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起底郭正阳的发家之路
作者:虚空善男   投机的日子最新章节     
    即便严广昌已经把话说得如此明白,伍勇依旧没有轻易改变自己的态度并点头应允。
    “严董啊,如今时代已经变了,凭借您现在的身份和财富地位,郭正阳对于您而言已不再构成任何威胁。”,在伍勇心中,无论是严广昌还是郭正阳都不是什么好人,如非必要是最好不要有什么合作才好的。
    挂断了严广昌的电话,伍勇手指在桌子上无意识地敲打着,心里却像猫抓似的难受。终于,他还是忍不住打开行情软件,想要看看锐讯光电最近的走势如何。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伍勇差点把自己的下巴给惊掉了——锐讯光电的股价在郭正阳疲于应付的短短两个月内,竟然如同瀑布一般直直地跌了下去,而且这一跌就是一半还不止!从走势图上来看,那曲线就好像一把锋利的菜刀,刀柄和刀口清晰可见,让人看了不禁毛骨悚然。
    更令人费解的是,伍勇注意到,自从郭正阳的锐讯光电市值跌破千亿大关之后,整个局势就像是黄河决堤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结合时间点来看,这个破位的时机又正好出现在半年报公布之后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内。难道仅仅是一个半年报,就能将锐讯光电的最后一层遮羞布彻底揭开?
    调出锐讯光电的半年报并下载下来之后,闲来无事的伍勇在电脑上找了最近的一些研报,才发现三十二家对其评级的机构里居然能有二十五家以上直接给出卖出的建议,这一点绝对是很罕见的。
    虽然嘴上没答应严广昌,但伍勇还是对为什么锐讯光电会走成这副鬼样子的原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连续在电脑面前坐了十几个小时之后,伍勇才弄清楚了锐讯光电为什么会在突然之间变成各家机构的‘弃儿’,而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和这家公司第二大股东有关。
    锐讯光电的第二大股东居然和山海创投一样,是h省国资委。而锐讯光电如果没有同时拿到国家和省级财政的双重补贴以及各种优厚的政策倾斜,怕是早几年就已经原地破产倒闭了。
    郭正阳早年收购的第一家公司,是一家专门替医疗器械生产厂家提供配套加工设备的老牌国企分厂。
    地方政府为了甩掉这个‘包袱’,在企业改制的时候甚至还给郭正阳提供了一笔配套资金用来安置下岗职工。
    可他接手之后不知道是受了什么高人‘指点,突然就选择处理了原有的设备以及相当一部分在岗职工,摇身一变将企业的主业变成了led的研发和生产。
    这件事情也随着那些‘被下岗’职工组织到市委市政府去上访而曝光,但是离奇的是到最后居然不知道被什么人给压了下来,这就足以说明郭正阳的背景不简单了。
    新公司成立之后,就立刻被纳入了重点企业经营名单,随后的几年锐讯光电几乎就像是带资进组的主角一样,各种翻转腾挪,两三年时间就将产能扩大到了原来的数倍。
    从最初的招股说明书上,伍勇看到了锐讯光电申请ipo之前几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数据,其中最神奇是几乎每年都是精准的踩着上市的最低标准所‘展现’出来的,要说不是认为设计出来的是根本没有人会相信的。
    从上市之后的第一个年报开始,锐讯光电的营收规模和利润水平就开始出现‘井喷’,郭正阳的身价也随着锐讯光电的股价而节节高升,没用四五年时间就摇身一变成国内两只手都能数的过来的‘千亿’巨舰。
    而这一次锐讯光电的股价在短时间内出现‘腰斩’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前几个月的一场在国外的官司。
    国内某家led龙头被认定拿了政府补贴然后再向海外低价倾销,被判罚十几亿的同时还导致十几个国家计划对此类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为了避免因此次事件对国内产业造成重大打击,有关部委在经过多轮会议之后才下发了这份缩减甚至暂停补贴和税收优惠的文件。
    而郭正阳的公司里面百分之九十的利润就是来源于这些补贴和优惠,所以这份几个月前下发的文件就成为了一张催命符被贴到了郭正阳大脑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