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名录道册,“乌龟战法”
朝歌北郊,皓灵观
青砖黑瓦,烟雾缭绕,信徒进进出出,都显得十分恭敬,这是白国境内占地面积最大的道观,皓灵观。
从前汉就开始存在了,距今也有了数百年,经过历代多次的扩建和修缮,已经再次形成了以皓灵观为中心的小乡邑,名为皓灵里。
皓灵观分为很多个院子,但是大致分为两部分,前殿和后殿,前殿主要是街道信徒上香所在,也是诸神灵牌画像所在。
后殿主要是道士们生活起居,修行练功的地方,常人不得轻易进入,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皓灵观的后院有一座道观专门为朝歌城中的贵人,留下的一座院子。
在皓灵观观主张太宁,高功余太河、刘清诵的见证下,张角正式拜入白太宾的门下,名录道册,道号清角,是为张清角道士。
由于张清角天资聪颖,这一路上白太宾除了给他讲述天师府的道统以外,还传授了他许多的道法,因此才能够不在三位师叔或者师兄面前不露怯。
“清角,你既然今日入我道门,拜我天师,就应当道尊德贵,守静去欲,贵和守中,识心见性,正心诚意,正心修身。
抱守道心,守我门规,切不可妄造杀孽,恃强凌弱。不然你师父不杀你,天师府,道门也不会饶了伱。
谨记!”
坐在主位的张太宁对着恭敬跪着的,手里持着三炷香的张清角告诫道。
“弟子张清角一定谨记师叔教诲,定会潜心礼道,修持己身,为众生祈福。”
张太宁满意的点头,然后示意张清角去给历代天师以及三清道祖上香。
张清角以天师府特殊的手势,捏着三炷香,先是对着最上面的三清牌位拜了三拜,然后又对着下面的一列历代天师拜了三拜,最后再将手中的香,稳当的插在供台前的香炉里。
做完这一切,张清角又重新回到蒲团上,又拜了三拜。
见张清角上完了香,一旁的负责唱礼的道士手拿一张草纸,照着上面的字,对着门外的众道士道童,也对着
门外的青天高唱道:
“今有巨鹿郡任县北林里人士张角,拜入天师府高功白太宾门下,引师张太宁、保师余太河、代师刘清诵,谨代三清祖师鉴之,下赐道号清角,名录道册,咸使诸天高神,历代祖师以闻,礼成。”
然后将手中的敬天祷文交给一旁的小道童,在门口的一座大青铜炉里焚烧,青烟直直的向着天飞去。
这一套繁琐的礼仪结束后,代表张清角正式的成为道士。
不过不是所有的道士拜师都是如此的繁琐,只是因为张清角在皓灵观,有这个条件,所以才如此繁琐。
若是有的道观人少,条件不足,也可以只邀请相邻道观的师兄弟,前来作为三师,然后在三清祖师的见证下,磕头上香,焚烧祷文,再派人将名录送上白德山,也可以成为有凭证的道士。
也正是天师道如此繁琐,收徒要求严格的规定,才让天师道的信仰,在数百年的发展中,才在冀州和并州的范围内传播。
远远不如只是成道数十年,在益州之地传播信仰的鬼神道,只需要缴纳五斗米,就可以入道,因此,传播速度极快。
只是数十年,就已经在汉中郡传播开来,人尽皆知,十个百姓,倒有五六个是鬼神道的信徒,一个是鬼神道的教众。
拜师仪式举行完毕后,张清角的生活也逐渐平静下来,每日就是诵经礼神,听道观高功解经,然后跟着师父外出游历。
不过与其他高功不同,张清角发现,自己的师父在外游历的时间比在道观打坐的时间要多得多。
使得这几年,张清角少有在道观里待超过三个月的时间。也正因为如此,张清角跟着自己的师父几乎走遍了大汉的所有州郡。
甚至还跟着师父前往巴蜀之地,拜访位于真都山的鬼神道道兄。张清角也随着鬼神道的道兄们,学了一些在皓灵观学不到的,鬼神道独有的道法。
延熹二年
此时距离张角拜入天师道已经过去了十二年。
这十二年来,中央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是建和元年十二月,清河王刘蒜对于刘志顶替自己成为天子一直不满,在甘陵人刘文、魏郡人刘鲔的鼓动下,刘蒜准备谋反夺位。
但是因为事不密,被朝廷发觉,事败被杀。
大将军梁冀趁机诬告与他一直政见不合的李固、杜乔等人不满自己被免职,意图与刘文等人是同党,将其害死,两人尸体被暴露在雒阳城三日没有人敢收尸。
