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高句丽天赐神印,白王约辽国难定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最新章节     
    第579章 高句丽天赐神印,白王约辽国难定
    六月十三日
    白瑾从一位辽国好友书信中得知,朝廷已经出兵,正与辽军在马訾水相拒。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白才贞原本快要攻破铁原,突然就率兵撤退。
    在与孙护、李奕商议后,决定亲自从铁原北上,渡过茫茫无人区,经由高句丽境内,渡过马訾水,与朝廷相商。
    八月
    经过两个月的跋山涉水,原先随行的数十人,如今只剩下几人,更糟糕的是。
    在偷渡马訾水时,被高句丽国军士发觉,抓了起来,送到了高句丽大王高才面前。
    因为白瑾特意做了一番打扮,用头巾将头全部包裹起来,所以高才没有看到其眉心神印。
    “我等乃是辽国之民,国内正在作战,故而想渡河前往北岸找一些野参过活,大王饶命。”
    高才虽然名义上臣服了白潮,但是对于白潮十分不服,原来在夏国治下,生活的好好的,与通过兜售国内的野物,与夏国互市过得也算是高人一等。
    突然就派兵来攻打自己,还四处劫掠高句丽国内的城镇。
    “刚才说是辽民,如今又说是夏民,怎么,当本王好骗?”
    高才一摆手,让手下停下:
    结果自己正在温柔乡时,突然就听说白潮叛变了。
    白潮乃皇室旁支,眉心神印已经消失,故而想要以下犯上,僭越称帝。
    高才顿了顿,让人下去,只留下心腹。
    “你说你是夏民,可有证据。”
    “大王容禀,我等却为夏民,如今高句丽国已经到了存亡之际,故受到上天的感召,前来提醒大王。”
    更可恶的是,自己集合高句丽国内的大军抵抗,还战败了,最终不得不与其签订城下之盟,纳贡称臣。
    但想法总是美好的,自己不想要插足,可白潮不许。
    今朝廷派大兵来伐,白潮逆贼身死之日,只在旦夕之间了。”
    白瑾强忍着高才身上的异味,一动不动。
    高才噔噔噔的走下来,凑近白瑾,仔细端详,果然神采奕奕,仿若天赐。
    叛变就叛变吧,反正都是夏国自己的内政,不关自己的事,故而一直没有动作。
    “等等,大王,我等不是辽民,是夏民。”
    白瑾取下头巾,露出神印,还怕高才不了解,解释道:
    “此乃神印,乃天赐,只有夏国皇室嫡传才有的证据,当今大夏天子,眉心也有与我相同印记。
    见情况不对,白瑾只得连忙出言道。
    “来人,拖出去砍了,记住,别说是辽国人,就说抓到了几个野人。”
    如今听说是辽民,高才就气不打一处来:
    在送了白潮无数珍宝与数万人口后,才得以让辽军撤出高句丽。
    突然高才猛地跪下:
    “难道是上天看到了我王氏治理高句丽的劳苦功高,特派天使来指导本王乎?”
    白瑾被高才此举整懵了,但很快就反应过来:
    “相传上天有好生之德,会降下天命,以赏赐为国为民的君王,使其传承千世乃至万世。
    今我受天命指引,路过此地,得见大王,亦是天命也。”
    白才高兴的站起身来,对着身后数个城主高兴道:
    “白先生今日来到本王王宫,乃天意,这是上天承认我王氏掌控高句丽的证据。”
    随后又转头看向白瑾:
    “若先生不弃,请留在丸都,听闻中原有国师,常常授予对国有大功的世外高人。
    若先生能够留在这里,本王愿以国师侍之,先生出于夏国皇室,本王向先生承诺,今生今世,永不叛夏,如何?”
