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作者:有点仪式感   南宋特种兵最新章节     
    文家兄弟就是这些家族子弟当中的人,而且文家不同于其他的豪门贵族,无论是在历朝历代,他们所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辅佐君王治理天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重用文家子弟也是常理之类的事情。
    除了皇帝的重视之外,文家兄弟和朝廷当中的很多大臣也有着不错的关系。再加上得到九王爷的青睐,这几方加持之下,文家兄弟的势头已经超过了去年那批参加面圣的所有人。
    哪怕就是当初那两位在文家兄弟之上的人,在这一年之内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如人家兄弟。
    其他人大多数都是官升一品,那两位由于得到皇帝的特别器重,升了两品官级,达到了正六品的级别。
    这对于一名年轻官员来说,绝对是十分罕见的。
    就比如说临江城的七品县令林升安,在地方上干了十几年才得到升迁的机会。
    这就是天子门生的好处,也是当初冷锋拒绝了皇帝陛下的赐封之后,很多人为他感到惋惜的原因。
    但是文家兄弟却在这一年之内官升三级,同样达到了正六品的级别。本来他们是比前两位的官衔低了一级,但是现在和他们已经达到了同等地步。
    不得不说,这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的道理。
    论起做官的能力,这些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大。
    毕竟从本职工作上来看,那两位排名在文家兄弟前面的人,也能将事情处理的很符合皇帝的心思。
    他们都是干的服务皇帝的活,而且都是后帝身边的近臣。
    在这一方面,有的时候不仅仅是看工作能力,还要懂得为官之道,以及能否揣摩皇帝的心思。
    如果抛开其他一切不谈,在揣摩皇帝心思这方面,其他人在文家兄弟面前可能连弟弟都算不上。
    毕竟文家人传承久远,而且干的都是服务上位者的工作,他们在这方面有着其他人无法相比的优势和经验。
    作为文最为出色的年轻弟子,文家兄弟在这方面的表现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
    有了这些成就之后,文家兄弟已经成了南方朝廷之中,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这次的大朝试,他们也被委以重任,帮助皇帝陛下主持考试事宜。
    当然,以他们的等级和资历,根本不具备成为考官的资格。不过由于大朝试同样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所以他们为后帝打打下手还是可以的。
    所谓的大朝试,其实和冷锋后活的那个世界,古时候的殿试相似。
    同样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试策问,当场交卷,参加者均称为进士。出榜分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均赐进士及第。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甲可做翰林官,二、三甲经馆选合格后,还得进翰林院修业三年,再根据成绩授官。
    所有参与大朝试的书生,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人,而且也要经过前两轮的选拔。
    也就是说,像之前冷锋那些年轻天才,极少人有资格直接参与大朝试的,毕竟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没有经过前两轮考试。
    考中进士者,不是马上即可做官,也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做什么官,到什么地方任职,还要由吏部分发。
    不过这种考试制度的初衷,也是想使一般平民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公平竞争”,成为官僚系统的成员。
    即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一些有才华的读书人,即使是出身低微也有机会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读书人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不过一个制度再实行下来,哪怕初衷就是再好,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特别是在阶级固化比较严重的时候,就会成为真正的掌权者操纵他人命运的工具。
    对于南方朝廷来说,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就拿杨家来说,他们家族当中的子弟,根本不需要通过各种严格的选拔和评估就可以做官。
    以杨广出任临江城县令一职为例,根本没有经过任何的选拔考试,只要朝廷的吏部推荐批准了就行。
    当然这也是因为杨广有功名在身,他早就在上一次的大朝试当中,获得过进士的身份。而且在翰林院进修也有两年的时间了,算是预备官员人选。
    按道理来说,他还没有到达外出做官的资格。但是有杨家人在从中出力,破例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其实像杨广这样的家族子弟,别说他们本人的确有些才华,就是一无是处的草包,也可以通过家族关系进行运作,获得除了大朝试之外的任何功名。
    这种操作,对于真正的豪门贵族来说,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第一步是通过关系,让他们的子弟获得相应的功名,然后再在他们家族的运作之下,只要能够抓住机会,就可以在官场之中平步青云。
    当然,作为这个时代的豪门权贵,他们也明白仅靠自己的家族,没有新鲜血液注入,他们的荣华富贵也很难保持长久。
    所以对于这种选拔考试当中,出现的一些真正有才华的底层人士,也会给予一定的名额,让他们通过选拔测试进入官场。
    但是这些人必须要表现出向他们这个阶层靠拢,当然这种靠拢并不是说, 必须要让这一部分人,全部投靠他们这些豪门贵族,才能够有存在的可能。
    毕竟他们也明白,这个天下谁才是真正的老大,只要是被皇帝陛下看中的人,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去拉拢。
    但是对于这些豪门权贵来说,他们自有手段。
    要么就是通过慢慢的腐蚀,使他们和自己等人同流合污,要么就是给这些人送上金钱美女,或者干脆让家族当中的子女和这些人联姻。
    最终的结果还是很少有人能够一直保持初心,要么被那些贵族同化了,要么就是和他们同流合污。
    这就是整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一个朝代走向腐朽落没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