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这个皇上当得窝囊啊
作者:农家三少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最新章节     
    光绪皇帝被慈禧皇太后当着这多大臣的面,一顿羞辱,心里五味杂陈,不由得在心里暗暗慨叹道:
    “这个皇上当得窝囊啊!”
    就在这时,李富贵从台上冲下来,急匆匆地跑到了慈禧皇太后的面前,扑通一声跪下,说:
    “请老佛爷恕罪,刚才奴才一时激动,不小心按错了机关,让老佛爷受惊吓了,请老佛爷治罪。”
    李富贵一边磕头如捣蒜,一边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委屈地诉说刚才失误的操作。
    慈禧皇太后看着跪在面前的李富贵,心里的怨气早已经消失了,她说:
    “起来吧,李富贵,以后小心就是了,哀家这次不怪你了。”
    李富贵一听慈禧皇太后这次不怪罪他,原谅了他。
    他激动得热泪盈眶,没想到这次慈禧皇太后竟然会如此宽宏大量。
    他赶紧又“砰砰砰”地给慈禧皇太后磕了好几个响头,才站了起来。
    李富贵心里想:刚才好险啊,要是平常犯这样的错误,早被慈禧皇太后拉出去鞭挞了,可能他现在已经体无完肤了,哪里还有活着在这里给慈禧皇太后磕头认罪的机会。
    一场风波就这样被慈禧皇太后轻描淡写地一说,风平浪静地平息过去了。
    慈禧皇太后看完了大戏台,心里还是十分的满意。
    她心里想,这个李莲英真会办事情,这个戏台建得这么好,等那天,哀家一定要过来,好好坐在这儿,看看戏,过过戏瘾。
    李莲英又引领着慈禧皇太后和众大臣来到了戏台对面的颐乐殿。
    殿门前挂着一副长长的对联:
    上联是:松柏霭长春画图集庆
    下联是:莲英依胜境杰构灵光
    颐乐殿正中,摆放着一个金漆珐琅百鸟朝凤的宝座,上铺黄色绸缎,很显然,这个宝座是慈禧皇太后的专座。
    殿东西各廊,分成十二个小间,东面的是专供王公大臣坐的,西面的是为李莲英等内廷官员坐的。
    李莲英一面谄媚相,说道:
    “老佛爷,请您坐上宝座,看看合适不合适?”
    慈禧皇太后款款轻移莲步,走上前,坐到宝座上,屁股底下软绵绵的,坐在上面,好生舒服。
    她心满意足地对李莲英说:
    “小李子,不错,哀家非常喜欢。”
    “谢老佛爷夸奖。”
    “小李子,等哀家归政后,你就陪哀家天天在这儿看戏,好不好?”
    “老佛爷,太好了,这是奴才求之不得的事情,陪老佛爷看戏,奴才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李莲英一副卑躬屈膝的奴才相,光绪皇帝看着心里都恶心,反胃。
    可是,他又没有什么办法。
    他有的时候想,他一个堂堂的大清国皇帝,在慈禧皇太后的心中,还不如一个她身边的奴才。
    光绪皇帝想到这儿,心里涌起无限的悲哀和无奈。
    可是他又能怎么样哩。
    慈禧皇太后一行人在颐乐堂小憩了一会儿,慈禧皇太后才在李莲英的陪伴下,前去乐寿堂用膳。
    用膳过后,慈禧皇太后稍作休憩,李莲英给慈禧皇太后按摩了一会儿,帮助她消除了疲乏。
    慈禧皇太后精神又倍增,说:
    “小李子,接下来我们该去什么地方?”
    “回老佛爷的话,接下来奴才带老佛爷去游览万寿山。”
    “好,小李子,即刻就出发。”
    出了乐寿堂,穿过邀月门,便是颐和园着名的长廊。
    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后长亭,长廊共有273间,全长728米,中间穿过排云门。
    长廊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的亭子,四座亭子象征着春、夏、秋、冬。
    长廊的松梁上,绘满了一万四千多幅山水人物,花鸟草虫,西湖美景的彩画。
    整个长廊依山面水而建,长廊随着山势而起伏,循着湖岸而曲折。
    长廊就像一条五颜六色的彩带,把万寿山南麓的建筑群连贯起来,并且在湖光山色中,起到自然而又巧妙的连接作用。
    慈禧皇太后一行人在李莲英的导游下,一路拾阶而上,很快就抵达了一座高大的牌坊前。
    牌楼上挂着一个蓝底金字的木匾额,上面题写着“云辉玉宇”四个字,周围浮雕双龙戏珠,让人感觉到高大威严。
    站在这儿,抬头仰望,上面宫殿林立,金碧辉煌,苍翠的万寿山,更加显得巍峨壮观。
    慈禧皇太后站在这儿,极目远方,思绪万千,不知道她此刻的心里在想什么。也许,她在慨叹时光匆匆,韶华易逝吧。
    李莲英看着慈禧皇太后驻足凝视远方,不敢打扰,静静地陪在她的身边,顺着她的眼光朝远处望去。
    慈禧皇太后正在注视着波光粼粼的昆明湖,湖水碧波荡漾,湖面上有几只游船在慢慢飘荡。
    慈禧皇太后忽然说:
    “小李子,你看,此时的昆明湖,是不是应了一句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
    “老佛爷,您说的太对了,真是这样。老佛爷您看,此时的昆明湖,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碧波荡漾,游船畅游其中,真乃是‘水天一色,落霞齐飞’。”
    “小李子,看不出来,你还长出息了,竟然能背出这样的诗句来,了不起。”
    “老佛爷过奖了,奴才能背出这些诗句,不还都得益于老佛爷平时的督促和管教,奴才才能背下这些诗。”
    其实,李莲英为了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平时他也很注重自己文化知识的学习,慈禧皇太后对他们这些宫中太监的文化学习,也很重视。
    所以李莲英进宫后,他的文化功底远远超出了他原来的私塾文化水平。
    “就你会耍嘴皮子,嘴甜。”
    慈禧皇太后听了李莲英对她的表扬,娇嗔地说。
    “老佛爷,前面就是排云殿了,它是您过寿的地方,您进去看看吧。”
    李莲英讨好地说。
    “小李子,不急,哀家先上山去瞧瞧。”
    说话间,慈禧皇太后开始迈开步子,准备登万寿山。
    光绪皇帝见慈禧皇太后要步行上山,就有点担心她的身体,赶紧劝阻说:
    “亲爸爸,山这么高,徒步上山挺累的,而且还不安全,您还是乘辇上山吧。”
    慈禧皇太后听着光绪关心她的话语,心里涌起一股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