风紧不紧。
    如果他把这则消息散布出去,那不正好撞枪口上了吗?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吧,该跟万军部长说的话,宴清部长都会说的,不需要他这个秘书来操心。
    当秘书,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记的不记!
    这是秘书守则,显得很无情,但也很有用。
    下午,又跟着宴清部长来到了国家发计委。
    这是位于西三环三里河的一个大院,和财政部相邻,苏式建筑,青灰色的砖墙透露着它的历史和沧桑,显得很有格调和品味。
    宴清部长曾在这里工作过。
    发计委,外号小国务院,是权力密度最大的一个部委,掌握各种经济活动的审批大权,也是“跑步前进”的主攻目标。
    比如,后世有一个贪官,级别不高,却烧坏了好几台机器,纪录片都报道了,有的电视剧也以此为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