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扭转
(离谱,前所未有的离谱)
特拉比松最近气氛非常紧张,除了阿莱克修斯发动政变夺取王位外,还有宣战罗马的影响。他们觉得自己打罗马就是鸡蛋碰石头,找死呢这是。
而且距离政变也没有几个月时间,整个地方还没有稳定就要去打罗马。这也是不安全的。
“唉,我说,你觉不觉得现在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这还用你觉得,税收又增加了,还有不少人被抓去打仗了,这还能好?”
“也是,现在日子越来越难了。”
特拉比松的两个士兵偷偷说着话,随着阿莱克修斯在全境横征暴敛,他们的日子也就越来越不好过。来到这里的商船也少了很多,港口上可以见到那些无所事事的搬运工,市场只有基本的食物在卖,其他的几乎都没有了。
“你看,是不是有船过来了?”
士兵指着前方让同事看,一艘船只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啊是,后面好像还有…”
一艘,两艘,三艘,大量的船只出现在他们视野,在码头上搬运工也看到了,这肯定是商船队来了。纷纷打起精神来,要赚到钱来养活家人。
“太好了,终于来生意了。”
港口主管也很激动,这么些天终于有一支船队来了。这肯定有油水可以捞了,于是满怀期待在码头上看,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操作。
但是,他们越近,就觉得这支船队越不简单。从挂的旗子看是罗马的,不过这比一般的商船要大。等到越来越近了,船上黑黝黝的炮口对准了城墙。
“是,罗马的军队,快跑啊!”
话音刚落,一颗颗炮弹就发射到特拉比松的港口。不仅是等在工作的工人,一些守军也跑了。在没有任何阻拦的情况下,罗马舰队停靠在这座城市的码头。
米哈伊从甲板上下来,看着这座安纳托利亚的重要港口城市,很君士坦丁堡差远了。
“一天之内解决战斗!”
军队四处分散,开始控制特拉比松。其实不用一天,大部分守军都在见面时就投降了。除了城堡中有些守军抵抗,其他地方都顺利接收。
米哈伊走进城堡,这里还保留着科穆宁家族的纹章和之前的摆设。出于对三位中兴罗马的皇帝尊敬,这里没有马上毁灭。但占领这里,格鲁吉亚的支援就断了,接下来看阿莱克修斯如何应对了。
南线北线战场都很顺利,主要战场的安塞拉,穆罕默德已经多次出击仍不能将其攻占。他们已经在这里待了整整一个月,大军都开始解散。
穆罕默德在营帐中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攻占这座城市,他要将这里进行一番彻底的毁灭才行。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得到一个天大的坏消息:罗马帝国的凯撒带领军队已经来到了安塞拉。
这几年在安纳托利亚的行政建设初有成效,原本六万人都征兵不仅超额完成,还有来自摩里亚的援兵抵达。加上皇帝给他调拨的军队,彼得一共有九万军队供他调遣。这里面还包括一万建立的骑兵部队。
此时彼得已经带领军队来到安塞拉,穆罕默德得知消息,马上转移阵地到西部,留下两万人继续攻城。
从运动战转向阵地战,穆罕默德昏招频出,此时他也没有当初的意气风发,只想借助这次战斗胜利来重拾威望。
但是面对这种情况,这些人还是没有吸取教训,挖战壕也不是他们的特长。工程进度就这样拖拖拉拉的。
第二天的战斗从两支骑兵相遇开始,奥斯曼骑兵一开始将罗马骑兵压了过去,但狄奥多尔专制公很快带着军队前去支援。奥斯曼军队逐渐支撑不住,向后方撤退。随后在附近的安德烈波夫村进行激战。
“杀啊,真主至上”
奥斯曼士兵拿着弯刀向敌军杀去,但罗马军队直接带着小型火炮直接轰炸。而且还是几十门火炮一起来,这对奥斯曼是降维打击。
骑兵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在马上的战斗可以和蒙古骑兵相比,不仅能近战,还能在马上张弓搭箭。但他们还是在火炮面前没了。
这次出征,彼得带了足足300门火炮出场。足够将他们的大军摧毁,而在火力打击下,他们逐渐撤出安德烈波夫村。
“让易卜拉欣带着军队去将这个村子拿回来,不然就别来见我。”
穆罕默德用吼的向手下发出命令,军队决不能撤退,一旦撤退他的一切就完了。但事实不得不逼他做选择。
“大哥伱看,奥斯曼军队要跑了。”
最小的弟弟斯特凡兴奋的向大哥彼得讲着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而彼得和其他人也是饶有兴趣的听着他的话语。
“好了斯特凡,你先离开这里,大哥会给你带礼物的。”
“哦”
随着斯特凡离开,彼得也下达了总攻。数万士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奥斯曼发动攻击,他们高呼为了上帝的口号向这些异教徒进攻。而伴随而来的,就是奥斯曼崩溃的士气。
罗马军队一鼓作气冲破了奥斯曼的防御阵线,正在作战的士兵看到帝国的凯撒和亲王一同前来战斗,士气大增。推进的速度开始加快。
穆罕默德的营帐已经乱成一锅粥,前线溃败的各种消息困扰着他,在各个将军的建议下,他决定“有秩序撤退”。
“快点,这些都不要了,快走!”
在苏丹的催促下,核心军队带着他和奥斯曼军旗逃跑。剩下的奥斯曼军队要么继续抵抗,要么马上投降,六个小时后,战场已经安静下来。
这次战斗,奥斯曼在围城方面伤亡三万人,战斗中死亡两万,俘虏七万。以至于一些运送物资的民夫都加入抓俘虏的队伍里。俘虏中有上至60岁的老人,下到十几岁的娃娃都有。可见奥斯曼国内的军队储备都被榨干了。
“殿下,这是穆罕默德的东西。”
彼得看着这些黄金打造的用品,心想还是游牧民会享受,不像他们,还得想着如何让农民生产更多的粮食。他们直接一抢就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