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蜀相
作者:笔者上邪   灵魂摆渡:一切从穿越开始最新章节     
    白烈肃然起敬,三国演义他自然是看过的,这可是四大名着之一。
    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更是被后人誉为“千古智慧的化身”,更有人说他是智极近妖的人物。
    “空城计”,“借东风”,“草船借箭”。
    他的所作所为,都被后世引为典故。
    毫不夸张的说,白烈现在也能把这位写的《出师表》背下来,那可是上学时的必背的内容。
    而后人对这位的评价也只有八个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看着发呆的白烈,说道:
    “巡察使别站着说话,
    来,坐下喝杯茶。”
    白烈这才回过神,他接过诸葛亮递来的茶,坐在了一把木制的靠椅上。
    诸葛亮也在旁边坐了下来。
    “丞相………”白烈刚要开口。
    诸葛亮连忙说道:
    “现在都已经是新华夏了,哪还有什么丞相,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巡察使要是不嫌弃,就叫我朱大哥吧。”
    “朱……大哥。”
    白烈还是有些别扭,这跟诸葛亮称兄道弟可不是谁都有的待遇。
    “嗯。”诸葛亮回答道
    “我有几个关于三国时期的问题想请教朱大哥。”
    白烈开口说道。
    诸葛亮笑道:
    “巡察使有什么问题问亮即可,谈不上什么请教。”
    诸葛亮脸上总是带着笑意,说话中也带着谦和。
    “敢问朱大哥,吕布被后人称作万人敌,他在三国时真的那么勇猛嘛?”
    有一就有二,多叫几次朱大哥白烈明显就习惯多了。他对于这位被誉为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也是好奇的紧。
    “吕奉先啊………”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的神色。
    便又继续说道:
    “岂止是万人敌,那时的吕布堪比半神,就连云长也是自叹不如。
    现在的三国演义还是很保守的,其实在那个时候的武将都是运用内气战斗的,武将一挥一砍之间,皆可调用自身内气。
    如果说以一敌万,这个“万”巡察使指的是普通人的话,那么百分之九十九的武将都可以做到的。
    就拿云长来说,他随意一刀挥下便可摧城,在那个时候也算得上一流武将。
    而吕布,更是内气大成的存在。
    他一戟之威足足可以抹平一座山峰。”
    白烈蒙了,虽然抹平一座山峰这种事现在他也可以做得到,可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吕布只是一个凡人啊。
    原本他以为三国演义应该是有夸张的元素,这才来请教诸葛亮历史中三国的真实情况。
    没想到三国演义不仅没有夸张,还写的严重的保守了。
    诸葛亮看出白烈眼中的吃惊,他继续说道:
    “巡察使不必惊讶,其实在三皇五帝之后,人类的力量就已经在不断的衰落了。
    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可逆的因素。
    在上古时期,兵主蚩尤甚至能跟神明开战并且占据上风,可见那时人类的强大。”
    白烈点了点头,他把这茬给忘了。
    既然蚩尤能与神灵开战,三国时期的武将有那个实力也是不足为奇的。
    “那像朱大哥你这种的谋士呢?”
    既然武将有如此神威,白烈不相信三国中的谋士会普普通通。
    “谋士可以用精神力改变战场的环境,气温,地形,甚至是天象。”
    诸葛亮淡淡的说道。
    白烈点了点头,心说难怪诸葛亮的精神力这么恐怖,可以构建起一间房屋,原来在三国时期,谋士主要运用的就是精神力。
    白烈说道:
    “朱大哥你也别叫我巡察使了,就叫白老弟吧。”
    诸葛亮闻言一愣,随即拱了拱手说道:
    “那就却之不恭了。”
    “朱大哥,那历史中的刘禅又是怎样的人物?”
    白烈又问道,他不相信这位汉昭烈帝之子会想历史中描写的那样不堪。
    “阿斗的江山,白送。”这句歇后语俨然成了现代人对刘禅无能的肯定。
    但白烈也试想过,如果自己做到那个位子上,未必会比对方做的更好。
    提起这位先帝之子,诸葛亮的眼中说不出的复杂,他长叹了一口气道:
    “禅儿啊………他很聪明。
    白烈对于这样的称呼并不意外,毕竟那时候的刘禅也尊称诸葛亮为相父。
    他没说话,等待着诸葛亮的下文。
    “不过禅儿生错了年代,如果他没生在战乱年代,再受到贤士的辅佐,我想他会是一代明君。
    我死之后蜀国势弱,再也没有能与司马懿匹敌的谋士存在。
    司马懿便可随意更改天象,因此蜀军连连败退,而禅儿那个时候就已经明白,蜀国败局已定。
    所以他的选择并无不妥,至少保住了性命和后代子孙。”
    诸葛亮平静的说道。
    对于这些事,现在他已经看得很开了。
    白烈心说果然,刘禅不像后人想得那么不堪。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死前的一幕就能看得出来。
    在诸葛亮将死之时,便招来刘禅打算交代遗言,刘禅听到消息后,把尚书李福派去听取所交代的遗言。
    诸葛亮在说完后面的计划,和交代好丞相候选人后,李福便急忙上去问了一句:
    “丞相,陛下让我问你,若是丞相百年之后,子孙当如何处置?”
    诸葛亮当时的回答是“家中有八百桑树,可以养活他们”。
    从这一点中,就能看出刘禅并不傻。
    而且白烈从诸葛亮刚刚的反应来看,这段历史可能是真实的,不然诸葛亮提到刘禅也不会出现那样复杂的眼神。
    但他没有去问,毕竟这种事不好过问。
    “因为现在的三国演义中很多地方的描写都是错误的,所以为了还原历史,我自己又写了一本三国,”
    诸葛亮又继续说道。
    “那现在这本三国在哪?”
    白烈本来,而书中的原着人物所写的三国无异于是最接近史实的,所以他连忙问道。
    “我没去写实体书,现在网络发达,我写了一本网文,发表在了番茄小说网上。
    名字就叫《三国战纪》。”
    白烈心说好家伙,诸葛亮都开始写网文了。
    他掏出手机,在番茄小说上搜索。
    果然看到了一本叫《三国战纪》的书,作者笔名就叫朱亮。
    原本白烈以为这本三国会很火,但他发现看的人却寥寥无几,想来这也是跟现在的网络文化有关。
    这毕竟不是什么爽文,并不会受到太多人的追捧。
    不过书评大多都是好评,可见诸葛亮文笔放到现代也是一流的。
    唯一的一条差评就很离谱,是这么写的:
    “写的不错,但是里面对诸葛亮的描写太假了。
    诸葛亮可是运筹帷幄的人物,怎么也会因为一点小事心烦意乱的呢?
    这不贴近现实,作者刻意贬低我心中的那个诸葛亮,所以给个一星差评。”
    白烈不知道诸葛亮看到这个评价时会是什么反应,但他觉得诸葛亮顶多就是笑笑,便不再理会吧。
    如果这位书友知道这本书就是诸葛亮本人所写,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
    点了个加入书架,白烈决定有时间一定拜读一下原本的三国。
    两人又聊了一些三国的事后,白烈便离开了。
    他没打算在南河市长待,毕竟巡察使得“巡”不是,一直待在一个地方就成“坐”察使了。
    来到候机厅,白烈从背包里掏出了一个黑色的日记本,在登龙岳山旁边打了个对号。
    是的,他是有计划的。
    早在晃点冬青之前他就做好了详细的出行计划,龙岳山是第五站。
    让我看看,接下来是………
    奉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