最后还是玉真坊看不过去,派出子弟为他们收尸,安葬于雒阳郊外,灵牌放入城北大慈寺,让僧人代为供奉。
梁冀本想利用李固等人的同党给其收尸的机会,借此扩大战果,最好是能够和太尉袁客扯上关系,将其一次性扳倒。
没想到袁客等人不上当,最后钓出了个玉真坊这个鲸天之鱼,他也明白小鱼饵是没办法钓大鲸鱼的。原来的诬告对于袁客等人或许有些杀伤力,但是对于玉真坊来说真的就没有丝毫的用处。
刘志又不是傻子,要是真的以如此荒谬的理由将玉真坊抄家灭族,不仅会让白国随之而动,整个天下也不会同意。
而且要是没了玉真坊,梁冀就彻底的一家独大了,刘志与梁太后也不能敌得过他。到那时就不是如今的嚣张跋扈了。而是肆意行废立之事,甚至于取而代之也不是未尝不可。
也因此,刘志并没有动玉真坊,只是为了保全自己,顺从梁冀的意思,将玉真坊的当家人白流免职,稍微削弱其势力触角,而不敢直接将白流下狱。
甚至于逼迫白流辞职的理由都是以年老体衰,而不是莫须有,直接如图免职三公一样。
不仅如此,还要将玉真坊推出的新青代,秩俸四百石的太常掾白亚,提拔为秩俸六百石的雒阳县令。将原先的司徒袁客,提拔为太尉。
这不仅是对玉真坊方面的补偿,也是为了抑制梁冀的势力。别看刘志如今面对梁冀予求予允,这都是因为自己年幼,大权都在梁冀和梁太后手中的原因。
更别论,还有一个梁皇后,这整个内宫、外朝都是梁氏的人,他自然要小心更小心。
建和二年
刘志年满十六,正式加冠,元服。代表着可以亲政。
虽然如此,但是仍然没有大权,调兵虎符在梁冀手中,传国玉玺由梁太后保管,内宫一切事物,由梁皇后负责。
建和三年
白马羌联合湟中的胡人叛乱为寇,进犯广汉属国,杀长吏。朝廷派出军队讨伐,但是被梁冀暗中使绊子,大军大败而归。
消息传至雒阳,大将军梁冀上书弹劾太尉袁客身为百官之首,朝廷的首吏,竟然放任西羌进攻郡县,丢失了祖宗的土地,是大大的失职。
而跟随梁冀一起上书的官员有三分之二,刘志本不想将袁客免职,但是自从被梁太后叫过去拉了拉家常后,立即下令将太尉袁客免职。
不过没有任命梁冀推荐的大臣任太尉,而是任命司徒袁汤为太尉,大司农张歆为司徒。
虽然梁冀没有让自己人登上太尉之位,但是却沉重的打击了以袁客为首的清流势力,使得清流的势力一再萎缩。
而刘志也让一直向自己靠拢的袁汤成为百官之一,使得朝堂上终于有了属于刘志自己的势力。
和平元年(建和四年)
梁太后病重,临终之时,她下诏归政于刘志。
虽然刘志内心激动无比,但是在袁汤这个官场老吏的劝谏下,还是极力的压制住了自己。因为内宫还有梁皇后,梁冀在宫中还有很深厚的势力,小心行事。
于是拿到传国玉玺,刘志所下达的第一个诏书就是,增封梁冀的爵位万户食邑,使得梁冀一人的食邑,就已累计封邑三万户,远远超过了历代汉朝所有的侯爵食邑的限制,几乎抵得上半个诸侯国了。
比他稍低的食邑,只有开国功臣的几位功侯,如高密侯邓禹的一万五千户、文成侯白麒的一万一千户等等。
元嘉元年(和平元年)
梁冀带剑入宫,尚书张陵呵斥他出去,并让禁军夺走了梁冀的剑。
这是刘志第一次向梁冀发出自己的声音,经过一年多的沉浸,有着袁汤等人的全力支持,以及被压制的玉真坊一派的协助。
刘志在朝廷上已经有了不小的声音,起码自己的内朝尚书台中,有小半的尚书投向了他。
梁冀本来十分愤怒,但是在心腹和梁皇后的劝说下,还是第二天,在朝会上向刘志跪下谢罪。
但是刘志这一次本就是一次试探,因此并没有过多为难他,只是下诏罚梁冀一年的俸禄。
然后为了安抚他,又赐予他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觐见时不必自称姓名等诸多特权。要知道这些特权在大汉的历史上,只有霍光有过。
哪怕是王莽,在篡汉前,为了向世人展现自己的对大汉的恭敬,也没有接受这项特权。
不仅如此,还下令让梁冀十天进宫一次,帮助皇帝处理、评议尚书所奏的事务。这是向梁冀分享权力的举动。
这一系列的动作,直接让梁冀心花路放,将之前的不愉快忘到了九霄云外,认为刘志还是十分识时务的,十分满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