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重返句容卫,掌兵
作者:寒梅惊雪   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     
    张希婉原本希望林诚意可以跟着顾正臣一起去句容卫,甚至是一起出海,却被顾正臣拒绝。
    接下来的行动必然会惊天动地,少不了杀戮与战争,这场合还是不要带林诚意的好。
    在纳妾第三日,顾正臣留吕常言、张培、姚镇等人守家,带萧成、林白帆前往句容卫,为了“告知”众人,顾正臣骑马离开京师,直奔句容而去。
    句容卫营地。
    神机军主将赵海楼、于四野等人,句容卫镇抚使梁林、千户黄洋,江阴卫指挥佥事冯福、千户庄兴,京军指挥使唐岩、指挥同知李敞等,合九千军士集结。
    这是一支临时组建的水师军队,除京军三千顾正臣并不熟悉外,神机军、句容卫熟悉得很,至于江阴卫的冯福、庄兴,也算是老相识,早年间顾正臣临时管过江阴卫,还在长江口打过一群海贼,当时冯福、庄兴还只是副千户。
    在这些军士的前面,将官身旁,还站着一群年轻的面孔,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徐允恭、沐春、邓镇、吴忠等,这群人是在顾正臣纳妾当天悄然离开金陵的,似乎顾正臣纳妾动静很大有着遮掩这些人离开的意味……
    登高台。
    顾正臣审视着一众将官与军士,看过一干兵学院弟子后,面色威严地喊道:“这里有许多人,我能喊出你们的名字,但也有些人是我所不认识的,想来也有不认识我的,所以还是需要简单介绍下,我,顾正臣,句容卫千户,你们所有人的将官!”
    “这支队伍一应事宜,由我决断!一应决断,由我负责!一应作战,由我指挥!”
    “听命行事,令行禁止,谁若是违背了军法军令,无论他是皇子,还是公侯之子,还是什么指挥使,千户,本官可先惩而后奏,先斩而后奏!”
    “所以,诸位莫要因本将只是千户而耀武扬威。腰间剑,可斩不顺命者!现在,全军休整一日,明日起,调配物资,分批离开登船。莫要问去何处,莫要问往何方,本将剑指哪里,你们便朝着哪里杀去!”
    一番话,震撼人心。
    朱棣、朱樉等人第一次见到主将的顾正臣风采,这一份凌厉的气势、强大的威慑感,在兵学院里可很难见到。沙场之上,杀出来的武将,其如果不收敛,这份威严确实令人敬畏。
    何况顾正臣手中握着重权,哪怕他是千户,也一样可以指挥一干将官,什么指挥使之类的,一样在其麾下听命。
    没有人反驳,也没有人不屑。
    或许有人不认识顾正臣,但没有人不知道顾正臣曾经是定远侯,没有人不知道他曾在海州城抗住了纳哈出十万大军的进攻,并重挫了纳哈出,一战奠定了大明在辽东的主动权。
    哪怕他是个百户,所有人也会将他视为定远侯看待。
    再说了,皇帝一连派了四个皇子跟着顾正臣,这是何等殊荣,是何等信任,和顾正臣对着干,这不是跟皇帝对着干?
    顾正臣讲完话之后,便下了高台,带一干将官、兵学院弟子进入公署内。
    坐在大堂之上,顾正臣看着众人,对朱棣、徐允恭等人言道:“兵学院前来之人,一律为军士,登定远号,听我直接指挥,你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任务也重,包括宝船如何操作,如何作战,如何补给,如何抵抗风浪,莫要以为自己生来是陆上将军,马上将领,大海之上一样有大明的敌人,是大明的将领,就应该马上可杀敌,海上可征伐!”
    “唯有全能之将,未来朝廷需要时,才不至于找不到相应的将才。一将无能,累害三军,这种事你们也不希望看到吧?身为皇子、勋贵子弟,你们的父辈付出了多少才杀出如今的荣耀,你们也不希望这份荣耀在二代时就消失吧?结合兵学院的冬日考核,朱棣、徐允恭为最优,就由他们二人负责约束你们……”
    对这群人,顾正臣寄予厚望。
    朱棣、徐允恭领命。
    顾正臣看向赵海楼、梁林等人,安排道:“句容卫一千军士并入神机军,交赵海楼、于四野统领,梁林、黄洋,你们没问题吧?”
    “没问题。”
    梁林等人答应。
    赵海楼本身就是句容卫的将官,自然不存在任何问题。
    顾正臣微微点头:“这样一来,神机军有四千人,抽出两千四百军士,每一艘宝船安置八百人,剩下一千六百军士,安排至大福船之上。”
    “领命!”
    赵海楼、于四野走出。
    顾正臣将目光投向唐岩、冯福等人,言道:“京军、江阴卫,各抽一千二百人,每一艘宝船安置四百人,剩下的分配到大福船之上。”
    唐岩、冯福应声答应。
    顾正臣正色道:“登船之日起,遴选出船长、副船长,负责所在船只的训练事宜。大海之上风波大,本将不希望还没有走多远便折损在大海之上,所以诸位务必尽心去训练,时间不多,二月底时,船会进入大海。”
    众将官答应。
    顾正臣摆了摆手,让众人下去安排,命人传来远火局的刘聚、陶成道等人,询问过火器研究进展后,言道:“三艘宝船,十五艘大福船,这些都需要全副武装起来,火药弹尽量多带,山海炮在装备船只之外,还需要多出四百门……”
    待刘聚、陶成道等人离开之后,萧成凑到顾正臣身旁,低声道:“不找沈名二问一问吗?”
    顾正臣摇了摇头:“问什么?按理说,案件结了,毛骧也该离开检校了,可陛下并没有动此人,说明事情还没有结束,这个时候盘问沈名二并无意义,甚至还可能惹出麻烦。这世道,知道多了,未必是好事……”
    萧成有些担忧:“我更担心消失不见的七星,此人隐在暗处,总感觉是个威胁。”
    顾正臣不以为然地看了一眼萧成,平静地说:“七星只是个锤子,有威胁的是挥锤子的人,这些事只能说是后患,眼前我们顾不上这些了,出海,谋大局,才是我们需要做的事。”
    萧成问道:“出海去哪里,总不能当真去南洋吧,南洋诸国,谁也扛不住你如此多火器、松油……”
    顾正臣哈哈一笑,起身道:“南洋是目的地,不过在抵达目的地之前,我们需要绕一个弯……”