    听闻高才如此大手笔,让白瑾不得不仔细考虑考虑。
    看来这个高才在高句丽国内位子,也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稳固啊。
    原来高句丽虽然与中原王朝多通过辽东交流,除了国都丸都进行了初步的封建化,其余地方都是以部落主,城主统治。
    与其说高才是一個国王,不如说是一个大联盟的联盟主,只是光是王氏一族,就占据了高句丽国一半的兵权而已。
    不过自从高才败于白潮,高才在国内的威望急速下降。
    更有白潮扶持的一位大城城主,对自己的位子生出了不该有心思。
    而族内的各个领兵将领,也因为上次战败,对自己不满,如今白瑾的到来,不仅可以借助夏国的力量,重新稳固王位。
    还可以借由白氏神异,让王氏世代为高句丽之王。
    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弊,其实对于白王双方,都是互惠互利的,夏国自此在辽东得到了一个中心的藩国。
    王氏得以凭借夏国在辽东之地保持靠前的地位。
    因为之前朝鲜国凭借夏国的崛起,一直让高句丽国忌惮,再有北边的扶余国、娄邑国等。
    可以说高句丽的稳定是辽东地区稳定的核心。
    “既然大王如此看得起在下,请大王送在下往马訾水岸边的夏军军营,待奏明我国皇帝陛下后。
    相信以陛下的圣明,定会同意的大王请求,届时夏高二国,可修永世之好。”
    高才高兴的抚掌道:
    “如此甚好,本王即刻派兵护送国师前往夏军军营。”
    八月二十七日
    白瑾终于是到了王猛军营。
    见到王猛后,白瑾将自己所知道的辽国国内的所有事情,都尽数告之与他,不过高句丽之事,并没有说。
    得知白潮将近乎九成的兵力,都放在了马訾水沿线,而且因为海冥起义,辽国水军因为没有足够的水军士兵,瘫痪大半。
    王猛心中便有了计较。
    十月
    白瑾的上表到达了白潜的案前,得知自己这位孙子并没有因为白潮之变,因此丢了性命,反而屡立功勋,白潜十分高兴。
    又看到白瑾附上的与高句丽大王的对话。
    便让人将崔浩、元安、白赋等人诏入宫中。
    也传诏给东宁王府,向他们传达白瑾平安的消息。
    东宁王白烈是白潜的侄子,白瑾是白烈的二子,今年刚满三十岁,当初从白宗结业后,就一路历经县令、郡丞、尚书郎,再之后外放成为平州的六品长史。
    而才刚抵达平州,还没有进入工作状态,便出了白潮叛乱一事,只得弃官逃亡。
    实在是自己白氏子的身份,无法在白潮手下生存。
    在崔浩等人的建议下,白潜任命白瑾为四品东夷校尉,全权掌管辽东各族事务。
    并准许其接受高句丽国国师一职,并将治所设在丸都。
    由于辽东此时已经陷入严寒之中,所以王猛只得退兵,只留下小部分哨兵,警戒马訾水对岸的辽军。
    靖平十八年
    三月
    王猛再次攻辽,依旧被白才元、白才贞兄弟挡在马訾水北岸。
    不过同一时间,夏国水师于海冥击溃辽国水军,辽国海岸线直接暴露在夏国水师的范围之内。
    五月
    在夏国水师的掩护下,由横江将军白广龙、平辽将军张伍率领的一万夏军,成功登陆釜山。
    只是一个月的时间,辽国庆州便被夏军攻占。
    就在夏军攻占庆州时,高句丽脱离辽国,高句丽大王高才,斩杀了国内亲辽大臣,以国师白瑾带领三万大军,南渡马訾水,增援铁原郡。
    正在辽京享乐的白潮对突如其来的两面大军十分慌张。
    连忙调白才贞从前线归来,并派大将军吕爽强征国力青壮,组成三万民兵,包围辽京、汉州。
    六月
    白才贞带着从前线抽调的五万大军,于罗州,对上了北上的白广龙、张伍。
    因为夏军人生地不熟,长时间漂泊在海上,已经多日行军,所以被白才贞抓到漏洞。
    六月十一日是夜
    白才贞亲自带领三千精锐,夜袭夏营。
    疲劳的白广龙、张伍等人一直认为朝鲜兵素来柔弱,当初夏军二三万人,就可将朝鲜兵十万大军击溃。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经过白潮以及夏国对朝鲜的影响,朝鲜早已经不是原先那种原始部落,而是初步开化。
    至少朝鲜上层贵族,大多精通汉学、汉语,或者干脆就是中原迁入朝鲜的汉人大族后裔。
    所以没有丝毫防备的夏军,被白才贞击破。
    辽军更是趁机掩杀,夏军狼狈不堪,一路退往釜山,最后丢下了两千多人,只能依仗着釜山城,以及海面上的水师舰炮(床弩、投石机、弩箭)据守。
    六月二十九日
    白瑾带着高句丽兵,与铁原城内的李奕,一同击溃了城下的全大亮、郑开明所部一万人。
    全大亮被俘虏,郑开明被杀。
    甚至白瑾、李奕二人,更是带兵攻破了辰州城,劝降了辰州出身的全大亮。
    使得铁原军兵力增至五万人。
    七月
    白瑾、李奕与白才贞在罗州会战。
    双方各有胜负。
    十月
    北方的王猛军依旧没有找到过河的机会,而粮草又一次告急。
    眼见严寒将至,王猛为了保存力量,只得退兵。
    不过釜山的白广龙、张伍并没有退出釜山,反而不断加筑釜山的城墙,这是想要在辽国身后插一个钉子。
    另一边,白瑾、李奕、全大亮等人也从罗州退回辰州。
    好在有夏廷通过海上,绕过釜山将粮草运抵铁原郡。
    否则,白瑾的数万大军,光靠铁原郡与辰州这两个苦寒之地,可支撑不下来。
    因为辽国特殊的地理位置,而且大军出征,在辽州几乎不可能就地征得粮草,所以夏廷要想为王猛大军输粮。
    将是成倍的代价。
    这也是为什么夏国连续多年,都无法平定白潮之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