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形势变换宛如光,长途奔袭救北海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最新章节     
    第384章 形势变换宛如光,长途奔袭救北海
    初平三年
    三月
    袁绍将兵五万,屯驻清河国广川县,亲自领兵攻渤海郡。
    公孙瓒亲领步骑三万余,与之战于广川东三十里处。
    公孙瓒将步军二万置于中部,左右两翼各放置五千骑兵。
    此役,袁绍大败,一路败退到广宗东面的界桥。
    公孙瓒正欲乘胜追击,亲领五千骑兵追击袁绍本部,但是在界桥南二十里处,被袁绍提前埋伏的千张强弩袭击。
    霎时间,机括如急奏般发动,密密麻麻的弩矢向着公孙瓒的骑军袭来,公孙军一时不察,阵型大乱,各部陷入混乱中。
    这时袁绍麾下部将,白郡太守麹义带着八百精兵冲出来,杀入公孙军中。
    此时袁绍麾下大将颜良文丑,又带着冀州二千铁骑从界桥方向袭来,公孙瓒被前后夹击,打得大败而归。
    袁绍收拢二万败军,一路跟着掩杀,反倒将公孙瓒的步军冲溃。
    公孙瓒大将严纲被阵战,麾下士卒死伤不胜其数。
    袁绍趁此将兵重新攻下渤海郡,公孙瓒一路败退至幽州,在蓟县东南边另筑小城自守,与在蓟县的幽州牧刘虞做了邻居。而自己的地盘也被袁绍给分割开来。
    由于特殊原因,公孙瓒虽然兵威胜于幽州,但是幽州实际上的政务还是幽州牧刘虞在处理。
    四月
    袁绍部下崔巨业领兵围故安,久攻不下,撤退时被公孙瓒派三万人追击,大败而归。
    袁绍只得暂停向北发展,将目光放到了南边。
    五月
    袁绍上表臧洪为青州刺史,意欲和青州刺史田楷争锋。并派了三万人协助臧洪。
    公孙瓒以平原相刘备屯高唐,校尉单经屯平原,以威胁袁绍、曹操响应袁术。
    同时公孙瓒又拉拢了徐州牧陶谦,让他与自己与袁术共同对抗袁绍和曹操。
    六月
    青州刺史臧洪将兵三万,与兖州刺史曹操亲自带领五万青州兵,联同进攻平原国。
    由于平原国被黄河分为两部分,平原县在北岸,高唐县在南岸。因此曹操五万攻高唐,臧洪三万攻平原。
    渤海被袁绍所占据,支援被断绝,只能寄希望于袁术和陶谦。
    可是袁术此时正在派遣豫州刺史孙坚,攻打荆州牧刘表,自顾不暇,而徐州是小州,兵少将弱,陶谦的徐州兵还没有抵达高唐,就被曹操在半途击溃。
    无奈刘备又一次败退高唐,带着本部兵马三千,败往漯阴县。
    正巧此时北海国被黄巾军数万攻打,北海相孔融被黄巾大军所围,在部下的建议下,向刘备和白典发出求援。
    为了暂避曹操的锋芒,刘备以援助孔北海的理由,领兵前往。
    曹操见刘备已经不成危险,便也没有继续浪费兵力进军,而是转头攻向黄河北。
    却被击溃了臧洪的田楷部所阻,无奈撤军。
    等到刘备率兵抵达北海国,黄巾军闻知援军至,都四散而逃,孔融得以解围。
    这时东莱军二千人才在白兴的带领下姗姗来迟。
    虽然东莱郡就在紧邻北海,在北海国东边,但是距离确实与平原的刘备差不多,要不说东莱郡是偏郡。
    因为东莱郡偏僻,民少,贫瘠,白典只得遣散了大部分军士,只留下了三千精兵,留作备用。
    如今支援孔融,直接派出了三分之二的兵力,不可谓不尽心。
    原本朝廷考虑到白典的名头大,任命白典为青州刺史,但是没想到白典实力不足,一年的时间,都没有控制住青州的黄巾。
    后来公孙瓒上表田楷,朝廷又任命田楷为青州刺史,如今又来了个臧洪。不过臧洪的命令是袁绍私自任命,朝廷还未有正式的文书下发。
    黄巾退却,孔融十分高兴,接待着刘备,不断向刘备敬酒,以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要不是平原相慷慨解兵,我这北海国,能否安然无恙,还得另说,原以为平原相以军功盛起,免不了沾染上一些军武气息,如今看来颇有古之君子之风。
    常听闻青州百姓称赞平原相仁厚,本来不信。今日一见,还是我浅薄了,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孔融是孔氏之人,虽然不如白氏在儒家内部的地位高,但是也是妥妥的先圣后代。
    而且早有贤名远传,如今更是被天下人视为大儒,论学识与刘备的老师卢植是一个地位的。
    刘备十分惊讶,却又显得荣光道:“北海相居然知道世上有刘备!备不胜感激。”
    孔融笑道:“平原相实在是谦逊啊”
    这时有人通报,东莱郡司马白兴带着两千援兵赶到。
    孔融立即站起身来道:“东莱军到了,玄德何不与我一同迎接?”
