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水稻收割日
作者:张多希   听到植物心声后,在乡下种田爆火最新章节     
    张软软种了两块地的紫云英,很快又成了清平村讨论的热门话题。
    “年轻人就是喜欢花里胡哨。”
    “把地养得那么肥,明年怕是要亩产万斤哦。”
    “软软到时候发财了,可不要忘记教教我们啊。”
    多少有点阴阳怪气的。
    自此张软软回村种植之后,就陆陆续续开始有人看她不顺眼了。
    先是有机肥,现在又是绿肥。
    这样会显得用化肥的他们很呆。
    好像他们在泽鱼而竭,而张软软在走可持续发展一样。
    “真不知道在装什么!”
    不会真以为就她懂吧?
    有机肥,绿肥。
    这些老祖宗用下来的东西,他们搞种植几十年了怎么可能不知道。
    只是他们需要养家,需要钱。
    只能走利益最大化的路线。
    种绿肥让农田休息这样的事情,万万是不可能的。
    经济作物轮着种才是王道!
    什么养田,只有爱做梦,还不知道现实残酷的年轻人才会做的傻事。
    ……
    第二天。
    张软软提前结束暂停营业,再度开启直播。
    “今天带大家去看看我的百香果。”
    张软软在镜头前笑道。
    因为今天的直播是突然的,直播间一时间只有寥寥可数的幸运观众。
    不过张软软也不在意这个,她先挂着直播间,等会再走路过去百香果地。
    今天,她要直播百香果的疏果。
    鸡蛋鸭蛋荷包蛋:“差点错亿,软软居然提前开门了!”
    你三婶摸男人:“刚刚蹲下,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群有福利:“软软!!(破音)”
    为什么不回信息:“我有种预感软软会开播,上来一看还真是!”
    我为国家省布料:“美好的一天从看软软直播开始。”
    张软软还在喂狗喂猫,而直播间的人数和弹幕越来越多了。
    等她弄完拿起直播的手机准备去田里的时候,真实人数已经破万了。
    张软软带上剪刀出门。
    路上,一边聊天一边走。
    “这两天都干嘛去了。”
    “我去赶海了,视频有空剪出来了再给大家看看。”
    “赶海是什么?赶海就是去海边玩,然后在退潮的沙滩上捡海鲜。”
    “百香果是什么百香果。”
    “百香果是黄金百香果,你们吃过吗?”
    现在是2018年,黄金百香果应该还没有全面普及。
    等到过两年开始大面积种植加营销之后,价格就打下来了。
    聊着聊着,张软软来到了百香果地。
    打开摄像头。
    “哇!这么多!”
    “之前看过百香果花,没想到果也这么多!软软的种植技术也太牛逼了。”
    “不过是不是有点太多了?虽然我没有种过农作物,但是我在书本里看过,桃子结果太多了都要打掉一半,不然果子长不大。百香果应该也一样吧?”
    张软软回答道:“是的,正常情况下,果子不能留太多的。不过我的这个大家不用担心,我有独家秘方。”
    说完,张软软便是开始她的软式疏果。
    惜果如金。
    正常人要剪掉10个果的果团,她最多剪掉两个。
    看得不少关注了张软软的农学生在宿舍急得团团转。
    “软软,你这样不行的!挂果太多了!”
    可是他们的弹幕翻不起任何浪花就被弹幕海洋淹没了。
    其实张软软看到了,但是当没有看到。
    就这样,张软软从早上八点不到,一路剪到中午十二点。
    总算把百香果的第一轮疏果做完。
    下一轮的话,大约在半个月之后。
    “好了,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了。”
    张软软下播。
    下播的瞬间,一道金光从天边飞来,钻入张软软的丹田。
    信仰之力。
    算起来,张软软的直播生涯也有一个月有余了,积累到的信仰之力,足够她在炼气第一层,发动一次媲美炼气第六层的攻击。
    “快了。”
    张软软摸了摸肚皮,眼眸神采奕奕。
    ……
    下午,张软软没有开直播,只是自己静静的窝在院子,制作了一批暖宝宝红糖和安神香。
    虽然她不再直播弄这两个东西了,但是有空还是会生产一些的。
    毕竟这玩意赚钱。
    只要不影响自己进入炼气第一层的进度,张软软闲着没事就会炼制。
    ……
    翌日。
    张软软早早起床。
    连张建国都过来了。
    因为。
    今天是水稻收割的日子。
    虽然现在都是使用收割机了,但是人还是要过来的。
    他怕张软软没有经验,给人欺负了也不知道。
    农田里。
    收割机已经抵达现场。
    在收割机的周围,围着很多的村民。
    他们都是清平村的种植户,并且水稻已经成熟了。
    大家正在商讨收割的循序,以及避让还没有成熟的水稻田。
    “先从我这里开始,然后一路割上去,这不是很顺畅嘛。”
    “那怎么不从我这里开始,不是一样顺畅?”
    村民正在口沫纷飞。
    张软软和张建国没有参与。
    因为他们的水稻田在中间,无论从什么方向收割过去,进入到他们的田的时间都是差不多的。
    很快,“商讨”完毕。
    从声音最大的那个人的水稻田开始。
    收割机排气管冒着黑烟,慢慢悠悠的进入水稻田。
    这是小型的收割机,收费一百五一亩。
    收割机从边缘开始前进,前嘴一口口的将水稻吞噬,然后经过机械将稻谷和禾杆草分离。
    再然后,禾杆草从收割机屁股吐出,整整齐齐的堆在地上。
    稻谷则是保存在体内。
    等到储存得差不多了,收割机就停下,通过输送管将稻谷吐出,一颗不漏的装入田主准备的麻袋里面。
    天空之上。
    大量的鸟类开始聚集过来。
    这是收割水稻时才能看到的景象。
    因为水稻被收割的时候,水稻上面的虫子无处安身,便是开始慌忙逃蹿。
    或飞到天上,或飞到人的身上。
    而鸟类聚集过来,就是为了吃这一顿丰盛的自助餐。
    稻田的边缘,张软软的身上也飞来了一只虫子。
    绿色的,小小的一只。
    但是它散发出来的味道,却是给了张软软一种怀念的感觉。
    现在收割水稻都是机械化的收割机了,也只有这个虫子,让张软软想起来了小时候参与人工收割水稻的感觉。
    镰刀,脚踩的打禾机。
    好像已经成为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