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中道崩殂眼光毒,白遐秉笔稳朝政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最新章节     
    第772章 中道崩殂眼光毒,白遐秉笔稳朝政
    依旧在李象寝宫中,红的紫的大唐重臣跪了一地,苏太后、王皇后等后宫嫔妃在一旁哭哭啼啼。
    已经有些疲惫的李象听到白遐的回答,很满意,随后便示意一旁的侍中许敬宗宣读早已准备好的诏书。
    诏书中他废去了长子李玭的皇太子之位,封他为琅琊王,让他远离朝堂事端。
    他知道,若李玭继续留在长安,即使新帝无意加害他,那些自以为揣度圣意的大臣定然也要为了功劳,编织罪名。
    而一些野心家也定然会以李玭的名义,做出一些有损国家的事情,反而会让李玭有性命之灾。
    随后,诏书中李象让王皇后离开长安,随李玭前往琅琊王的封地海州。
    又册封自己的第二个孩子李璥为鲁阳王,第三个孩子李琩为临忻王,彻底扫除了陈王李厥前方的阻力。
    不得不说李象的眼光看得十分长远,不仅看透了国强主幼存在的危机,也能够在适当时候急流勇退,保存自己的后裔。
    他十分清楚,若真的任由太子李玭继承他的皇位,刚开始几年可能还好,但随着时间流逝,没有强力人物坐镇中枢,边疆一些隐患一定会接连爆出。
    进而传递到朝堂之上,当初他压制住的那些兄弟一定会和那些世家大族中的野心家联合起来,跳出来,欺负皇位上的孤儿寡母。
    就算有着白遐这些忠臣的保护,但毕竟势单力薄,加上白遐年纪也比较大了,终究是压制不住他们多久。
    而太子李玭的性格他太了解了,如此局面,只有太宗那等人物才能完全解决。
    但很显然李玭不是那样的人,而三子李琩从现在的表现上来看,略显聪慧,可能有希望,但事实上外界的因素不允许李象选择太多。
    如今这个选择,是对他的后裔,对整个大唐最好的结果。
    白遐听着诏书,心中不免有些悲悯,李承乾、李象都是他教出来的学生,如今李象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是既感到欣慰,又感到难过。
    再想到历史上白氏教导过的帝王,都显得很有贤名,很难有一個好下场,寿命也都很短。
    白氏得天独厚,可想要辅佐的帝王都如此下场,这难道就是天道吗?
    随着第三封册封陈王李厥为皇太弟的诏书宣读完毕,许敬宗接着开始宣读最后一道诏书。
    这是一道提拔三位白遐子嗣的任命诏书,品级不是很高,但其中的政治意义十分浓重。
    任命从六品鸿胪寺丞、驻倭国使者白颖为琅琊王府正五品谘议参军,加中散大夫,赐爵沭阳伯。
    从六品起居郎白述(白遐二子)出任鲁阳王府主簿,加奉议郎,赐爵吕梁县子。
    正七品四门博士白顾(白遐四子)出任从六品临忻王府文学,加奉议郎,赐爵宋城县子。
    这三封任命诏书,是告诉之后的人,他的后人有白氏照着,不要轻易对三人动手。
    也体现了李象对白遐的信任,完全将自己的遗子交给了白遐照顾。
    “老臣替犬子谢陛下隆恩。”
    李象撑起精神对白遐微微拱手道:“还望司空不要怪朕要求太多就好。”
    九月二十三日,终于撑不住的李象崩逝,享年三十一岁,在位八年,留下了一个富足、强盛的大唐。
    九月二十五日,皇太弟李厥于太庙中登基称帝,仍旧尊苏氏为皇太后,尊王氏为皇嫂,移居琅琊王府。
    十月,李象灵柩下葬丰陵,上谥号“神皇大宏大孝皇帝”,立庙“英宗”。
    又确定了自己的年号“天授”。
    由于李厥实在是在朝中没有根基,又因为李象的有意压制下,没有什么政治手腕,故而苏太后只能临朝听政。
    又按照李象的遗诏,李厥拜白遐为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执政秉笔”,事实上确定了白遐为首席宰相。
    其余几人几乎没有变动,只是加授了三公,以左仆射李靖为司马、中书令崔敦礼为司空、右仆射李义府为司徒。
    又加吏部尚书白侃“参知政事”,让其入政事堂议事,打破了只有三省宰首才能进入中枢的惯例。
    与中书侍郎上官仪、杜正伦,侍中许敬宗、黄门侍郎许圉师等同入政事堂参知政事。
    形成了以白遐为核心的新一代大唐中枢。
    加上苏太后、皇帝李厥的放权,大唐的政治权利实际上转移到了白遐身上。
    在为先帝李象治完丧后,白遐便开始以执政秉笔的宰相身份,继续推行李象没有彻底落实的新政。
    同时也开始处理一直因为李象崩逝,悬而未决的边疆军事问题。
    在东边,面对新罗王金傅自以为改革唐制以后,加上占领了许多原百济、高丽的城池,致使实力大涨的错觉。
    便不再满足于蜗居高丽半岛的东南一隅,妄图逼走大唐在熊津的驻军,并侵吞原百济旧地。
    于是在金傅的暗地挑逗下,熊津地区凭空出现了第三次百济复国运动。
    虽然熊津都督刘仁轨极力镇压,但是因为顾及到新罗与大唐关系,根本无法根除。
    故而白遐授予安东都护白义亮便宜行事的权利。
    准许他调动包括东莱水军在内的数个都督府兵力,全力镇压百济的反抗势力。
    同时让驻新罗使者,对新罗王进行问责,强令新罗必须削减自己的兵力,停止对熊津地区的百济复国军进行资助。
    强令新罗王在全国保持三万的中央守备。
    并准许大唐在金城、釜山两地驻军,保护大唐在当地的聚集地,开放新罗所有城池,对大唐商人进行减免。
    又强令新罗王自去王号,接受大唐授予他的尚庆都督、安东大将军的称号,去新罗国民,转改为尚庆道。
    果然,新罗王金傅坚决不愿意接受大唐的诏书,直接在全国下达了征召令,几个月的时间,便在金城周围征召了五万的军队。
    又向周边唯一一个幸存的国家倭国,派出使者,请求两国结盟,共同抵抗大唐的霸道。
    然而早已被白颖拴住链子的倭国岂敢与新罗一同反抗,直接当着大唐新任驻倭国使者的面,将新罗使者斩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