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愿不毛之地都变得波浪起伏
“……短短几年间,嘉禾集团硬是将茫茫戈壁变成了二十万亩人工草原。”
“耕地,是我们端牢华夏饭碗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但当前,我国耕地质量‘先天不足’‘后天欠账’的问题仍很突出。
盐碱地作为耕地扩容、提质、增效的重要战略后备资源,如何从荒芜到沃土?
面对盐碱地改造成本高、维护难的问题,嘉禾集团从‘以种适地’角度出手,培育出了苜禾1号,如今,‘吃盐植物’的名头响彻神州大地。
风正帆悬,征鼓催人。
日前,农业部牵头组织在鲁省东营,蒙省五原,浙省慈溪,苏省盐城等多地开展了盐碱地改良项目。
耕地退化、盐碱地的形成,是时间与空间的累积,是自然与认为因素的交杂。
因此,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也必定是一个攻坚战、持久战,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助力,方能在未来开拓出更大的产能。
耕地如金,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每一寸耕地,使每一寸耕地都成为聚宝盆,使每一垄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主持人字慷慨激昂的声音传遍电视机前的千家万户,铿锵有力的语调不断的调动着众人的情绪。
配合上电视里不断传来的航拍画面,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和生机勃勃的草原,不毛之地和生态绿洲,强烈的反差形成了极大的视觉冲击。
田成方,树成林,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盐能降。
牛羊,农机,工厂,汽车,还有土生土长的西北农民最朴实的笑容。
沉睡的大地被植物的力量唤醒,干旱贫瘠的土壤被一片片整齐的牧草所占据。
现代化的人工草原在荒漠戈壁落地,并逐渐的改变着这里固有的颜色。
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央视新闻从1978年开播至今,风雨无阻,雷打不动的陪伴了国人许多年。
受众极为的广泛。
此时此刻,电视机前各个年龄层、地域层、教育层的广大群体全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上的画面。
生怕落下了每一个细节。
有些有过垦荒经历的老人,农垦农场的老职工,无不心跳加速,甚至动容落泪。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老一辈人回忆着西北地区被沙漠化侵蚀的场景。
电视上的西北却平原着绿,荒山披锦,不禁潸然泪下。
“我们战斗在祖国边疆,用胸膛融化了千年的冰霜。在我们走过的地方,荒原掀起了黑色的波浪……”
冰城,已经71岁的罗树清轻轻吟唱起了这首歌,她回想起了青春的力量。
50年前,罗树清作为青年志愿垦荒队的一员来到黑省北部的共青农场垦荒,与她一样的青年有2600余名。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时间不会回到历史的原点,但重溯历史、接续历史,却能让人感受到当年那种青春的激情。
她想起领导来荒原视察时说过的一句话,“下次再来时,我要听到鸡叫狗咬、孩子哭。”
如今她看到了新世纪的开荒,现代化的设备,同样的火热朝天。
西北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也备受鼓舞,戈壁大漠独有的茫茫黄褐色,是亘古以来荒漠化、半荒漠气候所留下的不折不扣的印痕。
但从嘉禾集团的身上,他们看到了成功的可能。
西北大地上存在着几百种盐碱植物,这些盐碱地上的原住民是大自然的馈赠。
它们早已习惯了戈壁滩上干旱贫瘠的环境,不挑土,不费水,如今嘉禾集团从中选育出了苜禾1号。
他们未必不能!
而像徐父这样的机关单位领导、工作人员或者是敏锐的企业家,则更具有政治敏感性。
近几年粮食产量连年下降,新闻又花了如此长的篇幅来介绍,这是国家准备力推了。
许多人开始琢磨着该怎么参与进这一场盛宴!
徐小雪再次重温航拍的草原,看得别有滋味,尤其是配合着老父亲那精彩绝伦的微表情。
她心里也激情澎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她第一次如此强烈的感受到种子的力量。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
她看着电视上的青年,朴素的面容,单薄的身体,但面对记者采访时,其精气神却如同他那生机勃发的草场。
锐利夺目!
这样的人物仿佛随时在散发魅力,吸引着她。
徐母宁彩娟观察着女儿的一举一动,内心微微一叹,敏君说得没错,果然有问题。
她看着屏幕下方出现的青年信息资料,嘉禾的董事长,农大的研究生,遗传育种专业,苜禾1号的育种家……
一系列的头衔多得让她眼花缭乱,记不住,但给人的感觉就很厉害。
小雪降得住他吗?
