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开拓母虿遭到直螺角石袭击的海域,珊瑚礁间,兵虿的复眼已经能看到远处黑压压一片二代兵虿的身影破浪而来。
而仍在外围巡弋的那只直螺角石自然也看到了。触腕一挥,漏斗处喷射出水流,推动身躯在水中划过一条白线,向着兵虿群前来的方向游去。
带着如血般暗红色纹路的灰白色壳体划过,直螺角石狭长的眼瞳带着蔑视的眼光扫过兵虿群,触腕摆动,圆锥形的壳体尖端微微偏移,似骑枪般在喷水推进系统的助推下刺向一只兵虿。
兵虿摆动着划水足与尾部,避开了致命的突刺,又从四面八方一拥而上,一对对刃刺丛生的镰肢显露出锋芒,直杀向余势未消的直螺角石那挥舞的软体部分。
直螺角石不愧是蜂巢思维意识集群下的个体,并没有选择停下死磕,而是全力运转起喷水推进系统,挥动触腕,加速冲出了兵虿群,绕过虿群,庞大的壳体在海中划过一条弧线,向着后方退去。
想必一只成体直螺角石对对方巢群来说也是较为珍贵的,并不值得在此处送死。
逼退了成体直螺角石,兵虿群四散开来警戒,而“舰队”中的开拓母虿与滤洋母虿则缓缓运转着喷水推进系统,停在珊瑚礁内的母巢上方。随即,大量营养卵从母虿们的腹部排出,向下投去。
下方,穿行在海林檎簇群间的工虿纷纷上前,用螯肢拣拾母虿“空投”的补给物资,并塞进母巢表面的孔洞之中,供其消化吸收,准备产出更多的兵虿。
这处海域的母巢将被作为一个与直螺角石巢群交战时的重要前线基地,此时空投下的补给将更好的助力母巢发展,增殖至更大体型以产出更多兵虿,为前方友军持续补充兵力。
但仅仅这一座母巢,是不够的-“空投”完补给物资,滤洋母虿暂时留在原地休息,而几只开拓母虿则摆动划水足,缓缓浮上水面。随后在附近的兵虿拱卫下渐渐的停止了动作,分明是要蛹化母巢的前兆。但其身躯却依然浮在水中,丝毫没有向下沉去的迹象。
一段时间后,母巢开始成型,但其却仍然漂浮在水面上-蜂巢状的主体侧面,多出了些不同之处。
那是一圈球形的囊泡,内部如角石壳体内的的气室般充满空气,让全新母巢的主体部分半浮在水面之上。
蜂巢状主体位于水面上的一小部分被能抵挡紫外线照射的外骨骼覆盖,而水面下的部分则与正常母巢同样开着孔洞,能吸收营养物质或产出个体。
而在囊泡状结构与母巢蜂巢状本体连接处,则向下垂着一根根形如羽毛笔的结构。杆状主体上向两侧延伸的细密须状结构一看便知是为了过滤浮游生物设计。
直螺角石群落的漂浮母巢启发了林易,他也用现有的基因模版对母巢的基因序列进行编辑,制造出了类似的移动母巢。
但不同的是,他的漂浮母巢,其漂浮水面相关的基因片段来源是一种名为笔石的生物。
没错,就是巨笔石鲎名中的那个笔石。它们属于半索动物,是棘皮动物的近亲,在奥陶纪拥有相当高的多样性。
后世研究推测,它们会利用身侧的囊泡状结构漂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用身下的羽毛状结构过滤水中的浮游生物。
羽翅鲎的化石最初被发现时,由于化石保存不完整,其尖刺丛生的镰肢就被误认为是笔石身下垂着的滤食结构,因此被命名为巨型笔石。
因此,以羽翅鲎个体作为主体的虿族巢群,某种意义上和笔石这一物种有缘。
林易在将笔石的基因片段嵌入漂浮母巢的基因序列时,保留了笔石的滤食结构,取代了普通母巢的海林檎簇群,让其依然能自行在水中摄取食物。
同时,那些囊泡状结构则经过调整,现在,它们像是角石的气室那样被输气管连通在一起,可以通过母巢本体控制这些囊泡吸入或排出空气和海水,以控制母巢的沉浮。
海面上的浮游生物数量最为丰富,这也让笔石这种漂浮滤食的特殊生物能在这個时代极为繁盛。
林易同样不愿意错过这些丰富的浮游生物资源,此前的对策是开拓母虿与滤洋母虿,而现在受到直螺角石巢群的启发,漂浮母巢也就应运而生。
设想中,漂浮母巢将作为舰队的核心,持续回收双方身亡的子个体残骸,补充兵力。也可以产出营养卵,方便的为前线兵虿补充营养物质。
……
后方,吸附在某只直螺角石壳体表面的间谍小工虿的视野中,在珊瑚礁周边的直螺角石群被驱离后,敌方漂浮母巢周围集中的直螺角石成体与亚成体就纷纷挥舞着触腕,从漏斗中喷射出水流,向着兵虿群来袭的方向进发。
直螺角石群似乎也意识到了威胁,或者说发现了潜在的大量猎物,不时有更多在外捕猎的成体直螺角石返回,将猎物塞进漂浮母巢表面的孔洞中就加入队列之中。
向外突出六根圆锥形角石壳体,呈六芒星形结构的漂浮母巢处,仅留下数只成体直螺角石与大量幼体,青年体照看母巢与卵。
而此时,近百只庞大的成体直螺角石已经集结完毕,这大概是直螺角石巢群在这附近范围内的全部“兵力”,尽数集结于此。
一道道九米余长的身影劈波斩浪而来,在水中划过道道尾迹。兵虿发达的复眼已经能隐约看到波涛间灰白色壳体的尖端闪烁的寒芒。
如此数量的直螺角石组成的巢群,放在地球生命史上人类发明热兵器前的任何一个时代,都称得上无敌的存在。
但将与它们作战的,也并非寻常生物。在林易的控制下,数百只二代兵虿群同样再次集结,展开镰肢,摆动着尾部与划水足,迎着直螺角石巢群袭来的方向冲去。可能是地球历史上最早的一场群架,就此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