    刘备跟着站起身来,紧张道:“姓白,莫不是白氏之人?”
    “是,也不是。此为雒阳白氏,而非白国白氏。”
    但是不管怎样,这都不是刘备平常可以攀附的存在,随即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告诫身后的关张赵三人,谨慎行事。
    虽然孔氏不满白氏把控儒学,但是形势比人强,白氏比孔氏更加强大,这是事实,不管在朝堂上如何争,私下,大家的关系还是十分要好的。
    出了门,孔融见到了一身戎装的白兴,施礼道:“白司马别来无恙否,兴兵来援,孔融不胜感激。”
    白兴答礼,略显不好意思道:“北海相多礼了,远道而来,却见北海相已然击退黄巾,没有帮到忙,受不得如此大礼。”
    “非是我击退的,而是平原相刘备,不远千里,举兵来援,不然恐怕等不及白司马的援军咯。”
    孔融将白兴引荐给刘备。
    “平原国刘备,见过白兴司马。”
    “东莱郡司马白兴,这番有礼了。”
    门外不是说话的地方,孔融将两人都邀请进了府里,继续举行宴会。
    “在下身处偏郡,竟然不知何时来了平原相这样的猛虎,孤陋寡闻,请玄德君见谅。”
    “诶,不知者不怪,倒是白司马,听闻东莱军素来凋敝,竟然也出了两千兵马,前来支援,真是高风亮节。
    难怪人都说,白氏多出君子,以往见识过,今天又再一次见识了。”
    “哦?难道玄德君以往遇见过白氏之人,那真的是少见,天下氏白者弱,能够与白氏发生关系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白司马有所不知,先母原本就是白氏之女,只是因为贫疾早逝,后来多得舅家相助,这才有了我刘备的今天,我手下的长史白近,就是我的表弟。
    不过他是白国白氏,也不知道与白司马有没有什么关系。”
    白近一下子来了兴趣,将白氏之间的关系详细的解释给了刘备听。
    “原来如此,这样一来,白近与白司马,同出一系,你我二人,岂不是也颇有血缘关系。”
    “哈哈,是极是极。”
    有着白近以及刘备母亲的关系,白兴与刘备的相谈很是愉快。
    等到孔融的宴会结束了尾声,刘备又邀请白兴到自己的军营里,接着畅谈,白兴也没有拒绝,只是说回军中处理好军务等到晚上,再赴宴。
    约定好时间,两人在孔府门前,与孔融分别,回到了剧县城外的军营。
    夜晚,刘备在军营中设好了宴席,邀请了白兴前来赴宴。
    白兴也带着几个手下亲近的军官前来。关羽、张飞、白近、简雍几人都在作陪。
    特别是白近与白兴二人,由于血缘的关系,天然就十分亲近,再加上善于烘托气氛的刘备和简雍的作用下。
    这场宴会举行的十分成功,不仅东莱军诸将领与刘备麾下的将领相互认识了,白兴对于这个刘备也颇有好感,特别是他身上的那股,其他都没有的为国为民之心,深深地感染了白兴,竟然有一股跟着刘备干的想法。
    而刘备只是一个平原相,白兴虽然是郡司马,但是还有一个下军校尉的军职,属于禁军四把手,身份差别如此大,可见刘备人格魅力的可怕。
    回到东莱郡,白兴将经过与白典一说,白典仔细分析后,看着白兴道:“此人不简单啊。听你说此人从一介贫民,一路走到如今的平原相的位置,并手握三千善战之士。
    不仅如此,还心怀天下,常常将天下百姓挂在嘴上。身边还有诸多猛将,这是第二个刘秀啊。”
    白兴闻言道:“那我们支持他吗?”
    白典踱着步道:“不急,之前在成皋,我见曹孟德有明主之象,不仅一心为汉,而且才思敏捷,有容人之量,不仅如此,礼贤下士,今又夺青州之兵数十万,百姓百万余。
    听说他还创建了一屯田之法,犹如当初班超在西域所为。此乃在乱世中,保持实力的明策,不仅能够解决兵粮之苦,还能稳定地方治安。”
    “那我们怎么办?”
    “听说主家派出了九位行走,在天下间明察暗访,意欲观龙。有一位行走正在兖州,待我去信一封,让行走去看看。
    不过若是行走没有做出反应,以我的见解,这东莱郡,不是久待之地。等到朝廷安稳下来,我还是准备入朝,补缺家族在朝中的空缺。
    如今族叔已逝,长安的朝廷中只有白运一人在支撑,力量实在是太过于微弱,对于天下局势很难有帮助,我必须前去帮扶。
    你就暂且留在东莱郡,再看看天下的局势,若是家族有了决断,伱就带着东莱郡前去投效。”
    白兴点头表示明白,转身离去后,白典将一封信,交给了另一个子侄,让他前往兖州,去寻一个叫白律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