京城某个房子里,苏国洲看着郭阳侃侃而谈的身影,眼神里羡慕嫉妒埋怨等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一闪而过。
“我就不信这是翁立新能教出来的学生,真是蛹打呼噜——捡着了。”
甘南草原的翁立新则是满怀欣慰,想着,嘉禾要搞生物育种实验室,他也得跟着沾沾学生的光了。
新闻里,郭阳面对记者的提问,声音沉稳。
“西北盐渍化重、日照强、干旱缺水,加之地质地理条件和环境因素,想要在‘夹缝中求生’,并非易事。”
“水是盐碱地改良的核心问题,过去通常采用‘洗土法’,改良一亩地大概需要2000m的水。”
“但现在苜禾1号投入使用后,不用洗土,每年只需要200m的灌溉水,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目前嘉禾的团队仍在紧锣密鼓的研究中,未来将持续在荒漠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等领域推出新的植物品种。”
“另外,之前常听到人抱怨西北啥都好,就是吃不上海鲜。”
“这下你们不用抱怨了,嘉禾将在离海洋最远的西北人工造海,海鲜不敢说,水产管够。”
伴随着郭阳最后带着笑意的承诺,这段占时超过3分钟的国内新闻宣告结束。
后续的新闻续上。
但很多人却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幅对比强烈的画面,反反复复,由此开始联想,国内的盐碱地全部变为良田。
甚至沙漠、戈壁、滩涂……
在黑省,疆省,鲁省,浙省,苏省……无数致力于盐碱地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戈壁荒滩上种出万亩蔬菜,盐碱洼地里长出连片瓜果,海岸边盐碱滩上催生稻香麦浪……
唤醒沉睡的土地,把盐碱地变成米粮川!
国人对土地的热爱是深藏在血液里的,愿不毛之地都变得波浪起伏!
盐碱地改良的风暴远未停止。
农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先后跟进报道。
紧跟着又蔓延到了网络上。
嘉禾集团第一次出现在了普罗大众的视线里
各地的吃瓜群众纷纷跟进,不断的深挖,发表言论,但言辞中多是赞赏。
但西北本地的网友却明显更关注郭阳最后所说的那句话。
纷纷在网络上留言,
“郭总,啥时候能吃到海鲜啊,我想吃鲍鱼。”
“三文鱼也还行。”
“郭总啊,我没啥要求,就一条,海边有的,西北也要有!西北有的,海边没有!”
“西北没有海,哪来的海鲜。”
“我反复看了几次,寻思着郭总说的是水产,没说海鲜啊。”
“坚定不移的支持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朋友……”
“一觉醒来,江浙沪成偏远地区了?”
远在民勤的沙窝里,沙海农牧连着两月都在沙漠里追光逐日,让沙漠披绿戴蓝。
陆汉斌和张竞看着员工带来的报纸。
照片上,晨光下的苜禾1号徐徐生辉,两人相视一笑。
张竞摸了摸手中的摄像机,“我们也会有那么一天的。”
“沙里人苦,沙里人累,满天风沙无植被……”陆汉斌嘴里说着这首流传已久的民谣。
寸草不生、风起沙扬,那是从前。
沙海农牧通过几年从点到面的持续播撒绿色,在沙漠边缘形成了长达数百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
像一条绿色围脖,将腾格里沙漠牢牢锁住。
……
相比外界的狂风骤雨,嘉禾集团内部过于风平浪静。
起初,员工们也欢欣鼓舞。
但随着老板郭阳一头钻进了育种实验室,这种兴奋劲顿时就缓了下来。
老板都这样拼了,难道真要坐等老板来养?
嘉禾可是在上升期呢,此时不拼,更待何时。
何况各子公司的业务还真不少。
天玉1号的热销还在持续,丰凯农机更是忙得脚不沾地,苜禾农牧也不遑多让,全王生物似乎又在憋大招。
唯一稍微轻松惬意的可能就只有京城微光公司了。
但也只是相对而言,杨成又接到了郭阳新的指示。
买房子,买股票,投资公司,似乎都还算正常,微光也一直在做。
但无人机,搞农业能用得上这个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